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编辑 | 金雀儿

来源 | 布谷听听

杨柳抽芽始于人,万物萌发源于春。又到一年春暖季节,万物复苏,一年一度的植树节也沐浴着春风如约而来。

真可谓是“春回大地万物苏,植树添绿正当时”。

说到植树,"坑要挖得深一些,树苗要扶正一些,填土要打实一些,日后还要勤浇水……”你看,种一颗小树和养一个孩子有什么分别?

常言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小树苗必须扶正,把根系培养好,才能长成参天大树,育人亦是如此。

今天听到一个孩子对妈妈吼道:“让我补习英语、让我跳芭蕾、还让我帮你监督我爸,我这辈子都栽你手里了。”哈哈……

是的,我们家长在“栽树”的时候,或挥锹铲土,或扶苗培土,或踏土夯实,每道工序都认真细致、一丝不苟,总觉得这样一颗颗小树苗才能迎风而立,但是“太好心”,小树苗还是有可能会“长歪”

植树在左,育人在右,怎样能让我们的小树苗长成参天大树呢?

一、“坑”要挖得深一些

挖坑种树,培育人才,根是关键,只有知其根,才能育成树。

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马未都曾说:“如果有一天,中国重新成为世界最强国,依赖的一定是我们的文化,而不是其他。”

说到中国文化的根,第一个重要的便是诗词。

腹有诗书气自华,从小受诗词熏陶的孩子是不一样的:

  • 面对人生,无论失意、得意,亦能自信豁达;
  • 面对学习,不懈探索,活学活用;
  • 面对情感,直抒胸臆,更能表达内心。

如今,正是植树的大好时节,也是我们家长带着孩子出去春游的好日子,亲手栽树,赏析美景,总免不了有一丝丝情愫想表达。

面对醉人的美景,若孩子表达出的是:“666啊,太美了吧!”“我的老天爷,以后天天来植树吧!”……这样未免也太破坏氛围了些,嗯。

如若孩子出口便是:“种树皆待春,春至难久留。”“岁岁春草生,踏青二三月。”那就大不一样了。

“读诗”与“不读诗”的区别,或许就是“巧妙地出口成章”和“寥寥几个词汇”之间的差别。

美学大师朱光潜曾说:“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我们最好从读诗入手。”

是啊,真正的诗意,不应该只是优雅时光里的闲情逸致,而更应该是纵使身处困顿,依然不忘抬头看看那柳梢的月、檐角的星。

二、树苗要扶正一些

所谓“苗要扶正一些”,便是给孩子的“情感和品格的养成”。

在诗词中,树木是一种常见的意象,不同的树木,代表不同的情思,不同的品格,如柳树,喻意离情别意,松柏象征坚韧的品质……

今天是植树节,先一起来看看,在诗词中,这些树木都有着怎么样的品格,而这些品格也是家长在培养孩子过程中的天然样本

柳树:离情别意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贺知章

《咏柳》

在诗词中,柳树是最常见的树木之一,古人在送别时,有折柳相赠的风俗。它代表着思念、离情别意。

柳树在春天抽芽,在诗词中,柳还代表着春天到来,春风拂柳是春天的美景。

松树:坚韧的品格

幸不生渊底,杰出苍苍崖。

岁寒只孤秀,万木非吾侪。

——【宋】吴芾

《咏松》

松树是岁寒三友之一,它四季常青,即使在寒冷的冬日,亦不惧风雨,依然葱绿。古代的文士十分敬慕松树的品格。

松树也有高尚的品德、品格的寓意。

梧桐:爱情树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南唐】李煜

《相见欢》

梧桐也是诗人常常歌咏的对象。在诗词中,梧桐代表着至死不渝的夫妻情深、忠贞的爱情、孤独的忧愁。

诗人常借梧桐抒发内心的怅惘、孤独之情。

竹:虚怀若谷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清】郑燮

《竹石》

竹子坚韧、挺拔,宁折不弯,不惧严寒酷暑, 被文人们誉为“君子”

竹有七德:正直;奋进;虚怀;质朴;卓尔;善群;担当。

三、填土要打实一些

填土要打实,越慢越高级。

慢生活,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健康的心态,是一种积极的奋斗,是对人生的高度自信。

而诗词,最能让我们慢下来,只有让孩子学会慢下来,才能越长越结实。

木心先生在《从前慢》里说:“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

这个时代太匆忙,浮浮躁躁、瞬息万变的世界,惶惶不安的现代人,马不停蹄你追我赶。

快节奏的现代社会,让“慢”成了一种奢侈。

而在我们叹息的时候,古人们却早就过上了让人羡慕的慢生活。

陶渊明:洒脱的慢生活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晋】陶渊明

《饮酒》

陶渊明生活可真真是“慢”出了境界。岁月极美,春花,秋月,夏雨,冬雪。

在慢的时光里去感受这些美,慢下来,去倾听孩子对你的倾诉,他小小心里的欢乐与烦恼;慢下来,听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王维:静谧的慢生活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唐】王维

《鸟鸣涧》

读诗佛王维,仿佛幽居在空山深林,若你心情不好时,可随他般寻一僻静处,听听轻音乐,任音符不慌不忙的从耳边飞逝。

生活,只能慢慢来,才能像这些轻快的音符一样,活出自己真正的味道来。

苏轼:悠然的慢生活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宋】苏轼

《水调歌头》

东坡居士的悠然“慢生活”,夹存在漂泊的一生中,是在生活的缝隙中觅得的安然闲静。

孩子也可如他般,给生活以本真自然。

李白:率性的慢生活

两人对酌山花开,

一杯一杯复一杯。

——【唐】李白

《山中与幽人对酌》

最爱浪漫的诗仙,生活怎能少了酒的作伴?游遍大江南北的他,率性潇洒,毫无伪装的负累,这才是属于自己的生活。

慢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人生境界。

龙应台说,她愿意用一生的时间去等他的孩子将鞋带系成蝴蝶结状。

她说:“孩子,你慢慢来。”

四、诗性教育,诗意人生

中华诗词韵律优美,然而日日枯燥地诵读,也会让孩子失去兴趣、产生抵触心理。

那最好的读诗方式是什么呢?

——唱出来。

古代吟唱诗词,必有丝竹之乐伴奏。

当诗词回归最初的样子,动人的韵律美,会让大人、小孩都情不自禁地吟唱起来。

最近几年中国的学习诗歌热潮的确是开始复兴,但是,大部分诗歌学习的目的还是以背诵为主,作秀为主,也不能真正地利用诗歌的音乐性原理帮助孩子理解和掌握诗歌的真正价值。

如果你看过央视《经典咏流传》这档节目,你才会知道真正的诗性教育到底长什么样!

一曲《苔》感动亿万观众的支边教师梁俊,用民谣的方式演绎了118首小学生必背的古诗,用咏唱的方式教孩子们学习和理解古诗,让我们耳目一新。

这是新一代家庭的必选的诗教课,这是唯一配得上你孩子的诗教课,唯一没有毁坏诗意的诗教课,唯一全部原创民谣谱曲诗教课,也是唯一有真正音乐性的诗教课,尊重诗意,才能理解诗意,也才能掌握诗意。

布谷说说

有人说,从小受古诗词教养的孩子,跟打王者荣耀长大的孩子,过的是不一样的人生。

孩子听过的那些诗词、音韵,有些是看不懂的画面,但是存在了心里。

知乎大V张佳玮说:许多东西记下来,就是在心里生根。日后触景生情,总会懂的。

那些诗中的历史和人生,理智与情感,温度和奇妙,都能将美好种在孩子们心中。

愿大家在今日播种的希望的种子最终都能破土而出,成就出属于自己的一番美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