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讯 2019年3月19日,宁波三星医疗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星医疗”)收到上交所问询函。上交所连发7问,询问了募投项目的实施、推进和变更投向等相关事项。

双轮驱动进展缓慢 业绩下滑资金承压

三星医疗主要从事智能配用电相关设备的生产、研发与销售,包括智能电能表、终端、电力计量箱、变压器、开关、配网自动化等产品。同时,公司积极主动转型,在以智能配用电为主业的基础上,切入医疗服务行业,重点发展医疗项目投资及医院管理业务,形成智能配用电及医疗双主业的格局。

因为传统电力产品业务成长空间不足以满足公司发展要求,三星医疗自2015年开始布局医疗产业,并且希望医疗服务成为公司业务发展和业绩提升的主要引擎,公司证券简称自2015年10月20日起由“三星电气”变更为“三星医疗”,公司证券代码“601567”不变。

但经过几年发展,医疗板块依然占比较低,从收入结构来看,公司的主要收入还是来源于智能配用电板块,2015年医疗板块实现营业收入4.85亿元,占总收入比例11.67%,2017年医疗板块实现营业收入8.38亿元,占总收入比例15.6%。

医疗板块未能注入增长动力,公司业绩表现出增收不增利。

2018年1-9月,三星医疗实现营业收入42.1亿元,同比增长21.35%;实现归母净利润4.15亿元,同比下降0.8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08亿元,同比下降21.7%。非经常损益中,全资子公司三星香港出售其持有的金融资产1.83亿元,产生投资收益9811.49万元。

公司收益质量也有待商榷,2018年1-9月,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654.37万元,同比下降74.27%。

业绩承压的同时,公司的资金也出现了问题,而且多次用募集资金补充流动性。

2016年、2017年和2018年9月30日,三星医疗流动比率分别为1.78、1.42和1.37,短期偿债能力处于下滑态势。截至2018年9月30日,公司资产负债率为50.07%,处于较高水平,高于可比公司林洋能源和海兴电力的44.08%和23.29%。

截至2018年9月30日,三星医疗货币资金账面余额为21.98亿元,并且报告期内增加短期借款8.34亿元,主要用于子公司融资租赁项目。

多次大量使用募投资金补流 发展战略是否生变?

2016年6月9日,公司实际非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220,102,714股,发行价格为每股人民币13.63元,募集资金近30亿元。

根据《预案》,募集资金主要投向有智能环保配电设备扩能及智能化升级项目,募集资金投资金额为7亿元;南昌大学附属抚州医院(抚州明州医院)建设项目,募集资金投资金额为9亿元;宁波300家基层医疗机构建设项目,募集资金投资金额14亿元。

从募集资金投向来看,募投资金的77%投向医疗服务板块,也可以看出公司转型的决心。

值得注意的是,自募集资金到账后,三星医疗每年都使用大量闲置募集资金补充流动性。其中,2016年使用18亿元补充流动性,占用时长9个月;2017年使用24.95亿元补充流动性,占用时长11个月;2018年使用24.4亿元补充流动性,占用时长12个月。

2019年3月16日,三星医疗再次发布《关于使用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的公告》,拟使用不超过25亿元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性,期限不超过12个月。

不难看出,自募集资金入账就一直在补充流动性,而相应的项目却进展缓慢。查阅2018年半年报,在建工程余额2171.21万元,其中2042.2万元是智能环保配电设备扩能及智能化升级项目,项目施工进度2.51%,而且另外两个医疗板块项目迟迟未动工。

深交所在问询函中要求列示各募投项目的具体投资计划及目前进展情况,公司曾在《募集资金使用情况展项报告》中称,南昌大学附属抚州医院(抚州明州医院)建设项目由于项目用地红线内尚有部分建筑、通信网管、电力线路尚未完成拆迁,暂未满足开工条件。另外,宁波300家基层医疗机构建设项目可行性发生了重大变化,原规划的二级医院、一级医院以及基层医疗机构建设难以推进,目前公司正在寻找新项目。

公司医疗业务相关募投项目推进迟缓,近30亿的募集资金每年都在补充流动性,并且医疗收入的占比增长缓慢,深交所在问询函中要求公司解释是否与前期发展战略出现偏差。未来能否寻找到好的医疗资产是公司发展的关键。(公司观察/小飞鼠 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