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半月談微評:趙宇案落幕,期待下一次正義不必再經歷“反轉”

據中青在線報道,因“見義勇爲反遭刑拘”的黑龍江青年趙宇昨天終於獲得了福建省福州警方頒發的“見義勇爲確認證書”。

在過去的3個月中,見義勇爲的趙宇先後經歷了被拘留,釋放,警方更換罪名移送檢察院,檢察院認定防衛過當,最終最高檢介入認定正當防衛等一系列“反轉”。雖然最後的結果很公正,也令人欣慰,但在這個結果到來之前趙宇和他的家人長期處在不安之中,即便現在,瘦了20斤的趙宇依舊依然覺得“心裏有事”“累”。而關注這件事的普通民衆也很難釋然,不斷“反轉”的事件走向、一改再改的案件結論令很多人質疑有關部門的公正性和權威性,“扶不扶”和“救不救”仍然是人們最困惑的道德抉擇。

其實,福建省並不缺乏對見義勇爲的保護條例,地方政府不僅會爲見義勇爲者授予榮譽稱號,發獎金,記功,而且還會在就業、升學、土地承包許多方面給予照顧。

並不複雜的趙宇案件之所以出現巨大的負面輿情和社會影響,與執法部門的判定和應對有關。正如@福州公安在3月1日的公告中所說,“這起案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市公安機關個別基層辦案單位在執法辦案過程中,對見義勇爲情節認定不夠準確,對有關法律規定的理解不夠透徹”。

可見法規只在紙面上到位是遠遠不夠的,有法可依只是第一步,如何在具體案件中用好法律,用對法律纔是關鍵。當質疑之聲洶湧出現,如何及時應對輿情、維護法律尊嚴也同樣是相關部門必須解決的問題。

總之,當“法不能向不法讓步”的原則在法律上已經清楚明晰,執法環節就顯得至關重要。執法部門必須恰當準確地運用法律,讓正義與法律同行,而非經歷一番“反轉”才姍姍來遲。只有“趙宇”們的合法權益,在見義勇爲後及時被確認生效,人們纔不會被“扶不扶”困擾,公平正義也才更有底氣。(半月談評論員 楊建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