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6月,勢不可擋的蘇聯紅軍殺向了波羅的海周邊三國,第一個目標是立陶宛的維爾紐斯。

德軍在整個東線戰場上接連敗退。他們每離開一個地方,就會留下一片焦土,他們還對當地居民展開了屠殺。

可接下,蘇軍看到的是他們無論如何都不敢想象的畫面。

1944年7月23日,蘇聯軍隊到達了波蘭盧布林附近馬伊達內克的一座小村莊。在這裏他們發現了希特勒罪惡滔天的一個證據,馬伊達內克集中營。

這是一個用於大規模屠殺猶太人的祕密營地。

但,當蘇聯將有關這個集中營的第1份報告公之於衆時,西方盟國卻根本不予相信。

潰敗德軍慘無人道的屠殺當地居民 屠殺猶太人馬伊達內克集中營

攻克馬伊達內克三天後,蘇軍原本應該向華沙挺進,可蘇軍卻停了下來。

因爲斯大林有了別的想法,爲了保護和儘快恢復波蘭的工農業生產,他決定採取迂迴戰術。

1944年夏,蘇聯紅軍在“巴格拉基昂”行動中一舉搗毀了德軍在東線上的核心力量,有30萬德過士兵在這次行動中喪命,超過15萬士兵被俘。

蘇軍暫時停止了前進的步伐,延華沙以南的維斯瓦河構築工事。

斯大林並不急於攻克華沙,目前歐洲局勢動盪不安,這正是傳播共產主義的理想時機。

在斯大林的宣傳計劃中,波蘭是他的第一個目標。

1944年8月1日,波蘭國民軍在華沙起義,想借蘇軍之勢打擊納粹德軍,可他們勢單力薄。

1945年1月,蘇聯軍隊開始進攻德軍控制區,把德軍趕出了波蘭。

在北線蘇聯紅軍繼續與駐守波羅的海國家的德軍作戰,隨着革命火種的快速傳播,這些國家後來都相繼舉起了共產主義旗幟。

潰敗德軍慘無人道的屠殺當地居民 屠殺猶太人馬伊達內克集中營

在拉脫維亞首都里加附近,20多萬德軍士兵被蘇軍包圍。

1944年10月中旬,德軍備逼到了里加以西的庫爾蘭半島,一直到戰爭結束,他們都被困在那裏,最後不得不選擇投降。

此時,斯大林對共產主義思想的宣傳也取得了顯著成果。

隨後,本來可以直接前進殺下德國本土的蘇軍,卻快速南下,把目光對準備巴爾幹地區。

1944年8月,近1500輛坦克和100萬兵力,到達了羅馬尼亞境內。

駐守在這裏的軸心國軍隊,只有80萬兵力和不到400輛坦克。親納粹的羅馬尼亞軍隊,幾乎立即就進行了全線撤退。

3天后,大批德軍部隊在基什尼奧夫附近被包圍,希特勒照例下達了一貫的命令,不得撤退。

激烈的戰鬥持續了9天,多餘18萬的德軍士兵或陣亡或被俘。其餘部隊不得不進行撤退。

1944年8月下旬,羅馬尼亞的親納粹“獨裁者”安東內斯庫元帥被捕。

潰敗德軍慘無人道的屠殺當地居民 屠殺猶太人馬伊達內克集中營

羅馬尼亞隨後投降,隨即蘇聯紅軍進駐布加勒斯特,佔據了極具戰略意義的羅馬尼亞油田,這意味着德國失去了石油來源。

接着蘇軍繼續向南,進入保加利亞地區,在很短的一段時間內清除了保加利亞境內的德軍。

與此同時,一部分蘇聯軍隊又向西南挺進,到達南斯拉夫。南線駐守希臘的德軍部隊,面臨着被圍困的境地,於是他們開始從阿爾巴尼亞和南斯拉夫南部快速撤退。在撤退途中,他們遭到了阿爾巴尼亞和南斯拉夫游擊隊的襲擊。

1944年10月中旬,蘇聯紅軍抵達了南斯拉夫首都貝爾格萊迪,直到此時,蘇軍才快速揮師北上,經匈牙利直奔德國本土。

德軍增援部隊湧入匈牙利,支援親納粹的傀儡政府,但這根本無法阻擋蘇軍前進的腳步。

8星期後,蘇軍包圍了布達佩斯。攻城戰持續了6個星期,最後傀儡政府被推到了。

到1944年末,斯大林已清掃完東歐大部分領土上的德軍。

不久後,南斯拉夫和阿爾巴尼亞的新政府成立,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也脫離軸心國,斯大林爲未來的共產主義陣營奠定了堅守的基礎,現在他終於可以進軍德國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