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臺灣計劃升級其142架不斷過時的F-16A/B爲F-16V,耗費38億美元巨資。該升級案被稱爲“鳳展專案”,由臺灣和美國合作完成。臺灣空軍近期還打算購置66架新的F-16V戰機,擴充自己的機隊規模,以“加強防衛”。臺灣全部142架F-16戰機,如果沒有別的因素耽誤的話,2023年左右纔會全部升級完畢。全新的F16V到位要等到2023年以後。

F16V號稱史上最強的F16,殲十C性能要高它一頭,殲20更是摧枯拉朽

臺灣升級而成的F16V

美國洛馬公司設計生產的F16V是2012年首次展出的一個面向國際市場的方案,F16V號稱史上最強的F16,該方案既可用於現有F16戰鬥機升級,又可用於建造新的F16戰鬥機,可以把以顯老舊的F16戰鬥機更新到符合現代空戰的標準。

AN/APG-83有源相控陣(AESA)雷達是F16V戰鬥機的核心,它與隱形F35戰鬥機的APG-81雷達通用性達到了95%。APG-83雷達能同時方便地以空空和空地模式交錯進行工作,能提供與第五代戰鬥機雷達比肩的空空和空地面雷達性能的掃描,在探測距離、分辨率上能與F-35“閃電II”的APG-81和F-22“猛禽”的APG-77媲美。

F16V號稱史上最強的F16,殲十C性能要高它一頭,殲20更是摧枯拉朽

F/A18C戰鬥機升級的AN/APG-83有源相控陣(AESA)雷達

APG-83雷達上視/下視迎頭距離達160公里(目標RCS值1平方米),比原先的APG-66(V)3相比探測距離增加了30%以上,還能同時對多個目標進行搜索、跟蹤和鎖定,使F-16V的整體戰場態勢感知能力提高220%、自衛能力提高180%。

此外F-16V還將配備全新的任務計算機、F-16C/D的重載起落架、先進數字化座艙,以及聯合頭盔式安裝提示系統(JHMCS)。在武器方面,F-16V將配備AIM-9X“響尾蛇”空空導彈導彈、AIM-120D中距導彈、AGM-154C JSOW聯合防區外武器和AGM-88B高速反輻射導彈(HARM)。有一定的對地打擊能力。

F16V號稱史上最強的F16,殲十C性能要高它一頭,殲20更是摧枯拉朽

F-16V戰鬥機的座艙

臺灣目前的F-16A/B戰鬥機因爲內部空間有限無法內置機載干擾機,仍需要以外掛電子戰吊艙(臺灣空軍選擇了DRFM電子戰吊艙)的方式增強自衛能力,臺灣空軍還爲升級的F-16V採購了DRFM電子戰吊艙、MTC任務訓練中心、“狙擊手”目標瞄準吊艙、BRU-57雙聯炸彈掛架、NVG夜視鏡、ARC-210跳頻無線電等選配件,而新的F16V戰鬥機這些功能都是內置的。諾斯羅普格魯門公司在APG-83時就考慮到了升級F-16的機鼻空間,升級該雷達無需對機身進行結構改動,只需要修改航電接口就行了。

F16V號稱史上最強的F16,殲十C性能要高它一頭,殲20更是摧枯拉朽

“狙擊手”目標瞄準吊艙

我國殲10C戰鬥機裝備有更爲先進的雷達設備,其相控陣雷達(AESA)擁有較殲-10A/B裝備的雷達更大的探測距離,發現距離從殲十A型配備的機械式多普勒雷達70公里(目標RCS值1平方米),提高到了180公里左右,持續跟蹤距離則達到了160公里左右。這個數據是可信的,從殲10C碩大的前臉可以看出雷達天線的面積。殲10C雷達具有同時跟蹤12個目標,並打擊其中威脅最大的6個目標的能力。殲10C駕駛艙配備更先進的國產衍射平顯和頭盔顯示裝置。

F16V號稱史上最強的F16,殲十C性能要高它一頭,殲20更是摧枯拉朽

KLJ-7A有源相控陣火控雷達

殲-10C發動機採用IRST和飛火推一體化設計,WMMC型航電架構也比F16V的1553B航電總線架構先進一代,發動機更換爲國產太行B(FWS-10B),推力13.5噸級。FADEC全權數字電傳控制,從而實現飛(控)火(控)推(力控制)一體化設計。與臺灣最新的F16V的13噸F-100-PW-229發動機技術相當。

殲-10C配有紅外搜索與跟蹤系統,在風擋前方安裝了最新型光電雷達,並通過傳感器融合技術與有源相控陣雷達交聯,具有更好的對空態勢感知能力,這一方面與全新的F16V是相近的,使得沒有這一設備的臺灣升級的F16在探測隱身目標和被動探測方面要遜色不少,臺灣升級的F16則只能通過外掛吊艙實現。

F16V號稱史上最強的F16,殲十C性能要高它一頭,殲20更是摧枯拉朽

殲十C最新型光電雷達(前部突起)

殲-10C裝備國產最新的第四代格鬥導彈霹靂10和遠程空空導彈霹靂15是我國與隱形戰鬥機最新一代主戰武器,講究的是以大射程先敵打擊,高機動格鬥的特點,因此比臺灣F16V搭載的AIM120D和AIM-9X的射程要高得多。

F16V號稱史上最強的F16,殲十C性能要高它一頭,殲20更是摧枯拉朽

外爲霹靂10,內爲霹靂15

爲使殲10C戰鬥機有特點有優點,更好的適應現代空戰。我國對殲10C應用了已係列新技術,尤其是基於機身隱身化的改進,重點減小殲10C戰鬥機的前向雷達反射面積,採用了蚌式進氣道和座艙蓋隱形設計等效果好的新技術。使得殲10C戰鬥機的正面反射面積在1平米左右。而全新F16V據說採用了新型塗料,可以將反射面積減少30%,但也在2平米以上。差距50%。

F16V號稱史上最強的F16,殲十C性能要高它一頭,殲20更是摧枯拉朽

F16B巡邏模式

這樣在中距戰中,殲10C可以憑着性能佔優的武器、小的多的雷達反射面積、性能稍優的雷達,實現先敵發現、先敵打擊,爭取把對方消滅在中距戰中。即使到了近距格鬥戰中,殲十C的格鬥能力也是先天優勢決定的,鴨式佈局可以提供世界第一的33度/秒的瞬盤性能和28度/秒的穩盤性能,加上發動機推力相差無幾,能量機動也是相當,因此殲10C面對全新的F16V性能還要高它一頭。對於臺灣升級的F16A/B,就像年輕小夥和老態龍鍾一樣對比鮮明。更何況殲10C後面還站老大哥殲20,具備代差優勢的殲20對F16V就像砍瓜切菜般的摧枯拉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