摘要:作爲全國唯一一所預算總收入連續三年超過200億元的高校,“中國最有錢高校”實至名歸。換言之,儘管政府性財政投入仍然是高校經費來源的主要成分,但高校自身的營收能力也顯著影響了它們的收入。

誰是中國最有錢的大學?

在中國,Top1大學有2所,Top3有5所,Top10大學可能有30所。

高校收入,可能是影響學校排名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據《關於部屬高校公開部門預算的通知》要求,教育部下屬75所院校應於一定時間內公佈其當年經費預算。

隨着4月末教育部直屬的75所高等院校相繼公佈2019年部門預算,至少“中國最有錢的大學”這一名號之爭暫時沒有懸念。

誰是最有錢的大學?

無論是本年收入合計還是預算總收入,清華大學都遠超其它國內高校,預算總收入更是領先排行榜第二名浙江大學超過100億元,逼近300億元。

作爲全國唯一一所預算總收入連續三年超過200億元的高校,“中國最有錢高校”實至名歸。

華科和武大作爲今年新晉躋身百億預算收入行列的兩所高校[1],也在此列。

誰是中國最有錢的大學?

注:以上數據採自網易官方數讀

總體上看,榜單中多數高校的年度預算經費有5%-10%左右的增長,北京大學暴漲超過50%,在漲幅榜獨佔鰲頭的同時,也由去年的總收入榜第六來到第三。

北京林業大學和華中農業大學兩所農林類院校的年增長幅度則都超過了40%。同濟大學預算總收入儘管下跌了32%,但收入中屬於財政撥款的部分相較2018年依然有所增加。

與此同時,高校預算經費的多少仍然透露着地域發展不平衡和國家財政資源配置的痕跡。

錢都哪來的?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中國的高等教育經費主要來自於財政撥款。

1992年,政府財政撥款佔到了高校經費來源的81.8%。自1999年到2007年,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從44億元上漲至1598億元,但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佔教育經費總額的比例卻從62.53%降至43.95%。[3]

到目前,中國教育投入來源正在形成一個以政府投入爲主,多方面、多渠道融資的格局。

換言之,儘管政府性財政投入仍然是高校經費來源的主要成分,但高校自身的營收能力也顯著影響了它們的收入。

誰是中國最有錢的大學?

注:以上數據採自網易官方數讀

除一般性政府撥款外,高校的另一大收入來源通常稱爲事業收入。

事業收入主要包括教育事業收入和科研事業收入兩類。前者主要指高校向學生個人或單位收取的學費、住宿費、委託培養費、考試費等收入,後者則包含了高校通過承接科研項目、開展科研合作、進行科技諮詢取得的收入。

如果將75所高校的年度收入預算按項目區分,清華大學並不是受政府資助最多的高校,一條馬路之隔的北大才是。

但如果論及高校自身的收入能力,清華116億元的事業收入不僅冠絕全國,更是比位列第三的北大多了超過60億元。

錢都花哪兒了?

當然,僅僅有錢還不夠,能不能把錢花在應該花的地方是更多人關心的話題。

高等教育支出佔當年支出的比例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當年高校對高等教育的投入情況。

榜單中,諸如東華大學、東北林業大學、長安大學等非傳統名校開始出現在靠前的位置,來自上海的三所高校則包攬了這一指標的前三名。

誰是中國最有錢的大學?

注:以上數據採自網易官方數讀

清華大學全年在高等教育支出上花費超過207億元。作爲全國高等教育支出位列第一的院校,其高等教育支出佔當年支出的比例僅爲85.09%,遠低於75所高校平均水平91.88%,位列75所高校的倒數第9名。對於以上情況,你怎麼看呢?

關注我,帶你打開更多的教育知識大門

誰是中國最有錢的大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