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在經歷過網易教育體系的裁員整合之後,有道無疑承載了丁磊大力發展教育的重任,而原本與杭研內部良性競爭,合併之後又能否共同壯大教育體系,形成1+1>2的合力?

“財務上不是我們擔心的問題,現在要緊的問題是怎麼變得更大,影響更多的人……”

網易公司高級副總裁、網易有道CEO周楓一句話道出了網易教育體系目前的癥結,儘管投入很大,但在用戶數量方面仍難以跳脫“小衆”的圈子。

在經歷過網易教育體系的裁員整合之後,有道無疑承載了丁磊大力發展教育的重任,而原本與杭研內部良性競爭,合併之後又能否共同壯大教育體系,形成1+1>2的合力?

相交的“平行線”

有道並不是一開始就是衝着教育領域而去的。

2005年前後,百度、搜狗等搜索引擎相繼崛起,丁磊看到搜索引擎市場的前景,也想從中分一杯羹,便邀請了正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攻讀博士學位的周楓帶領團隊開發有道搜索,2007年底正式上線的時候,丁磊還放出“三年內成爲中國第一的中文搜索引擎”的豪言。

很顯然,這個願景並沒有實現,有道早在2013年就停止了搜索引擎業務,如今儘管頁面上顯示搜索結果由360提供,但已經無法搜到任何內容。

圖注:有道搜索截圖

在經歷了博客搜索、平臺搜索等接連失意之後,一件令周楓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沒有任何單獨宣傳推廣,入口位置也很低的詞典網頁點擊數據在迅猛增長。

這次意外成爲了有道進入教育領域的起點,截至目前,有道詞典App已更新至7.8版本,擁有超過7億用戶,不斷爲線上教育課程輸送用戶。

有道工具做得火熱,而在千里外的網易杭州研究院孵化出了教育事業部。在2010年底,一句話說服丁磊去做的網易公開課正式推出,當時公開課更多還秉承着一種公益的心態去推廣,2年後教育事業部推出了網易雲課堂,開始在教育領域嘗試商業化,到2014年就已累計擁有500萬用戶。

網易一向鼓勵內部良性競爭。同樣是2014年,在丁磊的支持下,有道宣佈推出在線教育平臺,但他更強調教育的公益屬性,表示“在一段時間內,並不追求短期的經濟效益”。

很長一段時間內,有道和杭研兩條教育業務線並行發展。只不過有道產品不斷增多,還進軍了教育智能硬件領域。杭研這邊則顯得不溫不火,公開課2015年交到了傳媒手中,雲課堂一直以來做平臺,內容比較分散,直到2018年下半年才聚焦至職業課程。

兩條平行線總有相交的那一刻。資本寒冬給網易踩了一腳急剎車,多個業務相繼進行裁員調整,其中就包括了杭研的教育事業部,甚至據媒體報道,“杭州教育事業部有400多人,雲課堂項目組只留25人,中國大學MOOC項目組留35人”,而這些業務和留下的員工也統統劃歸至有道。

對此,網易給出的官方說法是進行結構性優化,未來會更加聚焦,但在背後的壓力可想而知,一方面是丁磊的期待,另一方面教育體系業績難以在衆多業務中脫穎而出。

公益之外的網易教育

教育一直是30歲就成爲中國首富的丁磊的夢想。他在接受吳曉波採訪時明確表示網易公開課是過去十年最重要的事。他用“自豪感”來形容,表示公開課是互聯網創新、分享、公平的核心思想的體現。

正如公開課的屬性一樣,丁磊更看重教育的公益性。《這塊屏幕可能改變命運》一文在全網瘋傳之時,丁磊就在朋友圈表示要拿出1個億去做在線教育公益,讓文中所提到的直播課堂模式推廣到更多學校進行落地。

今年兩會,作爲全國政協委員的丁磊也建議,利用“AI+教育”等互聯網技術消除城鄉教育鴻溝、消除貧困代際傳遞,推動中國城鄉教育均衡發展。丁磊也在財報中明確表示會加大對教育業務的投入。

但作爲一家可持續運作的公司,若想做好公益,自身也需要擁有強大的造血能力。

有道公佈的一組數據顯示,2018年有道精品課課程報名人次達到2000萬,營收成爲有道的第一位,有道整體營收也同比增長了60%。

不過新浪科技在有道精品課網頁上發現,首頁推薦的課程大部分爲免費課程,大部分用戶也選擇免費課程進行學習,平臺中也有雅思類等少部分課程超過2000元,但該類課程學習人數也相對較少。

圖注:有道精品課官網截圖

儘管有道自身營收提升明顯,但網易教育體系收入在整個網易公司之中仍顯得十分微小。

財報顯示,2018年網易公司總體淨收入671.56億元,其中創新及其他業務淨收入52.30億元,佔總收入7.8%,而這個其他業務就包含了有道、雲音樂等多個業務收入。而作爲“後起之秀”的電商業務已經佔到了近30%的總收入。

丁磊的持續投資、外部融資加持,再加上自身主營業務也已經盈利,周楓纔能有底氣說出“財務上不是我們考慮的問題,現在要緊的問題是怎麼變得更大,影響更多的人。”

純線上教育能否撬動K12市場?

爲了更好的拓展市場,周楓提出要把產品做“重”,其中最核心的產品有道精品課將聚焦K12市場,但純線上的直播課程能否衝擊現有K12市場?

周楓自己給出了一個非常肯定的答案:最多不超過3年,在校教育體驗將大幅優於培訓體驗。“在線教育還有很多沒有被髮掘的優勢,做好到這一點才能真正把在線教育做大。”

艾瑞諮詢發佈的2018中國在線教育行業發展研究報告顯示,2018年市場規模已經達到了2517.6億元,付費用戶達1.35億人。其中高等學歷教育和職業培訓佔比達80%,K12領域快速壯大,近6年幾乎翻倍。

儘管如此,在線教育在整個教育行業中佔比不超過10%,K12教育的在線化程度更低。艾瑞諮詢分析師表示,線下教育依然是一種結果導向性最好的教學方式,在線教育談“顛覆”爲時尚早。

教育在線率低,在周楓和衆多廠商的眼中則是一個藍海市場,僅僅在K12領域,除了老牌的教育集團新東方、好未來,還吸引了VIPKID、掌門一對一等衆多創業公司入局,同時也吸引了大批資金。

有道和這些創業公司的用戶規模都處於百萬級,但付費用戶比例還需進一步提升,反觀線下市場,新東方一個季度就有超過200萬學生報名,其中K12業務收入同比增長38%。

數據上仍有較大差距,但現實情況又如何呢?新浪科技採訪了多位孩子處於K12階段的家長。作爲一位7歲孩子的母親,石女士表示,目前孩子上的課程主要是線下課程,也有極少數線上課程,不過未來會考慮增加線上課程。與此同時她也表達了自己的擔憂,擔心電子產品會對孩子視力造成影響以及養成不好的學習習慣。

李女士也同樣選擇了線下補習班,她擔心面對手機電腦進行在線學習,孩子無法集中精力。

“目前看來,以K12爲例的學習過程,目前的人工智能、在線教育能夠改變的還是很少比例的一部分。”不過,網龍網絡公司CEO熊立仍相信在線教育是一個非常有前途的朝陽行業。

行業飛速發展的同時,主管部門也開始行動,進一步規範市場的發展,成立了K12在線教育專家指導委員會。

會上,華南師範大學教授、教育技術研究所副所長柯清超談到未來趨勢稱,“教育資源服務體系的改革方向是在大規模優質教育資源供給基礎上的個性化服務。互聯網思維和智能科技將實現整個教育生態的重構,教育將依託智能大數據爲每個孩子投送最符合他認知結構和水平的學習內容。”

既是機遇,也是挑戰。不僅僅適用於網易教育體系與K12市場,同時也體現在整合之後的網易有道,後者無疑肩負着丁磊發力教育的決心。

“整合後會重新強調內容爲核心,減少其他方面的探索,加強服務。”對於合併之後相關產品的整合,周楓表示,對於網易雲課堂,希望將課做重,聚焦IT類深度課程,而有道精品課會成爲付費直播課程的重中之重,“部分相同內容會直接合並,讓專業內容團隊集中去做。”

整合過後,網易教育體系是否能夠達到丁磊的期望值?是否能夠擺脫小衆圈子吸引到更多用戶?這一切又迎來了一個新的開始。

(文章爲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艾瑞網立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