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7月底,江蘇南通一位六旬老人在一女子的陪同下來到銀行,要求給某賬戶轉賬45萬元。隨後,當地反電信詐騙中心立即實施緊急止付,這才挽回了老人的45萬元,該女子也被派出所民警帶走。

央視網消息 近年來,電信網絡詐騙花樣層出不窮,給不少人帶來財產損失。怎麼辨別這些花樣防止受騙呢?看一看小編梳理的這份祕笈吧。

8月6日下午,由最高檢、公安部和騰訊公司聯合開展的“守護者計劃——防範新型電信網絡詐騙公益行動”發佈會在北京舉辦。會上發佈的《電信網絡詐騙治理研究報告(2019上半年)》將電信網絡詐騙細分爲爲交易詐騙、兼職詐騙、交友詐騙、返利詐騙等十大類型。

@所有人:電信網絡詐騙花樣多,看看這份防騙祕笈吧

前不久在江蘇南通發生的一起電信網絡詐騙案,讓人人不禁感嘆:“騙子的花樣可真多”!

7月底,江蘇南通一位六旬老人在一女子的陪同下來到銀行,要求給某賬戶轉賬45萬元。在轉賬過程中,銀行工作人員發現該女子一直在打電話,而且神情緊張十分可疑,於是便上前瞭解情況。

@所有人:電信網絡詐騙花樣多,看看這份防騙祕笈吧

銀行工作人員首先詢問老人是否認識這名女子,老人當即回答認識。既然認識,爲什麼這名女子要遮遮掩掩呢?在工作人員的再三詢問下,老人才說,這名女子是從北京“派過來的”!

原來,老人和這名女子的相識源於幾天前老人接到的一個電話。電話中的人聲稱,老人的身份信息已被他人盜取,可能存在安全隱患,必須趕緊把錢轉移到安全賬戶上。老人趕緊詢問怎麼辦,對方則說,過幾天會有“特派員”專門從北京過來進行指導。

這名陪同老人一起前往銀行轉賬的女子就是所謂的“特派員”。不僅如此,該女子竟然還隨身攜帶了一張“特派證”,老人看到了“特派證”就對她深信不疑。

@所有人:電信網絡詐騙花樣多,看看這份防騙祕笈吧

瞭解了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後,銀行工作人員立即聯繫了公安及其他相關部門。隨後,當地反電信詐騙中心立即實施緊急止付,這才挽回了老人的45萬元,該女子也被派出所民警帶走。這時,老人才意識到自己遭遇了電信網絡詐騙。

既然電信網絡詐騙如此具有迷惑性,我們有什麼辦法可以防範呢?公安部微博賬號“@中國警方在線”總結了“八個凡是”,只要遇到以下8種情形,就一定是電信網絡詐騙:

·凡是自稱公檢法要求匯款的;

·凡是叫你匯款到“安全賬戶”的;

·凡是通知中獎、領獎,要你先交錢的;

·凡是通知“家屬”出事要先匯款的;

·凡是在電話中索要銀行卡信息及驗證碼的;

·凡是要你開通網銀接受檢查的;

·凡是自稱領導要求打款的;

·凡是陌生網站要求登記銀行卡信息的。

@所有人:電信網絡詐騙花樣多,看看這份防騙祕笈吧

@所有人:電信網絡詐騙花樣多,看看這份防騙祕笈吧

這麼多場景記不住?擔心還會出現新的詐騙手段?別急,記住下面這條“防詐騙公式”,也能提高您對電信網絡詐騙的防禦能力。

人物(陌生人)+溝通(各種通信工具,反正就是見不到面的)+要求(轉賬匯款,反正就是談錢的)=詐騙

@所有人:電信網絡詐騙花樣多,看看這份防騙祕笈吧

隨着科技的發展,手機、固定電話、網絡等通訊方式的普及,使人際交流打破了空間的侷限,變得更加便捷。但正因如此,憑藉着這些通訊工具而迅速發展蔓延的電信網絡詐騙,具有非接觸式特徵,更具迷惑性,令人防不勝防。在此,小編再次提醒大家:詐騙手段日益新,萬般騙術皆爲財。凡是接到陌生電話、短信及上網交易信息,並涉及到錢財問題時,都要做到不聽、不信、不轉賬、不匯款,加強防範意識。若發現自己遭遇電信網絡詐騙,請不要猶豫,及時撥打110。(實習生 徐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