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學者尼葛洛龐帝預言到了“數字化生存”時代的到來,卻對數字化帶來的連鎖反應闡之未盡。當數字化成爲一切事物的存在形式,那麼流量便成了衡量事物價值的標尺。

7月16日,酷開網絡發佈了OTT大屏營銷價值量化工具“大屏指數”,以數據化運營的方式實現大屏價值的可感可知。過去幾年,酷開網絡以智能電視操作系統爲起點一步步成長爲OTT行業的領先者,同時建立起規模龐大的“流量池”。現在,酷開網絡嘗試通過對流量的數據化運營和流量價值的量化來進一步放大OTT大屏的營銷價值。

1

OTT大屏流量運營,從營銷價值的量化開始

相對來講,公域流量有較強的不確定性,對品牌和商家來說很多時候是“可遇不可求”,因爲流量通常是從自己手中流過而非握在手中,因此也就很難對流量開展進一步的精細化運營。正是有這種痛點存在,所以對流量的自主可控化訴求成爲廣告主關注的焦點。

流量精細化運營的前提是什麼?便於理解,我們不妨直接以“用戶”指代流量。對於流量的擁有方而言,至少需要掌握流量池中用戶的規模、用戶畫像數據、用戶行爲軌跡等等。唯有將其通過數據化的形式呈現出來,才能準確衡量流量價值。

在酷開網絡發佈OTT大屏營銷價值量化工具“大屏指數”之前,營銷價值無法量化一直是OTT大屏營銷的缺憾,包括投放規模、轉化效果,都沒有準確的數字化統計,而這恰恰又是廣告主所看重的。廣告的本質是一種投資行爲,既然是投資就至少要有量化的預期回報,這是決定廣告主投資意向的關鍵因素。

“大屏指數”的發佈至少解決了OTT大屏營銷長期以來的三個難解之題:

首先是投放目標的可控性。投放目標在哪、投放人羣規模、投放用戶的匹配度,這些都是直接決定投放效果的因素。酷開網絡通過動態家庭畫像的全量匹配,結合地域、收入、觀影時段等標籤對目標人羣進行拆分,以此提升投放的精準度。此外,整個投放過程也在廣告主的可控範圍內,可根據各項參考指標設計分時投放策略。

其次是投放過程的透明性。這一點主要針對的是虛假流量的問題。過去由於投放過程不透明,很多廣告主懷疑存在流量造假的可能性。而酷開網絡則通過數據加密的方式解決了這個問題,打消了廣告主的顧慮。同時還能在大屏指數上監測每日投放情況以及不同投放策略的效果對比,根據量化指標變化及時調整投放策略。

最後是投放效果的可評估性。營銷界最近一直在講“品效合一”,也就是品牌塑造和轉化效果的統一。電視接入互聯網之前,基本沒有轉化效果的概念,商家投放一則電視廣告之後,由於沒有監測渠道和工具也很難評估廣告究竟對商品銷售起了多大帶動作用。而酷開網絡發佈的“大屏指數”則是把投放效果以量化的形式一目瞭然地呈現在廣告主面前。

酷開網絡大屏指數的發佈,意味着OTT大屏營銷價值進入量化時代,OTT大屏營銷由此也進入精細化的流量運營階段。

2

聚合、運營、轉化,酷開網絡“流量玩法”三步走

酷開網絡從2014年獨立運作至今,基本可以劃分爲三個發展階段:內容的聚合階段、內容的運營階段和流量的轉化階段。

2016年5月酷開網絡提出“非生態、大內容”戰略,10月份又進一步對“大內容”戰略進行了升級,戰略目的很明顯,即通過優質內容的聚合完成用戶的聚合。2017年6月,酷開網絡又提出“不止是大內容”,對平臺內容進行篩選分類,同時在內容之外的操作系統等層面着手提升內容獲取的智能化交互和便利性。這個階段更加強調對內容的運營。

到今天發佈大屏營銷價值量化工具“大屏指數”,我認爲酷開網絡已經進入對流量的轉化階段,前期對內容的投入開始進入回報期。回過頭來看,打造酷開網絡獨家“流量玩法”,酷開網絡用了三步:

第一步,基於大屏操作系統以開放平臺模式實現對優質內容的聚合、對終端入口的覆蓋,進而完成對流量的聚合。目前,酷開網絡的終端激活用戶數已經超過4000萬,而且從家庭月收入分佈來看,酷開系統用戶平均家庭收入爲20013元/月,高於智能電視整體受衆平均家庭月收入水平;從年齡層來看,相比較於智能電視整體受衆年齡分佈,酷開系統用戶29歲以下年齡段的用戶佔比更高,TGI達到106。這組數據足以說明酷開網絡已經建立起規模龐大且更爲優質的“流量池”。

第二步,將流量也就是將用戶分佈、用戶畫像、用戶行爲等通過數據化的方式展現,實現家庭用戶的標籤化、精準營銷的場景化運營。舉例來說,一個豪車品牌準備進入一個特定市場,它的目標用戶標籤一定包含用戶家庭收入、用戶以往瀏覽汽車相關信息的頻率、停留時長等,以此來確定用戶的購車意願。同時,平臺可以基於這些數據合理引導用戶,最終實現消費行爲的轉化。

第三步,通過大屏指數的定製化以及投放效果的全流程跟蹤,隨時調整投放策略,最大限度提升流量的轉化率。舉例來說,用戶從看到某個廣告到產生購買行爲,這個過程中可能僅僅靠一個開屏廣告是不夠的,那麼廣告主可以隨時通過監測大屏指數來進行組合式投放,用多次廣告強化用戶的消費意願,最終實現“品效合一”。

酷開網絡的“流量玩法”,本質上是對流量的精細化運營,它一方面取決於平臺的精細化運營意識,另一方面還得益於平臺的數據化、智慧化能力。

3

超越方法論看實質,智慧營銷才能撐起大屏未來

一套行之有效的流量運營方法,背後必然是以平臺的智慧化能力和體系爲支撐的。

我們能夠看到酷開網絡將大屏營銷價值量化的工具--“大屏指數”,但容易忽視其背後的一整套智慧營銷體系。包括大數據管理平臺的賦能,對平臺產生的大量用戶數據進行價值挖掘、存儲和分析。也包括從線上到線下,從客廳到戶外的全營銷場景的佈局,以此來爲客戶提供定製化、立體化的營銷方案。同時也離不開AI技術的賦能,通過對海量數據的分析挖掘流量的長鏈價值。

互聯網電視、智能電視目前已經逐漸成爲市場主流,由此OTT行業也呈現出爆發式增長態勢。《2018年度OTT行業發展趨勢分析報告》顯示,大屏時代的到來加速了廣告主對OTT廣告的投放,智能電視廣告佔比呈現快速擴大趨勢。預計到2020年,OTT大屏終端保有量將超過4億臺,OTT廣告市場規模將達160億元。

OTT大屏廣告市場規模的增長,背後離不開數據化的驅動。流量運營是方法和手段,基於大數據的智慧營銷體系纔是核心。所謂“數字化生存”不單單是指大數據時代的個人處境,未來對於任何一個行業而言也是如此,唯有數字化才能生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