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最不利情况,着眼最恶劣天气,防范最极端事件,做好最充分准备。上海各部门各行业全体动员,全力以赴,应对“利奇马”带来的狂风骤雨,确保城市安全有序运行。请听上海电台记者从昨天一早到今天凌晨发来的一组报道:

我是记者车润宇,目前所在的位置是长江上海段的主航道,北侧是吴淞口锚地,锚地相当于陆地上的停车场,由于这次台风强度高,大部分船舶无法在锚地避风,海事巡逻艇正在对锚地的船舶进行逐条宣传,要求船舶最好是驶离上海港到长江上游或者东海上避风,在黄浦江里避风的船舶,做好相应的绑扎,系固和保障措施。

“锦航力量你好,我是海巡0105,台风马上就要来了,你现在自身抗台等级你自己看一下,建议你往上游去找一个更合适的位置。”

经过宣传劝离,有80多艘船舶靠泊的吴淞口锚地,除了留守的应急力量外,只剩下4艘船长150米以上的船舶,“海巡0105”轮执法人员曹文俊说,已经和船长确认过船舶自身的抗台风等级,能保证安全。

曹文俊:“让他们加强值班,通过增长锚链,加强锚泊值班。我们也会及时和他们保持沟通,如果他们发生任何浮动大的移动,出现走锚情况,我们中心会及时和他们高频取得联系。”

原计划周末两天进港的“地中海辉煌”“盛世公主”“海洋光谱号”等3艘邮轮已推迟进港,选择安全海域避风。

我是记者孙萍,现在是8月9日上午9点半,在虹口区同心路上,在我身边,专业检测机构的工作人员正仔细检查每一个店铺的招牌。上海建设结构安全检测有限公司检测工程师陈燕琳介绍:

“一方面我们要看它的锚固和连接,整体的防腐,焊接情况。店招很多是用木档结构作为框架整体的连接,这些都是禁止的了,长时间风吹日晒很容易松脱。为了防漏电防触电,我们也会对电气的接地电阻、漏电保护各个方面进行检测。”

对于不符合规范、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店招,施工人员进行了现场拆除。整个虹口区,拆除了170多块。市绿化市容局景观管理处副处长乐嘉骅介绍,全市范围截至7月底,已整改存在安全隐患的户外广告设施1200余块,户外招牌设施7000余块。

“对人流量比较集中、设置体量大、设置期限比较长的一些设施重点再进行一次复核和抽查,对发现的问题督促区、街镇以及业主进行整改,存在安全隐患、会影响到公共安全的我们立即组织拆除工作。”

我是记者胡旻珏,现在是晚上的十点,我在外滩的陈毅广场,从背景声大家可以听出,目前风和雨都是比较大的。整个外滩观景平台从下午的6点30分开始就已经全部关闭,我一路上过来,可以看到每隔四五十米有公安人员、安保人员在进行驻守,劝导游客不要再进入平台。

“你好,这里已经封了,不能进了。”

“外滩现在有台风,伞都没有用了,还是尽早回家,比较安全。”

广播:“这里是外滩风景区,为了您和家人的安全,我们将暂时关闭观景平台……”

广场上的广播也在不停地提醒游客,因为受到台风利奇马的影响,观景平台暂时关闭了,将在风雨小了之后根据情况再开放。

"从白渡桥开始到复兴路,包括公安包括我们保安,100多个人,每个上通道的口子都封掉了,派人守着,确保安全。"

"外滩靠风口,又是雨又是风,碰到大雨,游客会奔下来,安全隐患比较大。我们采取了宣传、告知,包括通过大屏的告知、广播的告知,游客也非常的配合、支持。"

我是记者王迪杰,现在是深夜11点,我眼前的洋山港狂风大作,成片的雨幕从空中席卷而下。港区的作业已经全部停止,码头上空空荡荡。上港集团尚东分公司副总经理孙金余介绍,下午4点25分,码头最后一辆上岛集卡作业完成后,集装箱堆场进场道口就进行了封闭,堆场内全力整理加固。

孙金余:"我们对所有的泊船进行了清港,全部驶离了码头,对码头海侧的作业设备进行一些捆扎、绑扎等等。目前为止,海侧的设备就是我们说的桥吊,还有水平运输设备AGV,已经全部进入了一个防台(风)的状态。"

洋山港海事局指挥中心依然灯火通明,指挥中心的工作人员紧盯着监控屏幕。在台风到来前,海事部门已经组织辖区内船舶,依据船只大小、抗风能力等因素,有序避险。指挥中心主任金良刚告诉记者,目前辖区内仅有过境船舶行驶。

金良刚:“我们这边也对这个船舶密切予以关注,一旦这个船舶航向、航速有任何的异常,我们及时发现,及时和船上取得联系,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措施进行处置。”

我是记者常洛,现在是凌晨0点30分,我所在的位置是在浦东南汇新城镇。刚刚在路上,风雨一阵接着一阵,现在雨小了不少,而风力能够推着人走,在户外眼睛根本睁不开。我现在到了上海电机学院的转移安置点,约8000平米的体育馆内,安置了650多名从周边工地、农田疏散的人员。现在很多人已经进入梦乡。上海电机学院后勤保障中心主任卞一明还在忙碌着:

“从白天开始,就把空调开启着,准备接纳员工同志们,保证他们吃上热腾腾的晚餐。今年特地为他们增设了专用的充电区域,手机能及时的充电。”

52岁的吴先生说,他在洋山港从事建筑工作,下午四点他和一百三十多名工友一起来到安置点。

吴先生:“公司统一安排的大巴士,还是蛮好的,空调打得很低的,开水(也)蛮好的,卫生各方面条件还是很好的。”

南汇新城镇副镇长黄永忠介绍,截至9号晚7点,全镇人员转移安置工作全部完成,总人数8765人,设置转移安置场所6处。

黄永忠:“后续加强现场管理,并且派驻辅助力量,我们用视频的探头进行实时图像监控,确保把转移任务落实好。”

我是记者盛陈衔,现在是凌晨两点,手机里刚刚跳出消息,台风“利奇马”在浙江温岭登陆了。我现在是在轨交三号线中潭路站,跟随维保工作人员在轨道上巡线。现场大风呼啸,装满的矿泉水瓶放在地上,就被吹跑了。三号线大部分是开放的高架线路,维保人员打着手电,顶着风雨沿轨道仔细检查,身上工作服全部湿透。上海地铁维保公司中潭路工区的倪亮梁说,台风天里,如果有异物触网,很容易引发线路短路。

倪亮梁:“台风天吹的树枝,有可能会侵入线界、影响第二天列车运营。”

恶劣天气,维保作业比日常要困难得多,倪亮梁和他的同事们要抓紧在3点前完成12公里的巡查,因为台风的关系,从上海南站出发的压道车要提前出车,保障运营安全。

倪亮梁:“不管限速不限速,停运不停运,我们都是按照标准的要求来做的,应该说台风天我们的检查工作会更加严肃一点、要求高一点。”

「听」上海电台记者带来一组报道:全城动员全力应付 应对台风“利奇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