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初,深圳市互聯網金融協會發布了《深圳市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良性退出指引(徵求意見稿)》,向行業公開徵求意見。

隨後,又有媒體報道,廣州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在指導各區摸查平臺退出意願及引導不符合要求的平臺實現無風險,引起了業內極大關注。

對此,民貸天下相關負責人認爲,此次清退潮着重在於強調對當前在運營平臺進行嚴格管控、防範風險,或許是備案前的 “收尾大突擊”。同樣有業內人士分析表示,強監管的清退舉措下,實力較弱的小平臺實際已無生存空間,在強調不搞“一刀切”的基調下進行清退,既能加快“小而難”平臺的退出,又能給實力平臺傳達向好信息穩定行業信心,可謂是一舉多得。

退出指引一方面是督促平臺自主良性退出,另一方面也是監管自上而下清退市場風險的開始。自108條備案清單出臺以後,監管部門對於行業整治的態度就變得十分嚴厲,堪稱“雷厲風行”。此番廣州網貸平臺清退與之前湖南省取締53家平臺的行動也有異曲同工之處,歸根到底都在於“合規”兩字。

去年雷潮之後,監管所有的政策都偏向於防範風險。包括對平臺摸底的合規檢查,實則也是爲了掌握所有平臺的基礎情況,提前做好風險防範。在這個監管基調下,不難看出監管對風險把控的決心。

當然,清退不是徹底消滅。與當前清退的“小而難”平臺不同的是,上述提及的民貸天下等合規平臺是對網貸行業價值的詮釋。此類平臺在爲中小微企業主、三農等傳統金融無法覆蓋的機構和長尾人羣服務的過程中,利用網貸的本質屬性提供了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實現了數字普惠金融的覆蓋和最大化。所以,在強監管的背景下,此次清退並沒有對網貸機構進行“一刀切式”的處理,從另外一個方面來看,實際上也是對行業價值的認可。

同時,中國人民大學金融科技中心主任楊東曾指出,“優勝劣汰是所有行業發展所遵循的規律,不能因爲短時間內出現的問題就一味地否認它。P2P行業能夠覆蓋銀行等金融機構無法提供資金支持的領域,也是近年來我國大力推進數字普惠金融的縮影。”

各地陸續下發網貸機構退出指引文件,是量化風險的應對措施,是對作爲正規金融補充本質的迴歸。相比於此前備案所要求的明確的截止日期,適當的清退進度、主動引導退出、整改與淘汰相結合的模式更加符合網貸行業當前的形勢。

因此,從國家層面看,針對網貸的一系列整頓措施,並非簡單粗暴地壓制網貸行業,而是區別對待,不放過問題平臺、不誤傷優質平臺,爲網貸行業的健康發展掃清障礙。

這種監管思路的釋放,其實是給出借人一根定海神針:我們要正視清退帶來的影響,理性看待。伴隨監管,劣質平臺將繼續出清,市場風險降低,市場環境淨化,如民貸天下等具備優質底層資產和嚴格風控能力的平臺便會脫穎而出,出借人將有更多的選擇。

從目前各地方情況看,清退是逐步有序退出,出借人不必過於恐慌,上述已說明,監管的介入可以有效避免一些潛在的問題平臺爆發風險。而且從法律關係而言,出借人對應的是借款人,是要借款人對出借人進行清償,即使平臺清退,出借人還是可以直接向借款人要求清償,因此平臺清退不會影響其中的借貸關係。

換個角度來看,出借人能夠借“清退”行動,可以更清晰地認識到P2P平臺的信息撮合角色,而整個P2P行業也將因此向着更加規範化的方向加速發展,更好地保障出借人與借款人的合法權益。

當然,清退潮來襲,監管強度升級,也給我們帶來了啓示。在後面出借平臺時,平臺的合規程度是衡量綜合實力的重要因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