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令人絕望”的市場中創立

雖然雷神可以看做海爾智能互聯平臺轉型縮影,成長過程與商業邏輯都頗具代表性,但作爲最早孵化的小微,最不可忽略和值得永遠記住的是,雷神在“令人絕望”的PC市場中創立,卻在艱難與不確定性中摸爬滾打,才逐漸在硬件之外演化出了一個足夠大的遊戲生態鏈羣,一步步走向電競產業鏈上游更加核心的領域。

5年破釜沉舟,雷神的成功絕非只因勇氣和機遇。

正應了當年那句氣貫山河的口號“只爲遊戲而生”,這些年來,雷神一直在遊戲產業深耕細作,以遊戲爲核心,滿足遊戲用戶羣體對於筆記本、賽事、遊戲的需求,通過生態鏈接更多產業。而在對產品的打磨上,他們堅信“卓越源於熱愛”——因爲熱愛,所以精雕細琢,因爲熱愛,所以潛力無限。

歷史證明,秉承這種哲學的,終會取得成功。

雷神的成功基因

獨木成林,尤需勇敢和智慧雙料,並使裂變再進一步

對於企業來說,洞察事物間關聯性的能力十分重要,沒有任何一件事是完全獨立的,僅僅將目光聚焦於困難點之上,不如從其他關聯的部分下手,尋找突破的可能。硬件領域強如三星,還是在蘋果的生態優勢之下略顯無力,單純做硬件黏性低、盈利和想象空間都十分狹小。

對於雷神來說,遊戲生態的發展與蘋果的生態閉環一樣,都是以硬件爲突破口,積累粉絲與口碑,再拓展其他領域的增值機會,拓寬業務線條,讓各線條間產生合力。但在開放領域,雷神做得更細化,也更接地氣。

作爲依託互聯網而起的創業企業,雷神以硬件起家,在競爭激烈的遊戲本市場脫穎而出,隨後以粉絲交互爲基礎,憑藉積累的平臺資源、生態資源、周邊等資源,開始深入贊助遊戲戰隊,搭建電競平臺、設立電競發展基金及建設電競產業園等多個領域,再通過深耕、整合這些場景,並以此爲“梯子”,來攀登涉足更高維度的遊戲生態,快速拉開了與主要競爭對手的差距。

雷神硬件的成功是與時俱進,抓住互聯網風口的結果。而雷神遊戲生態的嘗試則在不斷打破產業鏈中的創新邊界。

如果單純以早期的硬件收入爲參照點,在打造“梯子”的過程中,各生態要素的聯動已經出現裂變。2年時間,雷神遊戲生態收入已經由2000萬增長到5000萬,估值也從5億上升至10億的水平。雖然這個階段距離獨角獸的目標依然有很大差距,但在2018年的探索中,通往生態引爆的路已經被成功捕捉,遊戲競技、遊戲基金、遊戲產業園也有了初步的引爆試點。2019年,雷神有望快速實現生態收入單月過億的目標。

以一顆“天生愛玩”的心,與千萬粉絲並肩前行

“粉絲”爲海“資本”助力,雷神掀起巨浪。

雷神組建遊戲生態的基本邏輯,便是將用戶置於生態圈的核心位置。通過不斷擴大和“提純”用戶資源,將更多資源接引到生態圈之中,並通過資源整合共同打造提升用戶體驗的生態圈造血能力,讓整個生態圈以用戶資源驅動,並最終服務於用戶資源提升之上。

與競爭對手相比,雷神最具競爭力的資源便是龐大而忠誠的粉絲羣體。2016年,雷神開始全力打造雷神粉絲聯盟,並通過貫穿全年的粉絲同城會提升雷神粉絲的參與感。與千萬粉絲繼續並肩前行,吸引有資源、有能力、有夢想的粉絲在雷神的平臺之上開拓夢想,共贏共創,一同做大生態業務板塊,可謂互聯網時代把雷神推向成功之物質首要。

從誕生到飛速成長,雷神的每一個階段都融入了雷神粉絲的心血,與用戶交朋友一直是雷神秉承的理念。對雷神來說,所銷售的每一款產品背後,都精準地對應着一個玩家,從生態中衍生而來的海量遊戲粉絲足以代表市場上絕大多數消費者的心聲。通過不斷的溝通交流,爲雷神每一次產品的更新迭代提供思路和方向,貼近玩家內心,提供玩家真正需要的解決方案;通過交互不斷提升粉絲羣體的忠誠度與信任度,同時提高品牌的生態轉化率。

雷神的成功基因

以一顆“敬畏責任”的心,擁抱更加廣闊的星辰大海

除了粉絲驅動,資本的力量也成爲了雷神得以在遊戲生態開疆闢土的關鍵助力。成立至今,雷神的遊戲生態建設陸續吸引了紫輝天馬、同創偉業、優格互聯、海立方周等國內知名投資機構的資本投資,成功於2017年9月在新三板掛牌上市,2018年12月,海通證券、賽富基金等再度追加投資,雷神科技估值達10億元。

對於合作方來講,雷神的粉絲量足夠大,隨之而來的大量真實、有效的流量,能讓合作方的資源快速變現,因而吸引了一大批遊戲、電競領域的軟資源快速滲入。而對用戶需求的良好感知與理解能力也保證了雷神在選擇資源合作之時能精準實現資源與用戶需求的對接,快速釋放外部資源的價值,來俘獲更多用戶的心,提升他們的體驗,實現雙向共贏。

圍繞這一內涵,在知名度、網絡響應尚未激活的起步階段,雷神開始以資本方爲橋樑,藉助投資方的關係網絡進行資源與合作伙伴的二次整合。和雷神擁有共同投資方的武漢盛天公司便是藉此與雷神產生聯繫。此外,雷神還獲取了一系列代工、媒體等資源,不僅幫助自身遊戲本擴大產能、提升質量,還讓雷神能在遊戲垂直品類之上探索更多可能。隨着遊戲產業基金+遊戲電競產業園兩類生態資源的加入,雷神的生態邊界還在不斷拓展,參與共創的資源已經達到21類1236家。

借力資本除了可以二次開發合作資源,一同進入的還有充裕的現金流。投資方帶來的現金流讓雷神從純粹的筆記本生產開始朝臺式機、顯示器、鼠標、鍵盤、耳機等諸多外設領域開展嘗試。隨着業務的擴大,雷神內部合併了包括雷霆世紀、機械師、SI等小微品牌和業務,將資源整合發揮到最大限度。

進入資本市場像一劑催化劑,隨着新市場思維的加入,雷神還在大膽嘗試VR、區塊鏈等新領域的機會。以資本綁定帶來的線上線下融合、新導向也讓雷神在業務融合上更加開放,這些都與海爾的戰略不謀而合。潛移默化之中,雷神的財務、運營、人事等各個流程正在變得更加專業、透明、合規,爲雷神衝擊主板奠定了基礎,也爲成立電競產業基金、探索電競產業園做好了鋪墊,讓公司不再侷限於一城一池的得失。

以一顆“永不自滿”的心,激發人最偉大最寶貴的熱誠

電競產業的價值在不斷釋放。產業鏈條變長,產業分工精細化,產業參與者增加,種種現象表明電競產業在加速發展。雷神搭乘這趟高速發展的列車,想要掌握主動權,只能通過開放合作,加強自己在產業鏈上游的競爭力。這是雷神要從瞪羚化身爲獨角獸的必經之路。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電競產業園和產業基金是雷神正在探索的遊戲生態項目,其中,微峯+政府的基金資源、藍谷的電競產業園資源兩項規劃已經成功引爆,雷神希望通過產業基金、產業園的形式產生鏈接,最終實現遊戲玩家、電競選手、遊戲內容全場景全觸點的生態願景。

雷神從一個硬件品牌成爲一個電競生態品牌,要想讓一副更加宏大的生態畫卷徐徐展開,靠得還將是“只爲遊戲而生”的一往無前。從初生到蝶變,也是因爲“卓越源於熱愛”的追求,方能篳路藍縷,以啓山林。

成功的人看事情總是很積極,因而世界也必將積極地回報他們。

(文/文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