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比如之前武侠小说中的“任我行”、“傅红雪”之类的,名字和姓氏都不是那么的出彩,但是妙就妙在姓氏和名字结合在一起,就会产生一种奇妙的化学反应,让人看过一眼就难以忘怀。但我确认为,起名并不仅仅是起名,更重要的是要结合姓氏,就如古代人作诗和对对子一样,不仅要讲究格式得合适,更重要的是名字的意境和带给人的感受。

给孩子取个好名:其实一个好的名字,永远离不开这两点

名字,对于中国人来说,是特殊的存在,

每一个名字就像是象征着他本人的个性ID,名字取得好,能够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很多家长会认为,起名起名,把名字起得精彩,配上自己的姓氏,就可以了。

但我确认为,起名并不仅仅是起名,更重要的是要结合姓氏,就如古代人作诗和对对子一样,不仅要讲究格式得合适,更重要的是名字的意境和带给人的感受。

因此,起名不仅要起一个好听的名,更要和姓氏配合。

给孩子取个好名:其实一个好的名字,永远离不开这两点

01.

有时候,一个好的名字配上一个大众化的形式,可能会让名字显得平平无奇,相反的,如果一个平淡通俗的名字加上一个相对冷门的姓氏,反而会让整个名字变得文艺有有意味。

就像我老公有个侄女,名字叫“音成”,听起来有一种“乐曲奏完,美音初成”的意境,但是她姓“王”,这组合在一起,就未免显得过于普通了。

而相反的,我高中刚分班的时候,有个同学,经常被人“新月新月”的叫,我开始不知道她姓什么,只觉得整个名字太过普通,无论配上什么名字都会更普通。

知道有一次月底模考,我在成绩单上看到了她的名字,叫做“简新月”。

当时我就被这个名字所惊到了,明明“新月”是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名字了,然而配上“简”这个形式,就瞬间让人脑补出一个场景:

一个姑娘,在烛光下,用剪刀剪出一个弯弯的月牙,贴在了灯罩上,烛光随微风跳动,月牙忽明忽暗,这该是多么美妙的一幕啊!

给孩子取个好名:其实一个好的名字,永远离不开这两点

02.

我曾看过一篇文章里说,姓氏虽不分三六九等,但是名字取起来却是有难易之分。

对于中国一大型“王”,却是很难起得打动人心。

相对单姓氏来说,不得不说,复姓却能够有一种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

就拿之前大家追的很热的《一起来看流星雨》中,无论是慕容云海、端木磊还是上官瑞谦来说,单把名字拿出来,都是再普通不过的名字。

如果他们姓氏不是复姓,而是像“张”、“刘”、“陈”或者是“赵”这类大姓,就会变得俗气不已。

但是一旦配上了“慕容”、“上官”这类的复姓,不仅会显得大气,还有一种武林世家的感觉。

当然,单字的姓氏也会有一些出彩的。

像“林”、“任”、“苏”、“梅”等等,林黛玉,林徽因、任盈盈、苏小婉、梅长苏......一些很是常见的名字,再配上这些较为冷门的姓氏,不仅名字叫起来朗朗上口,同时名字所具备的意境也呈现在别人的眼前了。

给孩子取个好名:其实一个好的名字,永远离不开这两点

03.

当初为了给我儿子起名字,我翻看了不少起名的回帖和《楚辞》什么的,我发现,其实一个好的名字,永远离不开这两点:

一、不仅好看好听还要兼顾内涵

今年年初,网上发布了一组姓名大数据,叫“雨彤”、“梓涵”和“子墨”的使用频率遥遥领先。

从这些名字中我们可以看出,选择这些名字的家长是觉得这听名字叫起来顺口,又有形象美。

然而,如果一些名字能够兼顾内涵,则显得与众不同了。

例如主持人汪涵曾说过自己的儿子名字叫作“汪十安”,取“十里之内,皆平安”之意。

可以说,真的是非常有意境了。

两者相互对比,当类似“梓涵”“子墨”的名字成为家长给孩子起名的常态,你们多年以后,这类名字将会和当初的“李阳”、“张建”一样的平凡无奇。

给孩子取个好名:其实一个好的名字,永远离不开这两点

二、名字和姓氏相互配合

我在开头就已经说过,一个好的姓名,不仅仅要把名字起得精彩,更重要的在于姓氏与名字之间的配合。

比如之前武侠小说中的“任我行”、“傅红雪”之类的,名字和姓氏都不是那么的出彩,但是妙就妙在姓氏和名字结合在一起,就会产生一种奇妙的化学反应,让人看过一眼就难以忘怀。

虽然说一个冷门的姓氏能够拯救一个好的名字,但是并不是说那些使用人口多的大姓就失去了取一个好的名字的权利。

名字固然是人的第一张名片,但是他对人未来的发展并没有什么决定性的意义。

没有那个人会因为一个名字而变成科学家,而真正对社会有用的人,也从不会因为名字的平凡而丢掉自己的奋斗的志气。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是有一些杰出的人物,他们的名字平淡无奇,但做出的功绩却让人难以忘怀。

- END -

看完的读者,记得给我点个赞哦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