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當地時間2019年3月18日至3月22日,在加利福尼亞舊金山的Mosone Center,將舉行全球遊戲開發者大會。

這對於全球遊戲開發者和玩家來說,是一場視覺的盛宴,也是一次思維的革新。

當地時間3月19日午前的1個多小時,是屬於谷歌的“C位”時間。

此次谷歌發佈的“雲遊戲”項目,以及隨之而來的“可以在Chrome(谷歌瀏覽器)上玩任何遊戲”的藍圖,可能在未來參與甚至是引領一場大型遊戲向手機端的“大遷徙”。也就是說,谷歌帶給遊戲行業的衝擊性消息,已經遠不止是進軍這個千億級別市場,而是將通過“雲遊戲”,直接繞開自身的硬件短板,給已經深受手遊衝擊的主機、PC遊戲市場再掀起一場腥風血雨。

谷歌的“雲遊戲”

美國時間3月19日10時(北京時間3月20日1時),谷歌發表了一場名爲“Google Keynote”的演講。

而在此之前,谷歌已經憑藉一段先發視頻成爲了業界焦點。視頻內容顯示,谷歌將在會上發佈遊戲項目“Yeti”,劍指“雲遊戲”業務。

挖來《刺客信條》的美女製作人沒幾天,谷歌進軍遊戲界!“谷歌雲”將血洗大型遊戲市場?

什麼是“雲遊戲”?

根據IEEE(美國電氣與電子工程協會)給出的定義,雲遊戲技術是一種以雲計算技術爲基礎的在線遊戲技術,它使圖形處理與數據運算能力相對有限的輕端設備(thin client)也能運行高品質遊戲。簡單地說,就是利用雲技術,使原本對硬件水準要求較高的pc遊戲與主機遊戲能在手機端運行。

在全球遊戲開發者大會到來前,據英國《鏡報》3月18日消息,業界猜測“Google Yeti”實質上是一款遊戲控制器(Game Console)或一款遊戲機。“喜馬拉雅雪人”或許會是谷歌闖入遊戲行業的關鍵一步,但問題是,谷歌至今在硬件領域的表現並不算十分優秀。

然而結果出乎媒體預料,谷歌“官宣”的內容不是通過自己開發的遊戲機,做一款過渡性的雲遊戲,而是要做“完全上雲”、相對不受載體限制的遊戲,直接繞過了媒體口中的硬件短板!

具體地說,谷歌發佈了名爲“STADAI”的項目,未來谷歌或將所有遊戲數據存儲在雲端,用戶將不需要下載任何軟件,而是直接通過Chrome來玩任何遊戲。

谷歌發言人Phil Harrison更是表示,未來遊戲“將不再需要專業的遊戲機”。

谷歌早已露出插手雲遊戲的端倪。在2月的Project Stream體驗活動上,谷歌發佈了一款可以在Chrome網頁瀏覽器上體驗的“刺客信條:奧賽德”。在過去,由於過大的存儲量,這款遊戲需要在主打遊戲性能的筆記本或是Xbox、Switch等專業遊戲設備上運行,而現在,谷歌通過壓縮並渲染畫質,將遊戲內容通過高速網絡傳輸到終端。

此外,谷歌通過雲技術插足遊戲市場的野心中,還包括向用戶提供遊戲直播服務。谷歌將鏈接到YouTube端口,玩家可以直接在YouTube上直播自己的遊戲過程。

有分析師認爲,谷歌這次出手,或將顛覆傳統遊戲行業。

洗牌遊戲市場?

遊戲市場或將襲來一場腥風血雨。

國際數據公司IDC分析師在接受CNBC採訪時表示,谷歌此時雲遊戲市場,不僅是來分一杯羹的,或將就勢掀起傳統遊戲行業的鉅變。

全球遊戲市場未來可期。據尼爾森(Nielsen)旗下的市場調研公司Super Data的數據,數字遊戲和互動媒體營收在2018年增長了13%,達到了1196億美元。2018年單是數字遊戲板塊就佔到了1107億美元,相比2017年增長了11%,其中,手機遊戲以613億美元的營收領跑數字遊戲領域,而PC遊戲和主機遊戲分別以357億美元和127億美元的營收緊隨其後。該公司預計,2019年,全球數字遊戲營收將會達到1182億美元。IDC分析師更是認爲,2018年遊戲行業實現盈利1360億美元,未來這個數字還將會以每年15%的速度持續增長。

無論如何,2019年的全球遊戲市場,在科技巨頭眼中,還是一塊大蛋糕。

挖來《刺客信條》的美女製作人沒幾天,谷歌進軍遊戲界!“谷歌雲”將血洗大型遊戲市場?

2018各端口遊戲收入佔比 來源:Super Data

谷歌這次的雲遊戲大作戰,最大的優勢在於現成的雲服務。日前,IDC數據顯示,谷歌在全球雲市場份額排名第五位,僅次於亞馬遜、微軟、阿里雲及IBM。

第二大優勢是新的理念。而谷歌的“去遊戲機化”的想法是一個創新,畢竟比起任何一款遊戲機,谷歌的Chrome瀏覽器要更容易獲得活躍用戶。

此前業界認爲,雲遊戲面臨的最大障礙或是網絡傳輸的速度,要利用網絡將原本的本地遊戲數據傳輸給用戶,對大型遊戲來說,普通的網絡傳輸速度或將導致卡頓。而谷歌爲此將發佈支持4k的60ps,未來還有可能發佈8k的120ps。谷歌還與AMD合作,構建屬於自己數據中心的CPU。

除了理念和雲技術,谷歌還有來自遊戲界的強勁夥伴。

3月12日,Jade Raymond在推特上宣佈加入谷歌,擔任副總裁。Jade Raymond是系列遊戲“刺客信條”的製作人,她不久前剛剛獲得紐約遊戲大獎中的傳奇獎,這個獎項評選條件比較苛刻,僅授予那些對遊戲行業做出過顯赫貢獻人物。她的加入,無疑是爲谷歌的遊戲業務增添了一員猛將。

挖來《刺客信條》的美女製作人沒幾天,谷歌進軍遊戲界!“谷歌雲”將血洗大型遊戲市場?

Jade Raymond

而前文提到的谷歌發言人Phil Harrison,是微軟和索尼的前高管。這個聲稱“將不再需要專業的遊戲機”的人,此前在索尼工作了15年,在微軟Xbox待了3年,這意味着谷歌將一位非常瞭解競爭對手的人才收入了麾下。

前路兇險

但是,谷歌想重新洗牌遊戲市場,前路漫漫,並且兇險。

要知道,這一路上大中小號“Boss”齊全,谷歌的“裝備”還挺一般!

在雲遊戲領域,谷歌就面對着三個對手:微軟、索尼及英偉達。索尼已經擁有遊戲訂閱服務平臺“PlayStation Now”,玩家訂閱後可享有750款遊戲,目前在索尼自己的遊戲機上使用,是的,別忘了索尼自己就有遊戲機產品;英偉達(NVIDIA)擁有的是Geforce Now,雖然目前尚在公測階段,但藉助雲功能,可以滿足玩家在Mac、PC上運行近400款遊戲的需求;最大的“boss”是微軟,不僅有云、有Xbox和遊戲產品,微軟此前還對遊戲訂閱服務做出了升級。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大會上,微軟還會呈現三大亮點:其一,13款即將在Xbox One發售的全新作品,都由微軟旗下孵化獨立遊戲項目的ID @Xbox打造;其二,據美國科技媒體The Verge 3月15日消息稱,微軟正力圖將Xbox Live帶到iOS和Android平臺,現在它正式推出新的跨平臺移動軟件開發工具包(SDK),面向遊戲開發者;其三,推出新的Game Stack,有意將所有開發者工具統一在一個平臺,這個平臺能幫助開發者開發和發佈雲遊戲。

此外,還有幾個潛在的對手等着谷歌。如亞馬遜旗下的遊戲直播Twitch以及Netflix,一個是遊戲直播平臺,一個本來就在推行視頻內容訂閱服務,如果要做遊戲訂閱,亞馬遜只需要將Netflix的現有用戶細分即可;再如Facebook收購的Oculus,爲電子遊戲設計VR頭戴顯示儀。

(國際金融報見習記者 張者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