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生活中,有多少父母打着愛的名義,傷害着孩子。一個單親媽媽,把自己所有賭注押在孩子身上,明明付出了一切,最後卻換來如此諷刺的回應,想必所有媽媽都會覺得崩潰。

《小歡喜》近來並不歡喜,最新的劇情裏:陶虹飾演的虎媽終於爆發,崩潰之餘孩子也說出了真心話:我就是覺得她比你好!一個單親媽媽,把自己所有賭注押在孩子身上,明明付出了一切,最後卻換來如此諷刺的回應,想必所有媽媽都會覺得崩潰。所有父母關心父母不容易之餘,有沒有考慮過孩子的感受?

陶虹戲內崩潰:多少父母打着愛的名義,折斷孩子的羽翼?陶虹戲內崩潰:多少父母打着愛的名義,折斷孩子的羽翼?陶虹戲內崩潰:多少父母打着愛的名義,折斷孩子的羽翼?

生活中,有多少父母打着愛的名義,傷害着孩子?有多少父母把自己的不容易,加註在孩子身上?又有多少父母將孩子當作宣泄的出口?明明父母付出了一切,在孩子眼裏都不如一個陌生人來的親切。我們只在強調孩子應該怎麼做,卻從未試圖瞭解孩子想要怎麼做,她們也是人,不是誰的物品,可以隨意擺佈。

陶虹戲內崩潰:多少父母打着愛的名義,折斷孩子的羽翼?

在孩子牙牙學語,嗷嗷待哺的時期,你可以不考慮她們的感受,畢竟那個時候的他們沒有自己的思想,可以隨意擺佈。只是孩子一旦過了12歲以後,慢慢長大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自己的價值觀。這個時候父母應該考慮怎麼和孩子相互協調,互相遷就。而不是一味的停留在孩童期,掌握着孩子思想的主權。

陶虹戲內崩潰:多少父母打着愛的名義,折斷孩子的羽翼?陶虹戲內崩潰:多少父母打着愛的名義,折斷孩子的羽翼?陶虹戲內崩潰:多少父母打着愛的名義,折斷孩子的羽翼?

陶虹在《你好媽媽》:相信孩子的智慧,做他們的定海神針。並且直言自己和劇中的媽媽截然不同,並開玩笑說:自己大半生的好名聲,在這個夏天毀了,以後就是壞媽媽的代名詞了。生活中,這樣的媽媽不在少數,用着自以爲是的方式,盲目的愛着孩子。現實中很多媽媽:只要我的孩子可以好,我願意付出自己的所有。實際上呢?你都沒有把自己活好,怎麼來要求自己的孩子做好?

陶虹戲內崩潰:多少父母打着愛的名義,折斷孩子的羽翼?

父母是孩子的鏡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試問自己生活都一團糟的家長,怎麼給孩子學習做榜樣?我們只是要求孩子要如何的完美,打着爲他們好的旗幟,從來不考慮她們的感受,忘記了生孩子的初衷。想必所有的父母,在孩子剛出生的時候,只希望她們平安康健。隨着他們的長大,衍生出一系列的要求,力圖做到完美。

陶虹戲內崩潰:多少父母打着愛的名義,折斷孩子的羽翼?陶虹戲內崩潰:多少父母打着愛的名義,折斷孩子的羽翼?

劇中的陶虹,一個單親媽媽,辭職陪讀,一日三餐頓頓送到學校。任何的事情都以自己的女兒爲中心,女兒的起居飲食樣樣不敢馬虎,這樣的媽媽怎麼看都是一個稱職的媽媽。劇裏有個特別諷刺的片段:女兒回家,媽媽說她不舒服感覺是壓力太大,女兒瞟了一眼,關起房門,大喊:壓力大的分明是我好不好。女兒面臨高考的壓力,不敢在媽媽面前說一句自己壓力大,反而要哄感覺壓力山大的媽媽。

陶虹戲內崩潰:多少父母打着愛的名義,折斷孩子的羽翼?陶虹戲內崩潰:多少父母打着愛的名義,折斷孩子的羽翼?

這部劇裏還有一個細節,就是那套出租房子裏,那個所謂年年出一本的房子,牆上寫滿的都是:我恨。不言而喻,我們眼裏看起來很完美的孩子,心裏怕是早就千瘡百孔。我們生養一個孩子的初衷:希望孩子平安健康快樂就夠了。慢慢的我們逐漸忘了初心,不在關注他們的平安健康快樂,關心的只剩學習成績時,不妨看看孩子究竟快樂與否。

陶虹戲內崩潰:多少父母打着愛的名義,折斷孩子的羽翼?

希望那些明明愛孩子愛到骨子裏,卻硬生生活成了孩子的對立面。別再打着愛孩子的名義折磨孩子,多想想我們養育孩子最初的本心究竟是什麼。畢竟在所謂的學習成績面前,生命快樂選高於一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