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那麼看完各省的財政收入,再來看看今年上班各個地區的GDP收入情況,今年上半年GDP排名和以往也是沒有太大的差別,前三名依然是廣東,江蘇,山東,南北地區的差距繼續擴大,排名前十當中只有3個北方省份,其餘的全部是南方省份。今年上半年已經過去了,各個省份的上半年的財政收入已經統計出來了,目前已經有28個省份的數據已經出爐,根據數據顯示,第一名依然是廣東,第二名江蘇,第三名上海,第四名浙江,第五名山東,第六名北京,這個數據和2018年的排名相比沒有任何變化。

今年上半年已經過去了,各個省份的上半年的財政收入已經統計出來了,目前已經有28個省份的數據已經出爐,根據數據顯示,第一名依然是廣東,第二名江蘇,第三名上海,第四名浙江,第五名山東,第六名北京,這個數據和2018年的排名相比沒有任何變化。

根據數據統計,廣東、江蘇、上海、浙江、山東和北京這6省份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總規模約爲2.75萬億元,這個6個地區的財政收入將近佔據了全國一半的額度,成爲了支撐全國財政收入的半壁江山,可見全國各個地區的收入還是非常不平衡的。

在增速這一塊,排名第一是山西省增速達到了12.90%,排名第二是河北省增速達到了12.70%,排名第三的是浙江省10.30%,21個省份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速,還有7個地區有增速負增長的情況,分別是重慶、貴州、青海、新疆、海南、北京、甘肅。

那麼看完各省的財政收入,再來看看今年上班各個地區的GDP收入情況,今年上半年GDP排名和以往也是沒有太大的差別,前三名依然是廣東,江蘇,山東,南北地區的差距繼續擴大,排名前十當中只有3個北方省份,其餘的全部是南方省份。

在5年前,南北地區排名前幾名的數量還是非常平均,這幾年北方地區的經濟增速越來越低,差距被進一步擴大,西部地區也逐漸崛起,西部地區省份的增速比北方身份增速高出不少,增速排名靠後的基本上是北方地區。

財政收入和各個省份的GDP排名基本上都是相符合的,今年上半年多地區財政收入增速下滑,主要的原因是因爲減稅帶來的影響,財政部公佈的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國累計新增減稅降費11709億元,其中減稅10387億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