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一半将过,央行三次定向降准,分别为1月25日普惠金融定向降准,4月25日定向降准置换中期借贷便利,而这第三次则是近日公布7月5日起下调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什么是降准?

顾名思义,降准则是降低人民币存款准备金,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是什么呢?打个比方银行如果收到客户存款100元,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是10%,那么银行就要上交10元给央行作为人民币存款准备金,剩下的90元银行就可以自留部分超额人民币存款准备金,还有库存现金,多数现金用于放贷,例如车贷、放贷和消费贷等。而降低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的0.5%,就可以上交9.5元给央行作为存款准备金,剩下90.5元正常运转,这样银行可以支配的资金增加,市场上各主体从银行里能贷款的钱增多,市场会活跃。

为什么要降准?

继一月份和四月份降准之后,央行在2018年年内的第三次降准,总共释放资金7000亿。而近年来,我国企业杠杆率攀升,企业债务规模增长较快,债务负担加重,为了减少各大企业杠杆率施行许多去杠杆率政策,但企业去杠杆需要的是真金白银,所以央行降低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也是为了推动企业融资,营造一个良好的经济金融生态,通过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促进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降准会影响房地产产业么?

国内知名的经济学者和著 名财经评论员马光远表示,4月份降准之后,房地产的很多关键指标都出现了明显的反弹,根据我们观察到的事实,每一次降准,和房地产总会产生强烈的共振。特别是在如今中国经济面临很大的压力下,房地产作为稳定经济的重要工具,所以维护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对于宏观经济至关重要。但是,就房地产目前的基本面、短期趋势以及宏观环境而言。房地产的走势无疑处在最尴尬的境地。

就价格本身而言,房地产市场在经历2015年以来的三年上涨周期之后,无论是大城市,中等城市,还是小城市,房价都经历了一次史诗级的大涨,房价短期而言,基本都处在历史高位,各种需求都得到了满足。

特别是,由于货币化棚改的推动,连库存巨大的五六线城市,都出现了房价的翻番和火爆局面,可以肯定地说,这次基于政策救市而产生的房地产的三年大历史,正在接近尾声;其次,就高层对房地产的态度而言,尽管房地产仍然是稳增长无可替代的选择,但高层对目前房价的上涨很显然是否定的,一些城市出现了明显的短期泡沫,如果再次刺激,房地产很可能危及中国实体经济的安全,高层不希望再次上涨,但也不希望房地产出现波动,实现这样的平衡,其实很难;各种需求都基本释放到位,房价从短期而言,很多城市已经处在高位。如何在避免房地产波动的同时,能够维持价格不大起大落,是唯 一的选项。

在这种情况下,尽管我认为中国90%以上的城市房价不高,但就短期市场的基本面而言,除了我多次说的一些房价明显偏低的城市,仍然可以出手买房之外,其他城市房价短期内再次出现明显上涨的概率很小,如果出于投资的考虑买房,暂时可以不用提上日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