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什麼樣的傷口要打破傷風針。如果傷口大並且深,需要到醫院,如果沒有條件,在傷口沖洗乾淨後,用雙氧水沖洗兩次,之後用鹽水沖洗後,用碘伏消毒後包紮。

日常傷口舔一下行不行?日常受傷的傷口怎麼處理?7種情況一定到醫院,6個誤區不要有

日常生活中擦傷了手肘,摔破了膝蓋,割傷了手指之類的事比較常見。

較嚴重的傷口如果沒有得到及時處理的話,幾小時之內就會引起感染。

如果僅僅是擦傷或表皮割傷,有的人用舌頭舔一下,以爲這樣能起到消毒作用,明確告訴你:沒用,同時可能加重感染。

我們口腔和舌頭並不是無菌的,同時傷口也不衛生。

應該做的是用無菌的生理鹽水清洗乾淨,如果沒有條件,可以用清水沖洗,之後用碘伏或碘酒等擦塗在傷口上,然後用創可貼包好傷口。

有傷口什麼情況該去醫院看急診?日常受傷的傷口怎麼處理?7種情況一定到醫院,6個誤區不要有

1、壓住傷口時間超過5分鐘了,血仍未止住。

2、被動物或人咬傷出血的。

3、傷口很深或者劃開了口子。

4、被玻璃或金屬嵌入、扎入。

5、不感到傷口疼,有可能已傷了該處的神經。

6、傷處活動受限,有可能肌腱損傷。

7、傷口紅腫熱痛,有膿液,出現感染的跡象。

什麼樣的傷口要打破傷風針?日常受傷的傷口怎麼處理?7種情況一定到醫院,6個誤區不要有

被鐵釘、木楔扎傷的細長傷口容易感染破傷風桿菌,這樣傷口必須打破傷風。

因爲一旦感染就可能發展成破傷風,會影響整個中央神經系統,使肌肉抽筋僵硬,威脅生命。

如果傷者5年內注射破傷風防疫針,則一般不必去醫院注射破傷風抗毒素。

如果距傷者上次注射防疫針已超過5年或從未注射過防疫針,建議立刻去打預防破傷風抗毒素以防不測。

傷口處理的錯誤觀念千萬不要有日常受傷的傷口怎麼處理?7種情況一定到醫院,6個誤區不要有

1、傷口必須保持乾燥

傷口上適當的溼度會加速癒合,而比較大的傷口的護理最好是保持溼潤護理,保持傷口溼溫的

{!-- PGC_COLUMN --}

良好癒合環境,也能減少太乾傷口騷癢的困擾,換藥時也不會黏住造成疼痛。

2、傷口要多塗藥水

很多人都習慣在傷口上倒雙氧水消毒,看著溢起的白色泡沫,認爲細菌就會被完全殺死。

還有的人有了傷口,每天要消毒好多次,認爲這樣消毒效果好,傷口好多快。

其實,日常的傷口,沖洗乾淨後,用消毒液消毒後包紮,一般一天換藥消毒一次足夠了。

至於用雙氧水消毒,一般只有較深的傷口才用,普通的傷口沒有必要。

3、有傷口不點抗生素也要用點口服的

除非感染已發生,不然不用抗生素,即使是局部的抗生素藥膏,也會影響傷口癒合,重要的是用生理食鹽水衝乾淨,局部消毒就行。

4、是傷口就要包紮的密不透風

傷口的癒合,必須有“氧”,氧爲形成膠蛋白所必需。至少要留有一定的空隙纔對。

5、如果傷口大必須馬上縫合

一般傷口大和深的情況下,最先做的是清創,將壞死的組織去除,把內部組織清理乾淨再縫合,或流出空隙做引流等。

6、傷口要每天換藥

只要保持傷口通氣又不被污水沾溼污染,兩天換一次藥比較好,既能減少傷口疼痛,也能避免換藥時接觸空氣遭細菌污染的可能。

但是傷口多長時間換藥,要根據傷口情況,如果傷口滲出多,那麼紗布溼透就需要換藥。

有傷口怎麼處理才正確?日常受傷的傷口怎麼處理?7種情況一定到醫院,6個誤區不要有

1、清創及消毒:

如果傷口很髒,一定先用無菌生理鹽水清洗乾淨,之後用碘伏消毒後包紮。

如果傷口大並且深,需要到醫院,如果沒有條件,在傷口沖洗乾淨後,用雙氧水沖洗兩次,之後用鹽水沖洗後,用碘伏消毒後包紮。

2、止血及消炎:根據破裂血管的部位,採取不同的止血方法。

(1)毛細血管:全身最細的血管,擦破皮膚,血一般是從皮膚內滲出來的。只需貼上創口貼,便能達到消炎止血了。

(2)靜脈:在體內較深層部位,比較粗的血管,靜脈破裂後,血一般是從皮膚內流出來的。必須用消毒紗布包紮後,喫些消炎藥。

(3)動脈:大多位於重要臟器周圍,是全身最粗的血管。動脈一旦破裂,血是呈噴射狀噴出來的,必須加壓包紮後,急送醫院治療。

3、注意事項:

(1)較大較深的傷口不能使用紅藥水。

(2)紅汞不能與碘合用,會產生碘化汞中毒,並且現在基本淘汰了紅汞的藥水。

(3)一個棉籤只能使用一次。

(4)傷口不能碰水,以防細菌感染。

(5)小而深的的傷口一定要去醫院注射破傷風針劑,以防破傷風。

(6)傷口必須勤換包紮,以防粘住傷口。

#真相來了##耕耘計劃##清風計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