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們都單身了,都愛無能了,都TM是一種殘疾了,你還指責我們沒有爲經濟做出貢獻。而在私下裏,她曾和我這樣說:“其實要不是家裏人會催,我並不覺得單身有什麼不好。

中國單身人數達2億,數量已經相當於俄羅斯和英國全部人口的總和。看到這條消息的我不禁發出感概,總算有一項數據我不是少數人。

2億單身人的心聲:寧要一個人瀟灑,不要兩個人尷尬

一個人單身久了,是不是會成爲習慣?

很多生活在大城市裏的人會不會和我有同一樣的感覺——好像單身越久,越不知道戀愛是什麼,或者說不知道怎麼戀愛了。

有一個專業的詞語叫“愛無能”。這聽起來來很像是一種殘疾。

劉瑜曾說過一句扎心的話:“適應孤獨,就像適應一種殘疾。”

就在單身狗們紛紛互相安慰的時候,網絡上卻出現了一種觀點:內地單身的成年人似乎並沒有如預期那樣爲經濟做出重大貢獻。

2億單身人的心聲:寧要一個人瀟灑,不要兩個人尷尬

人在家中坐,鍋從天上來。

看到莫名其妙被扣了一頂帽子,我的內心是拒絕的。我們都單身了,都愛無能了,都TM是一種殘疾了,你還指責我們沒有爲經濟做出貢獻!

我們有着立即擺脫單身的慾望,卻比以往更加看重現實。

我們身處一線城市,面臨居高不下的房價和繁重的工作壓力,不是“不願”,而是“不敢”爲人生的下一步做打算。

有一些單身同胞雖身在家鄉,工作狀況卻也是處處不順利,找個正式工作、努力晉升職位、考個地方編制這樣“傳統”的就業觀念,讓婚姻沒有想象中來得那麼容易。

我拼命加班,被別人說“掉進錢眼裏”。可是我們不拼命的話,房租哪來?車子哪來?改善父母條件的底氣哪來?娶老婆的資本哪來?

我們爲夢想目標奮鬥,你說我功利心;我們爲未來爲夢想不斷奮鬥不等同於功利的事業心,這樣負責任的態度值得被肯定,可是目前卻經歷了多方的歧視和質疑。

2億單身人的心聲:寧要一個人瀟灑,不要兩個人尷尬

2億單身人的心聲:寧要一個人瀟灑,不要兩個人尷尬

2億單身人的心聲:寧要一個人瀟灑,不要兩個人尷尬

我有一個學姐,她長得膚白貌美,工作也很好,在前年就實現了經濟獨立,成了大家公認的女強人。一次同學聚會,很多人和她打趣道:“XX,你不能再優秀了,再優秀就沒有男生配得上你了。”她則風趣地回應我們:“其實我一直在等待胡歌啦!”

而在私下裏,她曾和我這樣說:“其實要不是家裏人會催,我並不覺得單身有什麼不好。沒有婚姻的生活就一定很痛苦嗎?

我不覺得!相反,我還會經常聽到同事議論或者懷疑自己的丈夫出軌,我認爲與其和一個自己不信任的人虛僞地過一輩子,不如自己坦誠地面對一切。”

有不少男網友調侃道:彭于晏、胡歌都還單身,又怎會輪到我們?也有不少女網友附和道:彭于晏,胡歌還單身,我幹嘛着急把自己嫁掉!

2億單身人的心聲:寧要一個人瀟灑,不要兩個人尷尬

越來越多的人摒棄了傳統的“先成家,再立業”的思想,而是選擇“先立業,再成家。先謀生,再謀愛。”

我們並不畏懼單身,甚至享受自由。

我們並不懼怕單身,也不“乞求”婚姻。

畢竟比起兩個人的尷尬,我寧願一個人的瀟灑!

寄居的巷,堅持寫作,相信每一次用心,終究會換來回報,歡迎你關注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