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業理論中,對趨勢的追逐是一定的。時至今日,中國已經成爲互聯網第一大國,互聯網熱潮已經席捲至國內三至五線城市,網絡已經成爲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越來越多的銀行希望將網點開到App中,讓業務範圍拓展至無限,擺脫對銀行網點的依賴。

2018年被稱爲開放銀行元年,伴隨着互聯網金融熱潮的退卻,以銀行爲代表的金融機構發力開放銀行建設,在監管趨嚴的大背景下,持續推動中國金融服務前行。

神州信息金融科技開放銀行專家 潘志江

開放銀行是銀行發展的又一次進化

互聯網時代,銀行已經經歷N次迭代,其中最重要一次飛躍是從PC端到移動端,銀行金融服務模式發生了變革。同時,2013年餘額寶的推出更是對銀行傳統金融服務模式帶來極大衝擊,虛擬賬戶、電子賬戶讓銀行看到了用戶獲取模式的改變,互聯網思維對傳統金融服務模式帶來了顛覆。

如果說直銷銀行是銀行對互聯網金融企業的一次模仿,那開放銀行就是銀行結合互聯網思維,揚長避短髮揮自身優勢,改變傳統經營模式的一次變革。開放銀行打破了銀行的輻射範圍和客戶獲取渠道,被認爲是銀行發展的又一次進化。

開放銀行的發展趨勢並不是偶然,而是一種必然。伴隨市場競爭的白熱化,銀行的高淨值客戶羣體已經被瓜分完畢。如何保證業務的持續發展?普惠金融這片藍海市場,成爲銀行業務發展的方向。藉助技術、三方場景等外部手段,部分銀行已經取得“第一桶金”。伴隨銀行風控技術、能力的增長,依託中國互聯網流量紅利的持續,開放銀行已成爲行業發展的趨勢。

開放銀行發展的兩個階段

階段一、線上引流。該階段銀行會選擇將入口放到用戶流量最多的地方,主要業務集中在聯合貸和自營貸兩方面。通過風控體系不斷完善,能力的提升,將C端客羣範圍不斷擴大,並慢慢開展B端小額貸款。銀行自身風控能力的快速迭代對該階段發展至關重要。

階段二、場景金融。場景金融主要依靠兩種技術實現,即SDK和API。目前看,SDK是一種更爲長遠和有效的方式。以神州信息與某銀行合作爲例,包括錢包、會員卡、理財、消費貸、鉅額支付等,通過SDK技術實現,已取得不錯效果,而這些都是銀行輸出的典型金融產品。

開放銀行的場景選擇

1、大額低頻消費場景,消費額度直觀代表某一階層客戶。例如,家居、汽車、旅遊及幼教等,都是非常合適的場景。但該場景存在一個特點就是頻次較低,適合大額、低頻的金融產品。

2、小額高頻消費場景。例如,便利店、美容店、健身房等。藉助生活服務場景,將SDK能力嵌入這些場景,爲周邊客戶提供金融服務,從而不斷擴展銀行業務範圍,實現客戶、商家、銀行的三方共贏。

3、供應鏈場景植入。例如,幫助廠商、經銷商爲終端商戶提供貸款,藉助APP等渠道可以快速覆蓋全國各地終端小微商戶,形成營銷閉環,極大提升供應鏈金融效率。

神州信息開放銀行建設的三大支撐平臺

神州信息開放銀行由三大平臺組成,包括:分佈式應用平臺、互聯網金融平臺和互聯網開放平臺。底層是分佈式應用平臺,解決銀行架構支撐問題。中間是互聯網金融平臺,解決銀行金融能力組成問題。上層是互聯網開放平臺,解決銀行外部三方連接問題。

其中,分佈式應用平臺是神州信息做開放銀行最大的特色。首先,神州信息分佈式應用平臺具有完整的金融功能,包括,微服務、存儲等。其次,解決了金融的多服務、多數據庫交易的一致性的問題。

其次,中間層的互聯網金融平臺,能夠全面支撐銀行互聯網賬戶體系建立,同時豐富產品及場景支持銀行金融產品快速創新,靈活、敏捷的核心引擎有效支持業務的快速迭代,解決銀行互聯網業務運營瓶頸。

另外,上層互聯網開放平臺,變“被動”爲“主動”,支撐銀行金融服務生態圈建設,將銀行金融服務能力無限拓展至各三方場景。豐富的對外接口,讓外部開發者直接具有對接能力,極大提升銀行金融服務能力嵌入的便捷性。

綜上,神州信息開放銀行解決方案可以帶給銀行客戶 “三大平臺、兩大能力、30+銀行客戶成功實踐、600多場景快速對接”幫助銀行進行開放銀行建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