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41年9月到1944年年初,苏联北部城市列宁格勒已经被德军围困了近两年半的时间。德军统帅格奥格尔·冯·屈希勒尔苦撑了三天,别无选择的他也想希特勒提出了撤退的请求,但希特勒还是给出了否定的回答。

1941年9月到1944年年初,苏联北部城市列宁格勒已经被德军围困了近两年半的时间。

在被围困的第一个冬季有近50万市民被活活饿死、冻死。

一些志愿者积极构建防御工事抵御德军。但到1944年时,这座城市的生活已经难以为继。几次突围行动都以失败告终。

在1942那年的一行动中,苏联第二集团5万多名士兵被俘。

在1943年的另一次行动中,少量物资被运进了城市。然而远达不到这座城市生存下去需要的数量,在1943年的整整一年中,列宁格勒基本上每个月都会有2万人死于寒冷、疾病和饥饿。

1944年1月,随着德军的全线溃退,拯救列宁格勒的时候到了。

苏军秘密潜入了列宁格勒附近奥拉宁堡胖的半岛,他们对德军展开了长达65分钟的猛烈炮击。

很快,苏军就在德军的防线上打开了缺口。

与此同时,苏军的另一支部队从东北方向发起了进攻,他们也成功突破了德军的防线。

德军统帅格奥格尔·冯·屈希勒尔苦撑了三天,别无选择的他也想希特勒提出了撤退的请求,但希特勒还是给出了否定的回答。

屈希勒尔争辩说:只有快速后撤才能为日后反攻留下有生力量。

他同样也被希特勒撤了职。

接替他的是瓦尔特·莫德尔,他被称为“希特勒的救火员”,对希特勒狂热的崇拜,对纳粹的未来仍抱有幻想。但他不是个傻子,他也认为德军应该后撤,于是同样的违抗了希特勒的命令,进行了后撤。

在被围困了两年半后,列宁格勒终于解放了。据统计,近百万平民在这期间死亡。围困解除后,市民们百感交集。

列宁格勒解放后,芬兰恐慌不已,它怕苏联会顺势对它进行打击。不过,苏联并不急于攻打芬兰。

在南线战场上,苏联红军最高指挥部有更为急迫的任务。

1943年下半年,苏联红军在乌克兰发起的攻势,将12万德军困在了克里米亚半岛上。

虽然败局已定,希特勒还是不让军队撤退半步,苏联不得不不进一步采取行动。

4月初,也就是列宁格勒解放两个月后,克里米亚战役打响了。

乌克兰第四方面军的部队进入了克里米亚半岛。

与此同时,佯攻行动也从克里米亚半岛的东边开始了,不到一天德军的防线就出现了松动。

剩余的德军后撤到了塞瓦斯托波尔港,希特勒又下令,死守塞瓦斯托波尔,但一切为时已晚。

在被围不到两天后,德军的部队就通过海陆撤退了。4万人成功逃脱,但是港内仍有约3万守军,没能及时撤离。他们撤退到了南部海滩上,等着舰船把他们运回德国。

可希望落空,撤退行动被苏军猛烈的炮火打击中断了,三天后他们宣布投降。

此时,在苏联的西北部,德军仍占领着如今白俄罗斯境内的大部分土地,可是与此同时,苏军却在欧洲腹地接连取得胜利。

这意味着,德军的占线被拉长到2300公里,战线实在是太长了,德国此时已经没有足够的兵力在这么长的战线上作战。

从军事逻辑上看,此时德军应该撤退到更为易守难攻的地方去。但是,希特勒不愿意放弃已经到手的地区,不允许德军继续后撤。

德国这支疲惫之师,注定将继续为希特勒的犹豫不决和不现实的野心付出高昂的代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