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的歷史上,自古兩國之間友好,然後彼此通婚,這應該說是常事,而且一般來說,將自己國家的公主嫁過去,其實是一種比較無奈的辦法,比如漢朝時期的和親。然而,上個世紀的日本和僞滿洲國之間,同樣發生了這樣的一件事情,但是情況卻恰恰相反。

僞滿洲國成立後,日本人爲何非要給溥儀的弟弟娶一個日本王妃?

1932年,僞滿洲國在日本人的扶持下成立,雖然說這個僞政府是日本人成立的,但是僞滿的皇帝溥儀,卻並不甘心當日本人的傀儡,也因此,日本人妄圖在他的身邊安插日本女人的設想也不能得逞。但是日本人並不死心,他們一直在尋找着機會。

溥傑是溥儀的親弟弟,他們同是醇親王載灃的兩個兒子。這一時期,在僞滿洲國實際掌權的日本人是僞滿的實際策劃者本莊繁。當他計劃找一個日本女人嫁給溥儀的計劃落空後,他便開始在溥儀的弟弟溥傑身上動心思。本莊繁回到日本後,開始極力促成這件事,最後看中了當時的一位日本華族的小姐,她就是嵯峨浩。那麼,日本人爲何要在軍事佔優勢的情況下,還將自己國內的貴族女子嫁給僞滿的皇弟呢?

僞滿洲國成立後,日本人爲何非要給溥儀的弟弟娶一個日本王妃?

宣統帝溥儀原本有一個皇后和一個貴妃,雖然溥儀和皇后婉容非常的恩愛,但是皇后十五年卻未能生下一個孩子。而與此同時日本人千方百計想給溥儀找一個日本女人,但是自始至終都遭到了溥儀的拒絕,這又是爲什麼呢?

在溥儀看來,日本人無非是要將一個日本人安排在自己身邊以獲取情報,好儘可能的掌握自己。但是,後來的一系列事情,讓溥儀發現,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日本人真正的想法,是想讓溥儀和日本女人結婚後,生下一個帶有日本血統的皇子。

僞滿洲國成立後,日本人爲何非要給溥儀的弟弟娶一個日本王妃?

發現了這一真相的溥儀,可以說是如坐鍼氈。他可以拒絕日本妻子,但是他卻沒有辦法阻止日本人爲他的弟弟娶一個日本妻子。1937年,也就是日本開始全面侵華的那一年,在本莊繁的主導下,溥傑和嵯峨浩在日本完婚,遠在滿洲的溥儀雖然心急如焚卻也無可奈何。

僞滿洲國成立後,日本人爲何非要給溥儀的弟弟娶一個日本王妃?

此後,日本人的真正的心思逐漸變得越來越露骨,在本莊繁等人的策劃下,他們直接制定了《帝位繼承法》,顯然,這纔是日本人的真正想法。而在《帝位繼承法》中有一條非常顯眼,那就是“假如皇帝沒有子嗣,就應該由弟弟的兒子來繼承皇位”,幽默的是,僞滿洲國的《帝位繼承法》竟然是由日本人全權制定的。

因爲這一層關係,溥傑和嵯峨浩回到滿洲後,嵯峨浩經常被溥儀敵視。但所幸,溥傑和嵯峨浩夫妻前後共生了兩個孩子,全都是女孩,日本人的願望最終落空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