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邵可強實習生蘇蓬莉)“我受中央領導委託,成立‘中國民族第九路軍’,加入我們,國家就會發扶貧款、創業基金……”8月8日上午,公安部召開新聞發佈會,通報公安機關打擊整治民族資產解凍類詐騙犯罪成效。截至目前,全國公安機關打掉該類犯罪團伙284個,抓獲犯罪嫌疑人3589人。其中,上述案例就是我省鶴壁警方打掉的一個詐騙團伙,抓獲犯罪嫌疑人29人,凍結涉案資金2400萬元。

河南警方打掉假冒軍委幹部詐騙團伙,凍結涉案資金2400萬元

全國打掉民族資產解凍類詐騙團伙284個

公安部刑偵局局長劉忠義介紹,民族資產解凍類詐騙犯罪由來已久,當前,此類詐騙活動已轉移到網絡,來勢洶洶、迅猛發展。

犯罪分子僞造國家機關公文,製作虛假證件,犯罪花樣不斷翻新、手段升級,以“精準扶貧”“慈善幫扶”“軍民融合”等名義,藉助微信羣、QQ羣發展下線,採取非接觸式的手段做宣傳推廣,引誘大量不明真相的羣衆加入各類所謂慈善、扶貧、投資、養老等“基金會”和“項目”,通過微信、支付寶、網銀等方式收單、轉移贓款。很多羣衆信以爲真,對幕後組織操縱者的指示、要求俯首帖耳、言聽計從,有的還幫着建微信羣、拉人頭,淪爲詐騙犯罪分子的工具。此類案件雖然單個人被騙金額不大,但涉及人數多,涉案總金額大,往往達數千萬元,甚至上億元,羣衆財產權益遭到嚴重侵害,而且很多受騙羣衆拿不到預期的回報還沒有意識到自己被騙。

公安部於今年1月18日部署全國公安機關開展爲期半年的打擊整治專項行動,堅決遏制此類犯罪高發多發勢頭。近期,公安部在部署開展“打詐騙、抓逃犯、保大慶”爲主題的“雲劍”行動中,再次將打擊整治此類詐騙犯罪活動作爲重點。目前,專項打擊整治行動取得了顯著效果。

劉忠義介紹,行動開展以來,各地公安機關按照公安部部署,主動出擊,以打開路,向民族資產解凍類詐騙犯罪發起強大攻勢。截至目前,全國公安機關共打掉各類民族資產解凍類詐騙犯罪團伙284個,抓獲犯罪嫌疑人3589人,凍結釦押涉案資金6.23億元。

河南警方打掉假冒軍委幹部詐騙團伙,凍結涉案資金2400萬元

冒充中央軍委幹部、自封總司令進行詐騙

在新聞發佈會上,劉忠義通報多起公安機關偵辦的民族資產解凍類詐騙犯罪案件。其中,有我省鶴壁警方偵辦的一起典型案例,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現場對該案的詳細情況進行了提問。

據河南省公安廳刑偵總隊總隊長趙根元介紹,該案是一起典型的民族資產解凍類詐騙案,受害羣衆達12萬人。28歲的楊某和34歲的席某是該案主要犯罪嫌疑人,來自廣西凌雲,他們利用北京手機號碼冒充中央領導,編造“菜籃子工程”“慈善基金”“軍民融合”等項目,向57歲的鶴壁人馬某發號施令。

馬某收到指示後對外自稱受中央領導委託,成立“中國民族第九路軍”,自任總司令,任命王某梅爲政委,陳某忠爲財政部長,通過網絡編造“只要加入第九路軍,國家就會發放扶貧款,大家就會拿到創業基金,就會帶領更多人致富”等謊言,大肆發展會員。他們共發展20多個縱隊,每個縱隊下設8個軍,每個軍下設8個師,每個師下設8個團,每個團下設8個微信羣,通過微信羣共發展會員12萬餘人。

隨後,犯罪團伙在微信羣內以“軍人編號證書製作費10+1”“亞投行招聘理事會成員4+1”等項目的名義向會員收取5元、10元不等的費用,謊稱交納費用即可獲得“軍人編號”、享有“軍人一切待遇”、每月發放“1000~3000元的月工資”等回報,累計詐騙金額達3000餘萬元。

民族資產解凍類詐騙新“套路”

民族資產解凍類詐騙犯罪是指不法分子打着國家、民族旗號,僞造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以所謂的“民族資產”需要解凍,交納一定啓動費用便可獲得鉅額報酬爲名,實施各類民族資產解凍類詐騙活動。

早在20世紀八九十年代,廣西凌雲就出現類似的“民族資產解凍”案,俗稱“四六箱”。當時的詐騙分子神祕兮兮地編造了一出“國民黨某軍官留下大量財寶,鎖在‘四六箱’中,國家要開發卻沒有能力湊足資金,因此決定在民間募資”的故事,以“交納一定款項就可以獲得數十倍回報”的利益誘惑進行詐騙。

警方介紹,此類詐騙手法並不高明,仍舊是有一筆款項,仍舊是交納低額的資金換取高額的回報。不同的是,詐騙分子爲這類詐騙披上了“精準扶貧”“軍民融合”等政策新外衣。

此案中,馬某等人往往選擇年齡在五六十歲、生活困難、文化程度較低的人羣作爲詐騙對象。他們利用一些似是而非的概念,如“精準扶貧”“軍民融合”“國家物聯網項目”等進行宣傳,迷惑性極大。而且,此類犯罪通過網絡“助力”,詐騙活動範圍廣佈全國,逐漸向非接觸性詐騙轉變。

提醒:牢記四個凡是防範此類詐騙

公安機關提醒廣大羣衆,當前我國沒有任何民族資產解凍類的項目——

凡是打着類似民族資產解凍旗號進行斂財的,讓你交錢的,不管錢多錢少,都是詐騙;

凡是自稱黨中央、國務院領導幹部,通過電話、微信、電子郵件、QQ等方式進行所謂的“委託”“授權”“任命”的,均是詐騙;

凡是聲稱交納數十元、上百元會費就能獲利數萬元、數十萬甚至數百萬的各類基金會、項目、APP,均是詐騙;

凡是轉發鼓動、宣傳所謂民族資產解凍類相關信息或組建相關微信羣、QQ羣招募會員、收取費用、進京聚集的均涉嫌違法犯罪。

鏈接:省外案例

1.安徽阜陽公安機關打掉一個虛構“中華人民共和國專項扶貧民生福利基金會”,以“低會費、高回報”爲誘餌發展會員參加精準扶貧項目的詐騙團伙,抓獲犯罪嫌疑人56人,追回贓款、凍結涉案資金919萬元,查封房產6套。

2.山東煙臺公安機關打掉一個針對老年人羣體,編造“精準扶貧”“花旗銀行”等虛假項目實施詐騙的團伙,該團伙每天對會員進行精神洗腦培訓,反覆學習“一問三不知”等保密規定,抓獲犯罪嫌疑人33名,凍結賬戶資金1200餘萬元。

3.廣東江門公安機關深挖擴線、順線追蹤打掉一個以“和平統一臺灣”爲幌子實施詐騙活動的非法社會組織,抓獲犯罪嫌疑人129人,凍結涉案資金384萬元。

4.四川廣元公安機關偵破一起冒充部委負責人,打着“精準扶貧”的幌子實施詐騙的團伙,已抓獲犯罪嫌疑人51人,凍結涉案資金3126萬元。(編輯 袁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