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平章

出品 | 網易科技《知否》欄目組(公衆號:tech_163)

在看很多歷史類小說時,一旦涉及到皇位爭奪,就很容易出現一個詞:鴆酒。

被逼飲下鴆酒者,往往一命嗚呼,而前來逼迫對方飲下鴆酒者,似乎也都不是什麼好人。

問題來了:鴆酒是怎麼火起來的?長什麼樣?

活躍在中國歷史上的鴆酒

知否 | 毒死了無數皇帝的鴆酒,是個什麼東西?

鴆酒的出處已不可考。

但《漢書》中已經出現了它的身影。據《高五王傳》中記載:“齊倬惠王肥,其母高祖微時外婦也。高祖六年立,食七十餘城。諸民能齊言者皆與齊。孝惠二年,入朝。帝與齊王燕飲太后前,置齊王上坐,如家人禮。太后怒,乃令人酌兩卮鴆酒置前,令齊王爲壽。齊王起,帝亦起,欲俱爲壽。太后恐,自起反卮。齊王怪之,因不敢飲,陽醉去。問,知其鴆,乃憂。”

簡單來說就是:齊倬惠王劉肥,是漢高祖(漢太祖、漢高帝)劉邦的庶長子;孝惠二年,漢惠帝劉盈與劉肥一起喝酒,因爲劉肥是哥哥,劉盈讓劉肥坐了上座,這激怒了呂后,讓人端了兩杯“鴆酒”給劉肥,命令劉肥去給呂后祝酒……

還有一個故事,是說南唐時,南唐烈祖李昪曾宴請徐知詢(一說周本),到了鴆酒給他,而徐知詢懷疑有毒,分了一半給李昪,並說:“希望和兄長各享五百歲”(李昪是五代十國時期吳國大將徐溫養子,曾名徐知誥)。李昪臉色大變,辛虧伶人申漸高奪過酒喝掉、但隨後申漸高腦裂而死。

而明代羅貫中的三國演義中,在第四回《廢漢帝陳留踐位 謀董賊孟德獻刀》中,這樣描寫李儒毒殺廢帝:儒以鴆酒奉帝,帝問何故……叱武士絞死唐妃;以鴆酒灌殺少帝。

可見,從漢朝到明朝,鴆酒都活躍在中國歷史上。

什麼是鴆酒?

話說回來,鴆酒究竟是好什麼東西?

知否 | 毒死了無數皇帝的鴆酒,是個什麼東西?

首先得先解釋鴆這個東西。鴆是我們古代傳說中的一種毒鳥,據說這種鳥黑身赤目,身披紫綠色羽毛,喜歡以蛇爲食;而它的羽毛有劇毒,放入酒中能置人於死地。

說文解字這麼解釋鴆:毒鳥也。左傳正義。鴆鳥食蝮。以羽翮擽酒水中。飲之則殺人。

康熙字典裏這麼說:《玉篇》毒鳥食蛇,其羽畫酒,飮之卽死。《廣雅》鴆鳥。其雄謂之運日,其雌謂之陰諧。《廣志》鴆形似鷹,大如鶚,毛黑,喙長,食蛇及橡實。

鴆酒就是指將鴆的羽毛放入後的毒酒。

不過,鴆這種傳說的毒鳥究竟是什麼品種,沒人能說清楚。有一種說法是,鴆是古人臆想出來的生物,其實並不存在;而另外一種說法是,鴆這種鳥其實就是蛇雕。

蛇雕,是一種大中型鷹類,頭頂具黑色雜白的圓形羽冠,覆蓋後頭。上體暗褐色,下體土黃色,頦、喉具暗褐色細橫紋,腹部有黑白兩色蟲眼斑。飛羽暗褐色,羽端具白色羽緣;尾黑色,中間有一條寬的淡褐色帶斑:尾下覆羽白色。喙灰綠色,蠟膜黃色。跗蹠及趾黃色,爪黑色。

它以蛇、蛙、蜥蜴等爲食,也喫鼠和鳥類、蟹及其他甲殼動物。或許正是由於蛇雕以蛇爲食,所以讓古人誤以爲其具有劇毒。

但事實上,蛇雕並沒有毒。

簡而言之,如果是臆想中的生物,自然也就無法將鴆的羽毛放入酒中;而如果是蛇雕,其羽毛放入酒中也不會產生毒性。

所以,鴆酒,其實是後天人工加入其他毒性成分的酒……

網易科技《知否》欄目,好奇世界,與你一起探索未知。

關注網易科技微信號(ID:tech_163),發送“知否”,即可查看所有知否稿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