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一年前挑起貿易爭端的條件下,美國大型連鎖快餐店在中國境內繼續穩定發展。據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商業頻道CNBC報道,麥當勞公司(McDonald's,現改名金拱門)計劃2019年年底前在中國開設400多個新連鎖快餐店,到2022年把連鎖快餐店數量增加到4500個。肯德基公司(KFC)自我感覺更好,打算到2022年開設6000多個連鎖快餐店,今年二季度肯德基的網上訂單銷售額達到14億美元。美國連鎖咖啡公司星巴克(Starbucks)過去20年來在中國陸續開設了3600個連鎖咖啡館,到2022年計劃把連鎖咖啡館數量增加到6000個。

中美貿易衝突爲何沒有波及到這個市場領域?美媒的解讀確定不是在搞笑嗎?

搞笑的是,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商業頻道CNBC援引Aaron Allen & Associates 諮詢公司創始人阿倫·艾倫(Aaron Allen)的意見報道,美國快餐連鎖品牌相反卻從中國經濟增長放緩中獲益,原因之一仍是貿易戰,因爲快餐是貿易戰條件下最節約的飲食方式。

美國快餐節約?美國媒體確定美國快餐在中國是一種節約的飲食方式?正常來說,在肯德基或者麥當勞消費,一個正常的成年男人喫飽,至少要消費40元人民幣以上,如果是兩個人,點餐稍微豐富一點,那價格都快上百,這叫節約?相對於美國快餐,中國傳統飲食更加便宜,一碗牛肉麪也就7塊,正常的麪食或者蓋澆飯也就在20以內。更不用說還有星巴克,許多中國人將星巴克消費視爲小資,對於一部分人來說,星巴克卻像個“坑”,東西差不多,但是更加貴。

那真正的原因是什麼?

中國傳媒大學國際關係研究所教授楊勉對此介紹說:"我個人認爲,從宏觀的角度看,首先像麥當勞、肯德基這類大型快餐連鎖店很早就進入了中國市場並且分佈廣泛,雖說在中美貿易戰這一年裏實現了增值,但也是因爲此前根基深穩。"

此外,他指出,貿易戰最明顯的影響體現在食品進出口上。而餐飲業是按照另一套系統運作的:這些美國快餐連鎖店在中國境內的所有員工都是中國公民,製作菜品的所有食材都來自於中國當地,因此貿易戰實際上對這些快餐連鎖品牌的影響非常微弱。

楊勉教授認爲,美國快餐的繁榮的原因在於中國的迅猛發展。他說:"麥當勞、肯德基這類餐館所售賣的食品屬於快餐,而快餐的一大特點就是點餐快、形式比較單一、等餐用餐時間少。隨着現代生活節奏速度的加快,與製作相對較爲複雜的中餐比,麥當勞等美國快餐自然會比較受年輕人的歡迎。"此外,楊勉指出,中國年輕人自了解美國的快餐。吸引他們的更多的是快餐的味道和它的異域風情,因爲中國首先把快餐視爲是美國流行文化的一部分。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這就是麥當勞等這些快餐佈局合理,這類快餐在位置佈局上很重要,機場、高鐵站、旅遊景點等人流量較大而且人們行程相對來說比較緊張,這類快餐往往就成爲他們的首選。

真的奉勸下美媒,說話之前先做個調查,要不然真的會說出類似搞笑結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