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雲10週年,如今已成爲馬雲和阿里巴巴命根

3月21日報道

回顧十年,阿里業務都是從無到有,由不可能到可能。

阿里雲主要做了三件事:

一、開創中國雲時代。

二、研發了中國的雲操作系統和城市ai平臺(飛天,中國電子學會科技進步獎,城市大腦,國家ai開放創新平臺)。

三、雲普惠各行各業數百萬客戶。

通過十年,阿里雲市場份額是其他2-8名總和。

雲智能意味着什麼?阿里雲和其他雲什麼區別?

--IT基礎設施的雲化

All in cloud 時代已經到來。堅持自主研發。安全穩定的雲。

--核心技術的互聯網化

支持海量高併發的分佈式架構,加速自主研發新一代分佈式數據庫,加速中臺技術輸出,大力投資雲原生。

--應用的數據化、智能化。

全棧數據技術能力輸出,達摩院頂尖ai技術輸出,開放城市大腦平臺,深化產業ai

--雲上的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經濟體的技術底座,阿里巴巴所有技術和產品的輸出平臺。徹底拉通阿里巴巴集團的所有技術產品。阿里巴巴經濟體目前60%在雲上,一兩年內要100%上公共雲。

--加大科研投入,持續擴大雲的技術代差

達摩院已有1100名員工

--加大行業戰略性投入

聚焦新零售,新金融,數字政府。

阿里雲要做什麼?

1.、練好內功“被集成”。把阿里雲變成合作夥伴行業解決方案的一部分。幫助合作伙伴完成基礎設施轉型,技術轉型,系統轉型。

2、阿里雲自己不做SaaS,讓大家來做更好的SaaS。把阿里雲的技術和理念變成客戶和合作夥伴解決方案的一部分。

總結下來:

技術-達摩院加持的雲,產品-數據智能的雲,商業-最佳實踐的雲,生態-被集成的雲。

只有合作伙伴和客戶成功,纔是阿里雲的成功。

這是阿里雲第一次表態“被集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