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8 億票房、豆瓣評分 7.4,張藝謀的新作《影》雖然算不上是十月電影票房的最大熱門,不過論藝術造詣,恐怕放眼整個 2018 年都沒有能與其相媲美的國產電影。

看似陰雨連綿,實則豔陽高照,科技如何輔助張藝謀創作水墨大片

在這個「替身」衝破枷鎖走向自由的故事中,陰陽之爭自然也成爲了劇情衝突的重要來源,進而塑造了本片的視覺與道具等一切爲渲染故事情節而服務的元素。若不是因爲那黑白水墨風的色彩風格和暗藏鋒芒的虛構武器傘刀,故事還是那個故事,情節的渲染力恐怕就不如今日了。

看似陰雨連綿,實則豔陽高照,科技如何輔助張藝謀創作水墨大片

在觀看電影的同時我們何曾想象過,張藝謀和他的王牌演員們在拍攝電影的時候,不僅可能要在大太陽下憑空表演一場雨天死鬥,就連手裏的利器傘刀也是靠後期添加上去的?上週末,負責《影》航拍工作的大疆傳媒對本片的幕後工作者進行了採訪,揭祕了《影》境州城攻城戲等戰爭片段中的幕後故事。

張藝謀的這部水墨風鉅作不僅是其藝術造詣的一次提升,也嘗試了不少創新的影像技術。

亦真亦假的傘刀武士

在境州城攻城的情節中,沛國武將田戰和沛王之妹青萍藏身於傘刀,帶領傘刀軍隊從斜披上衝下來,被屋頂上的弓箭手圍射。

看似陰雨連綿,實則豔陽高照,科技如何輔助張藝謀創作水墨大片

傘刀的概念設想非常有意思,但是想要在現實中製作出這樣的武器,並讓一大批演員們自由地舞動它進行表演,難度和危險性都不小,所以劇組採用了更加「現代化」的方法——後期 CG。《影》的視覺特效總監王星會透露,他們在後期處理中增加了傘刀的面積和刀片數量,一部分傘刀士兵也是後期加上去的。

「所有的傘其實我們都換了,近景的傘我們加了一些傘的刀片,體積上也加大了,因爲他們坐上去原本的傘太小了。」

看似陰雨連綿,實則豔陽高照,科技如何輔助張藝謀創作水墨大片

這樣一來,不僅畫面在 CG 的優化下變得更具衝擊力,飾演傘刀士兵的演員以及大疆傳媒的航拍團隊都能在現場更放心地各司其職,爲實現張藝謀導演的理想效果而努力。

化晴爲雨的視覺魔法

在《復仇者聯盟》《侏羅紀世界》這類好萊塢大片中,我們早已習慣了電影 CG 工作者如何在一片綠幕中創造虛構的人物、構建外星世界。實際上,在包括特效處理、色彩調整等一系列處理的電影后期流程中,劇組還可以對影片中真實的影像進行大幅度的再創作。

看似陰雨連綿,實則豔陽高照,科技如何輔助張藝謀創作水墨大片

有的朋友可能會好奇,境州攻城戲那麼大的雨勢,會不會給電影拍攝帶來很大的困難?畢竟要涉及如此多演員的雨中調度,還要額外對負責航拍的大疆 Inspire 2 無人機進行防水處理。王星會表示,影片中地面、空中的雨水,其實有不少都是通過後期製作添加的:

「因爲那個時候你怎麼灑水,水也是留不住的,沒有那種濺起來的那種感覺,加上去還會更危險,在那麼滑的地方怕大家都控制不了,所以當時路上基本沒有加水。」

看似陰雨連綿,實則豔陽高照,科技如何輔助張藝謀創作水墨大片

由此一來,現場拍攝的難度得到了大大降低,傘刀士兵們衝下斜坡的鏡頭也可以在更加安全的環境下進行拍攝。另外,由於純後期造雨使得前期拍攝無需使用造雨機,航拍無人機和地面攝像機也能拍攝到最清晰的畫面,反倒是給後期工程師的工作創造了便利,是雙贏的選擇。

更大的工作量,其實是出現在了只能晴天拍攝的陰雨天戲份中。

看似陰雨連綿,實則豔陽高照,科技如何輔助張藝謀創作水墨大片

在大疆傳媒公開的一段航拍原始畫面中我們可以發現,劇組雖然進行了人工造雨,但拍攝的時候卻是有陽光的大晴天,完全不是電影正片中那種陰暗的效果,這種反差就真的有點顛覆我們圍觀羣衆的想象了,就連影片的 DI 製片人王金夯老師也直呼不易:

「它(劇組)是一個下午拍的這場戲,確實這個陽光感挺強的,裏面有很多的房子有暖色調,我們就針對航拍素材做一些局部的處理。大概做了 20 多個窗口,一點點去給它壓,做消色處理……」

看似陰雨連綿,實則豔陽高照,科技如何輔助張藝謀創作水墨大片

小編頗感意外的是,這段後期處理空間保留得如此充足的畫面是由大疆 Inspire 2 無人機搭載禪思 X5s 雲臺相機拍攝的,而非想象中那些碩大的電影攝像機。禪思 X5s 雲臺相機是大疆的一款 M4/3 格式航拍無人機,可以拍攝 5.2K 分辨率的原始格式視頻。小編曾在旅遊的時候看見有人用它拍廣告,沒想到連張藝謀征戰威尼斯電影節的大片都會有它的貢獻。

看似陰雨連綿,實則豔陽高照,科技如何輔助張藝謀創作水墨大片

王金夯老師認爲他們之所以能在後期將航拍的鏡頭強行變成陰雨天,正是因爲禪思 X5s 相機的拍攝素材整體成色保留得非常好,給後期調色打下了較爲紮實的基礎,雖然工作較爲繁瑣,但並不困難。當後期將影片從 5K 素材輸出至 2K 成片時,畫面也變得更加細膩自然了。

用 3D 建模規劃航線和鏡頭

電影、動畫、電視劇甚至是 MV 往往都會在實際開機拍攝之前,由專門的分鏡設計師手繪分鏡手稿,目的是對每個鏡頭的構圖、演員動作等要素進行前期規劃,爲拍攝起到「說明書」的作用。然而即使有分鏡,實際拍攝中創作人員也需要通過實地考察來確定拍攝地點和運鏡方式。

看似陰雨連綿,實則豔陽高照,科技如何輔助張藝謀創作水墨大片

爲了能讓張藝謀導演更輕鬆地規劃無人機的拍攝航線,大疆的工程師甚至用上了 3D 建模技術,在電腦中完成航拍預演,提高拍攝的效率。大疆傳媒航拍總監高率表示:

「我們剛剛用‘悟’ 2 做一個簡單的測繪,就是在劇組都收工了之後,把無人機起飛,快速地捕捉一些素材,當天晚上回去進行一個快速的建模。希望明天這個建模能夠做一些預演,然後和導演和攝影指導進行溝通,會提高工作效率。」

3D 航線規劃技術不會直觀地體現在熒幕上,而是以幕後技術支持的形式,讓導演可以更高效率地創作出自己想要的畫面。在拍攝結束後跟大疆傳媒航拍團隊交流時,張藝謀導演也對未來無人機技術與電影工業的結合提出了自己的設想:

「未來有無人機,我們的現場可能就不需要那麼多人了,不需要那麼多重型的設備以及起重機吊車等等,這些東西調度起來實在太耗時,大量的時間都在等待,調動很多人力物力去等待。」

看似陰雨連綿,實則豔陽高照,科技如何輔助張藝謀創作水墨大片

用無人機這是未來,用無人機去爲劇組服務、去拍攝…… 我覺得十年以後,攝製組拉出去就不再像一個地質勘探隊了,出去都像科學家。

電影工業高科技頻出,科技創新已進入電影大師的視野

從 1978 年開始進入北影攝影系學習,張藝謀導演在創作生涯中體驗過多種角色,創作內容橫跨電影、電視劇、文藝晚會、奧運會開幕式。豐富的創作經歷讓他可以更加自在地掌控常人難以把握的藝術風格,在創作中展現出更開放的思維。《影》中多種後期處理技術的調動還有對航拍的肯定和支持,都充分體現了張藝謀導演積極使用新的技術提高藝術創作水平的態度。

看似陰雨連綿,實則豔陽高照,科技如何輔助張藝謀創作水墨大片

電影工業正處於技術與觀衆審美快速變革的時期,即使是身居高位的大師級電影導演,也不乏擁抱新技術的「極客」。如果說站在電影創新者背後的人才是爲藝術家提供畫筆的人,那麼我們也不能忘記 IMAX、索尼、大疆等企業開發創新電影技術所做的努力。正是這些幕後企業的無數研發人員、參與影片拍攝的攝影師、工程師,讓我們有機會在電影院裏看到更清晰、更具視覺衝擊力的電影鏡頭。

看似陰雨連綿,實則豔陽高照,科技如何輔助張藝謀創作水墨大片

李安在《比利 · 林恩的中場戰事》上映後曾對媒體說:

「改變人們的習慣和顛覆一種文化是非常難的,我的好奇心的確是有點旺盛,但是我已經不年輕了,我不願再等。」

能在創新領域成就一番事業的人必定都是好奇心旺盛的人,希望未來能有更多電影創作者加入李安、斯皮爾伯格、卡梅隆、張藝謀的行列,在創作中不斷保持學習,積極擁抱新技術。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