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衛報》評選“新世界七大奇蹟”裏,中國獨佔兩席!

其一是剛通車不久的珠港澳大橋,其二就是北京大興國際機場(Beijing Daxing International Airport)且排名榜首!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在今年6月30日竣工,將在9月30日投入使用。

這個由扎哈·哈迪德的設計機場,與扎哈其他作品一樣,徹底打破了傳統的建築美學標準,大膽運用幾何結構來構造空間。

來自馬蜂窩用戶@索以視覺

與首都機場T3航站樓“一”字造型不同,新機場是五指廊的造型,整個航站樓形如一隻展翅欲飛的鳳凰。

換句話說是5條腿的放射形,這個造型完全以旅客爲中心。

來自馬蜂窩用戶@索以視覺

整個航站樓有82個登機口,但是旅客從航站樓中心步行到達任何一個登機口,所需的時間不超過8分鐘。

而機場的內部更令人驚歎。

核心區屋頂屋蓋鋼結構投影面積18萬平方米,只用了8根C型柱、12根塔柱支撐,8根C型柱中間,可以完整地裝下整個“水立方”。

來自馬蜂窩用戶@夢幻彩雲

航站樓吊裝新型雙曲面漫反射大吊頂,從C型柱側面到頂面連續變化,形成“如意祥雲”的肌理。

悄悄告訴大家,從8月8日起,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始發航班的票已經開售啦~9月30日的部分航線已經開始緊張了!

想要一睹大興機場風采的蜂蜂們可以行動起來了。

來自馬蜂窩用戶@夢幻彩雲

可能有蜂蜂會認爲爲了新機場來一趟北京,沒有什麼必要,畢竟北京就那樣,幾年不變的風景,沒什麼好玩的娛樂活動。

其實窩主想說,擁有“新世界七大奇蹟”的北京早就變了!

來自馬蜂窩用戶@索以視覺

過去的北京身上貼着一些頗爲厚重的標籤,“帝都”“古蹟”“傳統”“大氣”......

在不少人的眼中,北京是黑白照片上定格的皇城帝都,地道的京片子和衚衕裏斑駁的磚瓦,講述着古都京城悠悠的歷史。

來自馬蜂窩用戶@小萌璽

沿着北京的中軸線,皇城遺蹟依次排開,穩坐在帝都的心臟位置,接受着世界朝聖的目光。

來自馬蜂窩用戶@若谷

離開中軸線,走進衚衕小巷,四合院的紅磚灰瓦和屋頂鴿子咕咕的叫聲,是濃濃的老北京情懷。

來自馬蜂窩用戶@那什麼勇™

但如今,北京這個有着800多年曆史的古都,依然在源源不斷地注入諸多現代元素和新鮮血液。

我們或許需要換一個角度來發現新北京!

北京新地標

在北京,故宮長城的地位無人撼動,但依然有一座座新建築拔地而起,一個個新地標不斷湧現。

國家大劇院的突破、中國尊的俊秀、CCTV總部大樓的超脫、朝陽公園廣場“墨色山水”的特別......無一不是北京最現代化的體現。

來自馬蜂窩用戶@王小胖520

鳳凰國際傳媒中心稱之爲國內最美寫字樓毫不爲過,建築造型別致,曲線曼妙,讓人腦洞大開。

來自馬蜂窩用戶@蘑菇蹲

鳳凰中心造型取意於“莫比烏斯環”,這是一條長達萬米沒有開頭和結尾的延續的條帶,它將宏偉的中庭空間纏繞包裹。

一個結構性的鋼鐵斜肋構架支撐着巨大的玻璃幕牆,這面透明的幕簾爲室內帶入充足的陽光。

來自馬蜂窩用戶@讓吶讓吶

在鳳凰中心主廳,空中漂浮着的長廊是一件令人驚歎的藝術傑作。這是一個長達數百米的鋼製長廊,沒有一個固定的半徑,打造出了一個夢幻般“無支撐”的懸浮狀態。

來自馬蜂窩用戶@刀刀

人們通過大臺階來到二層平臺,漂浮於空中的飄帶型廊道上,人們緩步行走,在移動中感受着這份別樣炫麗。

來自馬蜂窩用戶@蘑菇蹲

鳳凰中心是封閉寫字樓,平時不對公衆開放。遇有會議時可以參觀,或者展覽時可以通過公衆號預約,比如剛結束的韓美林藝術展。

來自馬蜂窩用戶@路遙

紅磚美術館與其他美術館最大的不同,在於它的建築結構。可以說它的建築本身,就是一件藝術品。

來自馬蜂窩用戶@Yozuki毛毛醬

美術館建築及園林設計統一由北京大學建築研究中心教授董豫贛擔綱,採用中國傳統園林意象精心打造的現代園林,構成了參觀體驗和建築結構上的雙重延伸。

來自馬蜂窩用戶@JoyiiF

又以紅色磚塊作爲基本建築元素,努力在建造砌築過程中不切割、儘量保證每一塊磚體的完整性,從而構成了獨特的建築語言,打造出一座於生長於喧囂之外、擁有別樣園林的當代美術館。

來自馬蜂窩用戶@Yozuki毛毛醬

紅磚美術館對光影的把控和表現獨具一格,一天中的不同時段會呈現出不同面貌,非常有層次感。

來自馬蜂窩用戶@龔小廚

北京新玩法

在十幾二十年前,提起來北京,可是一個洋氣的事情,但似乎這麼多年來,來北京旅行,玩的還都是原來的老把戲。其實不然,現在的北京有很多新玩法。

嚴格說來相聲不是什麼新鮮事兒了。但是這幾年來,相聲又流行了起來,尤其是在年輕人間。

來自馬蜂窩用戶@這個小妞叫柚子

這些年來,誕生了不少喜愛相聲的90/00後小年輕們,電視劇不追了,遊戲不打了,綜藝節目不看了,新歌不聽了,開始追起相聲藝術家們了。

入了相聲的坑,開始聽太平歌詞,聽小曲兒,背貫口,背定場詩,已然成爲這門民間傳統藝術的忠實粉絲。

即使被嘲“老氣橫秋”也無所謂。他們覺着既找了樂子,又弘揚了民族文化,何樂而不爲?

來自馬蜂窩用戶@Oo槑小雅oO

說起聽相聲不得不提德雲社。

北京德雲社是由郭德綱先生創立的相聲演出團體,在北京有多家分社,包括三里屯、天橋、廣德樓、湖廣會館......其中天橋這家最火,每晚都有相聲演出。

來自馬蜂窩用戶@Oo槑小雅oO

“酒旗戲鼓天橋市,多少遊人不憶家”是對北京老天橋的真實寫照。

現今的德雲社劇場集民俗文化、飲食文化和茶文化於一體,來德雲社看一場相聲,也是不少人來到北京的必體驗之事。

來自馬蜂窩用戶@Oo槑小雅oO

有北京最美山路之稱的紅井路,就在野三坡東邊,位置接近河北。距離市區2-3小時的路程。周邊有白草畔、十渡、霞雲嶺等等比較有名的京郊旅遊勝地。

紅井路的人氣已經很高了,以蜿蜒曲折的連環髮卡彎著稱,想在山路劈彎選這裏沒錯了。

來自馬蜂窩用戶@探員姜豆

平時很少有人來,週末的時候會有很多車路過拍照,最佳拍照位很好認,路邊有一堆塗鴉的地方就是,很多車會停在路上的減速帶。

注意這本來不是停車觀景的區域,本來不能停車,但是拍照的人實在太多,又是最近觀景位,所以要抓緊時間拍照離開。

來自馬蜂窩用戶@探員姜豆

北面山的另一側視野很開闊,適合遠眺崇山峻嶺。沿着向上行駛的山路繼續走,到一個開闊的平臺會發現一個小土路,上邊的懸崖也很適合拍照,只是要小心,安全第一。

來自馬蜂窩用戶@探員姜豆

在路上行駛的時候還能看見羊羣在喫草覓食,遇到以後要注意減速避讓。

山路風景迷人,不論是開車還是拍照,都要以安全爲第一,不要影響正常行駛。

來自馬蜂窩用戶@探員姜豆

北京煙火氣

在一些人的眼中,北京是冷漠、陌生、不近人情的代名詞。但在另一些人眼中,北京卻十分接地氣,從來不缺少人情味和煙火氣。

就像傳說中人們走在宜家裏會產生“想結婚”的念頭一樣,一個好的菜市場也能讓人對生活更提起一些興致。三源裏菜市場就因此籠絡了一羣忠實的粉絲。

來自馬蜂窩用戶@四時小滿

表面上看,它和北京常見的社區菜市場沒什麼分別,面積1560平方米,和一般中型超市差不多大,一共有130多個攤位,分佈在一條通道兩側,花兩三分鐘就可以快步走到底。

來自馬蜂窩用戶@愛旅行的輕鬆小熊

細看之下卻能發現很多不同。這裏擁有全北京最全的食材,無論是剛到季的,還是全國各地的稀罕貨,甚至是地球那邊的東西,料理店老闆最稀罕的調味品這裏都有。

來自馬蜂窩用戶@艾大克

有的商家在這裏已經經營了十年二十年之久,在這裏買食材,你會感到商家的靈活和熱情,他們懂自己經營範圍內的任何東西,懂各種各樣的顧客的需求,也可能比你還懂如何下廚做一鍋好菜。

來自馬蜂窩用戶@蘑菇蹲

之前提起來北京必喫的東西,總是離不開全聚德烤鴨,三禾稻香村,但你知道麼,讓全球遊客垂涎的北京“老字號”美食,其實是響噹噹的文化符號。

全聚德不只有烤鴨,還有展覽館;六必居不只有醬菜、還有博物;烤鴨,您喫過吧?粘跳跳糖的烤鴨更爽脆。

來自馬蜂窩用戶@在路上的小羊

豌豆黃冰激凌瞭解一下?以老北京早點著稱的護國寺小喫,推出新款網紅冰激凌”,跟吳裕泰的抹茶冰淇凌一起帶給你“北京雙嬌”。

來自馬蜂窩用戶@icebaby

說了這麼多,窩主想問問:在你眼中,哪些地方最能代表新北京?

帶着這樣的好奇,我們和北京晚報一起走上街頭,不斷髮問,得到了許多有趣的答案。

或許,在每個人心目中,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答案。那屬於你的答案又是什麼呢?

在你心中

去過哪裏纔算真的來過北京?

點擊閱讀原文按鈕

或掃描圖片中的二維碼

進入#發現新北京#專題中

分享你眼中最新、最獨特的北京

還有機會贏千元旅行基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