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可见,爸爸跟孩子的肌肤接触并不能够被妈妈所替代。我们谈谈在胎儿、婴幼儿和儿童期三个孩子成长的阶段中,爸爸们可以主要做哪几件事情,能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发挥出父爱在育儿中的积极效果吧。

我觉得现在的爸爸像是一部手机,需要经常使用,而且还有多种技能、多媒体升级等,所以说,爸爸是超人。不过我有信心做个好爸爸。可是孤军奋战肯定会很辛苦。现在的社会,手机是一个必需品。你没有手机,人会感到不安,就像手机似的,我也想成为孩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那个人。一佚名爸爸

在之前的文章当中,豆妈跟大家分享了爸爸们也是有“父爱本能”的,很多时候是妈妈们的“看门人心理"阻止了爸爸们参与到育儿中来。我们也曾分享过爸爸育儿的各种好处,比如说,爸爸经常带的孩子创造性更高,社会性更好, 运动性更强等等。不少妈妈和爸爸也是非常认可和赞同“爸爸要积极育儿″这个观念,但是很快就有人提出一个大难题:现在的爸爸们一般都比较忙碌,哪有那么多时间陪孩子啊?有些爸爸也说啦,不是我们不想带娃儿,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啊。

确实,育儿中有很多琐碎的事情,其中有不少并不是爸爸们擅长的,不可能都让爸爸去干。如果现实是爸爸们只能在有限的时间内陪伴孩子,那我们就要学会将好钢用在刀刃上!我们换个思路,可不可以让爸爸们将有限的时间放在几件“效果最好、最有价值的育儿事项”呢?

今天,豆妈就来支招解决这个难题。我们谈谈在胎儿、婴幼儿和儿童期三个孩子成长的阶段中,爸爸们可以主要做哪几件事情,能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发挥出父爱在育儿中的积极效果吧。

胎儿期

首先,爸爸们一定要让妻子每天保持愉快的心情。毕竟胎儿是在妈妈的体内,小宝贝能够明显感受妈妈的情绪变化。所以,爸爸们能为胎儿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予妈妈关心和爱,借由妈妈将爸爸的爱传递给宝宝。

第二,从胎儿6个月起进行胎教,特别是爸爸要和胎儿多说话。

新生儿有1000亿个神经元,其中70%的神经元是在胎儿时期形成的。从怀孕第6个月起,是胎儿大脑发育旺盛的时期,这时如果能够刺激胎儿的感官,做好胎教,将会有利于孩子出生后神经元的突触数量和信息的传达。而在胎教中,爸爸就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经过研究发现,胎儿不喜欢高音,更喜欢中低音,相对于妈妈的声音,胎儿会对爸爸的声音更加有感觉。这个时候,爸爸们如果能够经常抚摸妈妈的肚子,然后对着胎儿唱歌、讲故事,会对胎儿很有好处。

婴幼儿时期

1、肌肤接触

日本的心理医生山口始在《孩子的大脑在皮肤上》一书中写道:“不管孩提时候,还是青少年时候,和父母的肌肤接触越多,将来他越有可能成长为积极向上、情绪稳定的孩子。″同时,山口始还将妈妈和爸爸跟孩子肌肤接触时的不同效果进行了对比。和妈妈的肌肤接触能让孩子增强自己是值得珍惜的自信心(照顾和信赖),而和爸爸的肌肤接触能让孩子增强自我存在感(沟通和交流)。

可见,爸爸跟孩子的肌肤接触并不能够被妈妈所替代。同时,肌肤接触不仅会对孩子产生长远的影响,也能够加深爸爸们的父爱。所以,这个阶段,爸爸们要多向孩子展开自己的怀抱,多多与孩子肌肤接触。

这里针对婴儿,给爸爸们介绍一种幸福的肌体接触:袋鼠护理法。

袋鼠护理法,顾名思义,就是像袋鼠把幼仔放在自己的袋子里面一样,把新生儿放在肚子上,尽量与爸爸(妈妈也可以)贴紧的方法。

具体方法:

首先,将婴儿脱光衣服,身上只留下尿布。然后,让婴儿趴在爸爸的整个胸脯上。调整位置让婴儿的腿放在爸爸肚脐附近。爸爸最好轻轻地怀抱婴儿,让孩子与爸爸接触的面积越多越好。

注意:

如果是早产儿,可以为婴儿戴上帽子,用柔软的布或者衣服盖住婴儿,以维持婴儿的体温。

这种方法最初是以早产儿为护理对象的,根据专家的跟踪研究发现:袋鼠护理法对于普通足月的婴儿也是有很多好处,而爸爸采用袋鼠护理法对婴儿有惊人的效果。有相关数据显示:在小时候,经常和爸爸有肌肤接触的孩子,青少年时期出现叛逆行为的只有4%。而缺乏和爸爸肌肤接触的孩子,青少年时期出现叛逆行为的概率却高出了10倍。所以,专家建议:爸爸和妈妈都应该多多采用袋鼠护理法,来跟孩子建立肌肤接触。而且,神奇的是:爸爸们通过袋鼠护理法也会获得满足感和自豪感。有的爸爸反馈说:通过这种方式,他们从孩子那里得到了安宁,缓解了压力,控制了情绪。

2、给婴幼儿洗澡

美国新学院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斯蒂尔对100对夫妻围绕他们和孩子的关系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其中,有一项“和爸爸一起洗澡及孩子社会性的发展"的研究结果显示:幼儿时期爸爸没有给洗过澡的孩子,其中30%的人长大后在交朋友方面会有障碍。与之相反,爸爸每周给洗三四次澡的孩子出现交际障碍的只有3%。由此可见,爸爸经常给孩子洗澡的话,孩子的社会性就比较好。而且,小时候爸爸没有给他们洗澡的这些孩子中的大部分人在调查中回答:自己没有朋友,而且还说别人不喜欢自己。

看来,爸爸们经常给婴幼儿期的孩子洗澡也是一个好方法。可是有些爸爸们会觉得跟孩子洗澡有一点尴尬呢,那这里也给爸爸们介绍一个可以让和孩子洗澡变得有趣的方法。

现在家庭中的浴室一般都是贴了瓷砖的,我们可以在浴室里准备几只能用水洗掉的彩色笔,爸爸和孩子可以一边画画一边洗澡,我们可以将浴室变成画室和游乐场,不少爸爸都会爱上这种跟孩子边洗澡,边画画,边玩耍的有趣形式呢。

不过,请爸爸们要珍惜这段美好的时光,等孩子三四岁后,性别意识开始萌发的时候,这种方式就不适合了,那时候父母就要注意在孩子面前展现不同的性别角色扮演。

3、和孩子游戏

心理学中发现,年幼的孩子在玩的时候通常会先想到爸爸。原来在游戏当中,妈妈们往往会扮演一个“干预″和“教育”的角色,而爸爸更多的是“观望”和“鼓励”的角色,这使得和爸爸游戏的孩子更能够享受游戏的乐趣。同时,我们还发现爸爸们更加喜欢带孩子进行户外活动,即使在同一个空间里,爸爸们也比妈妈们有更开阔的视野和更丰富的游戏方式。同时,研究发现:经常和爸爸一起游戏的孩子适应陌生环境上的能力更加强,“社会性"发展也更好。

所以,陪孩子玩这件事儿可以多多地交给爸爸们了。

儿童期

1、主题式交流

这个时候的孩子已经上幼儿园或者小学了,面对全新的世界,孩子们必须学会如何进行有效的沟通。经过研究发现:和爸爸交流的越多,孩子越有可能成为富有逻辑性和创造力的孩子。爸爸们可以利用早晨和晚上的时段,就某个主题跟孩子“随意″地进行讨论交流。

注意:在孩子说话的时候,爸爸应该表现出感兴趣和认真倾听的样子。这时候的爸爸应该扮演一种“朋友”的角色。这种方式可以让孩子学会做一个倾听者和沟通者。

2、传授学习方法

这个阶段的孩子是学习的重要时期,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和自信心,让孩子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并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培养记忆力和集中力,掌握到学习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相较于妈妈们,爸爸们的逻辑思维、理性思维、动手能力会更强。所以,爸爸们可以多陪伴孩子做一些小实验、手工制作或者课题研究等等,会比妈妈陪伴学习的效果更好。

3.鼓励孩子,培养孩子的自信

这个阶段的孩子很容易犯错和淘气,相较于妈妈,爸爸可以更好地引导孩子自我反思,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并承担后果。爸爸们更鼓励孩子的独立精神,从而让孩子更加自信。

特别是有女儿的家庭,更需要爸爸多夸奖孩子,鼓励孩子。因为心理研究发现:成功欲望强烈的女学生,大多背后有爸爸的支持。因为,她们把爸爸当成自己的榜样。爸爸无性别差异地对待孩子的时候,才可能开发孩子深藏的潜能。

以上就是豆妈给爸爸们在有限时间里如何陪伴孩子的建议。当然,这些建议还远远不够,对孩子们而言,爸爸的陪伴多多益善。所以呢,还是希望爸爸们开动脑筋发展出多种多样陪伴孩子的方式,将育儿这件事多付诸行动吧。

如果我的文章对您有帮助,关注、点赞、转发、收藏都是对我的鼓励哦,谢谢!

我是“豆妈逗娃”,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曾经的教书匠和班主任,现在的俩娃妈,多平台原创作者。不喜鸡汤,不崇尚权威,秉承逗比的精神,努力用实践检验理论,聚焦于“家长力”的真正增长。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