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大学72名研究生被退学、合肥工大对46名研究生予以劝退……近期多所高校清退研究生的新闻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

从去年华中科大对18名学分不达标的本科生进行降级开始,高校严抓人才培养质量的行动是越来越明显了,并且严抓的动作已从本科延伸到“号称没有毕不了业”的研究生了。

本科毕业不想工作,选择考研混文凭?这法子要行不通了

在考研中,有很大一部分的应届生是出于逃避就业。由于自己本科毕业直接找工作没信心,或者在本科期间积累的经验还不足以工作,很多学生选择了考研。这一部分的考研党,也那种明确通过读研来提升自己的、明确有学术追求的,有着本质不同。说穿了,就是本科毕业不想工作,借着读研延缓就业,然后顺带捞一个硕士学位。

小知发现,这样的学生在一些普通二本的普通学生群众中,还是很有范围的。本科期间,基本上也没很认真的学习,更别说提升自己了,吃喝玩乐倒是很在行。到了大三,发现自己马上就要出校门了,开始慌了,看看别人也考研,那自己也考研。通过大半年的努力,不少人也就读上了研。

本科毕业不想工作,选择考研混文凭?这法子要行不通了

2019年,全国研究生报考人数高达290万人,比2018年增长52万人,增幅达到21%。这考研热的背后,不乏一大批以“混文凭”为目的的报考者。由于先天的学术研究能力不行,加上很多高校的师资力量跟不上,研究生培养质量明显下滑,问题也多发。

报考研究生以减轻本科的就业压力,很容易导致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之间形成矛盾。所以,加大对研究生的分流力度、维护培养质量,被提上日程。

不久前,教育部“官宣”:严格执行学位授予管理,对不适合继续攻读学位的研究生要及早分流,加大分流力度。另外,今年三月初南大校长也建议构建研究生分流机制。

本科毕业不想工作,选择考研混文凭?这法子要行不通了

每当谈起国内外高等教育的差异时,有个细节经常被拿出来举例,国外高校是“宽进严出”,而我们是“严进宽出”。但现在的种种迹象表明,未来的中国大学,无论是本专科,还是硕博研究生,“严进严出”的时代正在到来。

不合格就退学,或将成为一种常态。考上就等于毕业、“混个文凭”的情况,将越来越少。想通过考研来逃避就业,顺带混个文凭的路注定只会越来越难走!

作者:知新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