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餘承東在介紹鴻蒙OS開發初衷時表示,“隨着全場景智慧時代的到來,華爲認爲需要進一步提升操作系統的跨平臺能力,包括支持全場景、跨多設備和平臺的能力以及應對低時延、高安全性挑戰的能力,因此逐漸形成了鴻蒙OS的雛形。餘承東強調,目前,中國已經具備健全的應用生態和龐大的用戶基礎,未來華爲將依託中國、面向全球打造鴻蒙OS生態,通過聚焦新的價值,開放在通信、照相、全場景、AI等方面的核心能力,與各界生態夥伴共同打造出面向消費者體驗更佳的應用和服務。

8月9日,一年一度的華爲開發者大會如期舉行。

打破蘋果與安卓壟斷,華爲鴻蒙低調行事,但與谷歌一戰不可避免

華爲消費者業務 CEO 餘承東也代表華爲正式發佈自有操作系統:鴻蒙OS,這是全世界第一個基於微內核的全場景分佈式OS。

鴻蒙OS的英文名爲harmony,餘承東表示這是希望給世界帶來更多和諧和方便,“未來的操作系統應當是微內核架構,可以適配任意終端。”

在會後的採訪中,餘承東還表示,華爲從10年前開始探索操作系統,現在投入接近4000-5000人團隊,最近幾年投入的人特別多。

同時,餘承東說,鴻蒙系統“有沒有貿易摩擦都會發”,因爲核心推動力還是華爲全場景生態的需求,中美貿易摩擦加速了發佈的進程,而原計劃鴻蒙系統明年春天發佈。

鴻蒙路標

餘承東在介紹鴻蒙OS開發初衷時表示,“隨着全場景智慧時代的到來,華爲認爲需要進一步提升操作系統的跨平臺能力,包括支持全場景、跨多設備和平臺的能力以及應對低時延、高安全性挑戰的能力,因此逐漸形成了鴻蒙OS的雛形。”

隨着華爲全場景智慧生活戰略的不斷完善,鴻蒙OS將作爲華爲迎接全場景體驗時代到來的產物,發揮其輕量化、小巧、功能強大的優勢,率先應用在智能手錶、智慧屏、車載設備、智能音箱等智能終端上。

“鴻蒙OS的出發點和Android、iOS都不一樣,是一款全新的基於微內核的面向全場景的分佈式操作系統,能夠同時滿足全場景流暢體驗、架構級可信安全、跨終端無縫協同以及一次開發多終端部署的要求,鴻蒙應未來而生。”餘承東進一步解釋道。

打破蘋果與安卓壟斷,華爲鴻蒙低調行事,但與谷歌一戰不可避免

這也印證了任正非此前所說,鴻蒙OS與安卓、iOS是不一樣的操作系統。

鴻蒙OS的設計初衷是爲滿足全場景智慧體驗的高標準的連接要求,爲此華爲提出了4大特性的系統解決方案。

這意味着其分佈式架構將首次用於終端OS,實現跨終端無縫協同體驗、確定時延引擎和高性能IPC技術實現系統天生流暢、基於微內核架構重塑終端設備可信安全和通過統一IDE支撐一次開發,多端部署,實現跨終端生態共享。

此外華爲還首次公佈了鴻蒙內核及OS的演進路標,餘承東介紹稱,早在2017年,華爲就開始研發鴻蒙系統的內核,在2018年鴻蒙內核2.0版本完成。業內人士表示,其實,在去年華爲已經具備了做操作系統的能力。

打破蘋果與安卓壟斷,華爲鴻蒙低調行事,但與谷歌一戰不可避免

在終端落地方面,華爲將在今年首發的智慧屏產品中率先使用鴻蒙 OS 1.0。未來三年,除完善相關技術外,鴻蒙OS會逐步應用在可穿戴、智慧屏、車機等更多智能設備中。

然而,這些落地終端中卻唯獨缺了“手機”品類,餘承東在現場表態,鴻蒙OS在手機上隨時可用,應用遷移非常輕鬆,1-2天的時間而已,但是目前考慮到安卓生態和Google,華爲手機還會繼續用安卓。

隨後,餘承東還表示,“我可以不謙虛的說,我可以一夜之間讓中國所有的應用都兼容鴻蒙操作系統,但是我們沒有這樣做,還是希望支持美國的安卓生態和微軟windows生態。”

鴻蒙開源

業內知名觀察人士項立剛也就鴻蒙開源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今天是餘承東50歲生日,也是今天開源、多終端互通,更加流暢,更安全的鴻蒙系統正式問世,這是一個時代的開始。”

在他看來,很長時間以來,在電子信息領域最後兩大保壘芯片和系統都被華爲攻破了,雖然生態鏈完善起來還有時間,多少中國企業願意採用鴻蒙還要看。但是,這已經從不能到我能已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當然,鴻蒙並不是一蹴而就的。

7月18日,中國華爲公司董事、公共及政府事務部總裁陳黎芳在布魯塞爾表示,陳黎芳表示,華爲鴻蒙操作系統其實已經(開發)很多年了。

在他看來,鴻蒙的主要特點就是時延非常低,毫秒級到亞毫秒級,也非常的安全,它的架構是非常領先的,但並不是用於手機操作系統。

任正非也曾公開表示:鴻蒙的最大特點是低時延,但華爲重新建立良好的生態需要兩三年左右的時間。

無疑,鴻蒙操作系統最大的優勢是超低時延,最大的劣勢是沒有成熟的生態。

打破蘋果與安卓壟斷,華爲鴻蒙低調行事,但與谷歌一戰不可避免

鴻蒙OS發展的關鍵在於生態,生態的關鍵在於應用和開發者。而這也不難解釋爲何鴻蒙的首次亮相是在開發者大會上了。

對於華爲來說,此次發佈鴻蒙系統意義非凡,因爲這標誌他們正式開始全力發力自主系統,而藉助這場大會,華爲也要爲鴻蒙開始招募儘可能多的開發者,畢竟一個生態系統能否獲得好的發展跟開發者密切相關。

前車之鑑仍在眼前,此前微軟放棄Windows Phone,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開發者太少,導致應用匱乏用戶沒有使用的興趣。

與此同時,阿里曾和魅族合作推出Yun OS系統,一度市場份額達到7%,成爲國內僅次於Android和iOS的第三大系統,後由於兼容性較差迅速衰落。

iOS、安卓的成功已經說明了一切,而有了用戶也能吸引更多的開發者,基於此,開源對於華爲來說,開發者對平臺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這樣鴻蒙纔可成。

爲快速推動鴻蒙OS的生態發展,鴻蒙OS將向全球開發者開源,並推動成立開源基金會,建立開源社區,與開發者一起共同推動鴻蒙的發展,並通過討論對產業或技術發展提出建議。

打破蘋果與安卓壟斷,華爲鴻蒙低調行事,但與谷歌一戰不可避免

餘承東強調,目前,中國已經具備健全的應用生態和龐大的用戶基礎,未來華爲將依託中國、面向全球打造鴻蒙OS生態,通過聚焦新的價值,開放在通信、照相、全場景、AI等方面的核心能力,與各界生態夥伴共同打造出面向消費者體驗更佳的應用和服務。

在超前的技術特性和戰略佈局下,鴻蒙OS不僅能爲消費者帶來萬物互聯的全場景智慧生活的極致體驗,也能讓設備商在5G+AI+IOT爆發的全場景智慧化時代搶佔先機,讓開發者以最少投入覆蓋最多用戶,快速實現全場景業務創新。

餘承東表示,“我們相信鴻蒙OS的推出會極大地提升產業的活力和生態的豐富性,希望鴻蒙OS的推出能夠爲全場景時代帶來更加豐富多彩的體驗。我們歡迎全球開發者積極支持鴻蒙OS生態建設,共同爲消費者打造全場景智慧化生活體驗”。

其實,在生態方面,華爲也採用了曲線救國的方法,今年三月份華爲在P30系列手機發佈會上發佈了方舟編譯器,經過方舟編譯器編譯過的第三方應用操作流暢度提升60%,系統流暢度提升24%,系統呼應速度提升44%。

但是這並不是方舟編譯器的真正威力,方舟編譯器最大的作用是可以把安卓APP無縫遷移到鴻蒙系統,也就是說,方舟編譯器可以架空安卓生態,這樣兩三年後,鴻蒙系統的生態自然而然的就形成了。

與谷歌正面交鋒

比爾蓋茨曾說過,操作系統就是一個贏者通喫的產業。

據瞭解,在智能手機剛剛興起的時候,任正非就已經下定決心要自己做操作系統了,那時候華爲的鴻蒙操作系統就開始萌芽。

但經過這些年的發展之後,任正非意識到在手機操作系統方面,谷歌的安卓操作系統和蘋果的iOS系統早已經壟斷了市場,而一個新的操作系統想要再進入手機操作系統領域中無疑是非常難的。當年微軟的Windows phone操作系統的下場也爲華爲敲響了警鐘。

所以某種程度上可以說,華爲的鴻蒙操作系統不是爲了手機操作系統而來的,它主要是爲了5G時代的物聯網系統而生。

這個新的操作系統將打通手機、電腦、平板、電視、汽車、智能穿戴統一成一個操作系統,並且該系統是面向下一代技術而設計的,能兼容全部安卓應用的所有Web應用。若安卓應用重新編譯,在鴻蒙OS上,運行性能提升超過60%。

鴻蒙OS最初雖是作爲B計劃,以安卓系統備胎的形式佈局。後來卻逐漸發現其在5G時代物聯網方面的機遇。

在這方面,谷歌近年來也是有想法的。

打破蘋果與安卓壟斷,華爲鴻蒙低調行事,但與谷歌一戰不可避免

今年I/O開發者大會上,谷歌發佈了Fuchsia系統的諸多想法。目前,谷歌已正式推出Fuchsia OS開發者網站Fuchsia.dev,並提供了搜索功能,開發者可以搜索到任何關於Fuchsia OS的技術文檔,更好的參與到系統開發中。

據行業人士分析,此次谷歌推出新系統Fuchsia OS,不僅僅是爲了替代安卓,整合當前的操縱系統市場和自身的業務發展。另一方面,也是爲了物聯網而佈局。

據外媒報道,華爲一直對谷歌Fuchsia OS感興趣。

近日一位開發人員對Fuchsia的Gerrit源代碼管理進行了更新,該作者留下電子郵箱地址@Huawei.com表明這是華爲開發人員。

經過查證,這位作者是華爲資深系統架構師,人在印度工作,主要任務是領導系統及驅動開發,長期參與華爲和高通、谷歌的合作項目。由此猜測,華爲參與Fuchsia OS的開發團隊可能在印度。

打破蘋果與安卓壟斷,華爲鴻蒙低調行事,但與谷歌一戰不可避免

由此可見,其特點與華爲即將推出的鴻蒙相似。手機系統方面華爲即便能避免對谷歌正面交鋒,但其物聯網方面,雙方勢必短兵相接。

鴻蒙初闢原無姓,打破頑空須悟空。

5G落地,萬物互聯升起。作爲物聯網操作系統,鴻蒙的對手是誰?仍是一個問題。 (文/張雪 編輯/張麗娟 來源/投中網旗下CV智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