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这所大学毕业就端金饭碗,如今怎样了?

图片来自官网

北京科技大学原名北京钢铁学院,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管、文、经、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大学,学校的矿冶系科由天津大学、清华大学等6所国内著名大学的组建而成,有着悠久的历史。

目前,学校已经发展成为一所211、 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并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进入QS世界大学排行榜前500。

钢铁摇篮,材料冶金优势突出

学校逐步形成了“学风严谨,崇尚实践”的优良传统,为国家政治、经济、科技、教育等领域尤其是冶金、材料工业培养了大量的栋梁和骨干,被誉为“钢铁摇篮”。在学科建设上,北京科技大学有4个学科入选ESI前1%,分别是材料科学、化学、工程学、计算机4个学科。

曾经这所大学毕业就端金饭碗,如今怎样了?

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北京科技大学表现优异,其中冶金工程、科学技术史入选A+,材料科学与工程入选A,在双一流学科评选中,北京科技大学科学技术史、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和矿业工程入选双一流学科。

材料科学与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在科研工作中坚持“注重基础,加强应用,发展交叉,促进联合”的科技工作方针,科研走在全国前列。很大一部分归功于柯俊院士领导的“大材料”试验班。

曾经这所大学毕业就端金饭碗,如今怎样了?

图片来自北京科技大学新闻网

1996年柯俊院士在多方支持下,正式启动了旨在培养工科学生工程意识、创新意识、的“大材料”专业试点班的教改课题。他参与每次课程讨论与建设,亲自邀请国内外知名材料大师到“大材料”实验班讲课,以提高学生的学术视角;他还专程到宝钢协调、关注试点班在工厂的研究实践,提升学生的科研积极性和实践能力。“大材料”实验班获得了社会的认可:实验班学生的一次就业率达96%。

世界第一台弧形连铸机

徐宝升是机械系教授、系主任。

徐宝升在担任院附属钢厂副厂长期间,对原有铸钢机进行改良。他先是设计了一种“轮瓦式”连铸机,取得了成功。在此基础上他又设计了一种不用结晶轮,而用弧形结晶器的连铸机试验成功,浇出了质量较好的钢坯。这是世界上第一台弧形连铸机,它比国外弧形连铸机出现早两年多。

北科梦,奥运情

北京科技大学体育馆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新建的四个高校比赛场馆之一,承担第29届奥运会柔道、跆拳道比赛项目和第13届残奥会轮椅篮球、轮椅橄榄球比赛项目。

曾经这所大学毕业就端金饭碗,如今怎样了?

图片来自官网

奥运会后,学校充分利用奥运会遗产,只要不上课场馆都对外开放,承办大型室内体育竞技赛事,举办室内体育比赛、健身、会议及文艺演出等活动的场所,成为学校服务社区的一个重要方式。

就业情况

北京科技大学日前发布2018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详情如下:

2018届共有毕业生 5985 人,其中毕业博士生 383 人,毕业硕士生 2360 人,本科生共3242 人,51 个专业,来自31 个省份,其中男生 2064 人,女生 1178 人;少数民族10.7%。

整体就业率为 96.83%,本科生就业率94.66%,研究生就业率99.38%。

本科生进入民营企业比例为 54.95%,进入国有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比例为 34.25%。

曾经这所大学毕业就端金饭碗,如今怎样了?

图片来自官网

其中,采矿工程(就业率83.33%),矿物资源工程(卓越计划,87.5%),应用化学(88.24%),环境工程(88.89%)

2018 届毕业硕士生就业单位中,民营企业比例为 38.34%,国有企业比例为 38.10%,机关事业单位比例为 11.71%。

曾经这所大学毕业就端金饭碗,如今怎样了?

图片来自官网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就业率75%),法律(非法学 81.82%),数学(89.13%)

2018届毕业博士生中,49.62%的毕业生进入机关事业单位工作,36.84%的毕业生进入国有企业。

曾经这所大学毕业就端金饭碗,如今怎样了?

图片来自官网

就业率上来看,矿物以及冶金相关学科的就业率并没有在众多专业中展现优势。但在钢铁去产能、促提升的大环境中,行业和国家需要更多跨学科背景、学术功底扎实、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随着国家经济蓬勃发展,学校人才质量的提高,矿物和冶金相关专业的就业率相信会有一定提升。

曾经这所大学毕业就端金饭碗,如今怎样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