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著 :〔英〕C.J.迪克

译者:小小冰人

1941年年底前,大多数德国人和苏联的盟友都认为苏联红军已经被从地球上抹去。苏联已输掉这场战争,唯一的问题是最终崩溃何时到来,接下来要做的只是书写讣告而已。这种观点并不奇怪,苏联已丧失五分之二人口,约半数生产能力落入德国人手中,其首都也处于陷落边缘。德方声称俘虏约250 万人,而苏军的其他伤亡几乎是这个数字的两倍——大致相当于1941 年6 月苏联红军的全部兵力。当时,莫斯科城下的反攻似乎并未成为现在认为的转折点。它只是令讣告作者们暂停手头的工作,1942 年的战事发展似乎证实,苏联的灭亡只是个时间问题。

而苏军在斯大林格勒赢得了伟大胜利,随后又向西推进了800 千米,这令全世界为之震惊。到1943 年年底,经过库尔斯克战役并穿越乌克兰又向西推进900 千米后, 主动权无可改变地掌握在苏联人手中,唯一合理的问题是德国人会在何时以何种方式退出苏联。太多历史学家将这一彻底而又迅速的命运逆转视作理所当然,认为这是苏联取之不尽的兵力优势带来的必然结果。很少有人分析红军是如何从看似不可战胜的德国军事机器的另一个倒霉受害者变成赢得战争的一柄复仇之剑的。这不是个纯粹的实力问题(虽然实力有其重要性),而是具有根本合理性的军事学说的发展带来的战役智慧问题。对德国军队,红军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更重要的是,红军完成这番转型的同时,仍承受着与德国进行陆战的几乎全部重担: 1943 年7 月初,德军约200 个各种类型的师部署在东线,约60 个战斗力较差的师(不包括补充军)驻扎在其他地方;甚至在盟军登陆诺曼底前夕,德军仍有近170 个师位于东线,西线和其他地区仅有约120 个师。

苏联经济的恢复

战争第一阶段,德国的征服给苏联从事战争的能力造成了严重影响。1941 年的被占领地区,原本居住着苏联40% 的人口,即1.97 亿人中的8000 万。超过四分之一的人逃离或疏散,其中成年男性的数量不成比例。苏联的工业产能受到严重打击,被侵占的物资资产高达50%,若将1942年的损失纳入统计,这种打击更加严重。表1.2对其灾难性和苏联在重点工业投入方面遭受的相对损失加以量化(苏联人还承受了农业生产方面的灾难性下降,1940年至1943年间,农业生产下降62%)。

令人惊讶的是,尽管正常供应链和劳动力遭到这种损失和破坏,但与1940年相比,苏联1942年和1943年的军工产量分别增长86%和124%。1942年,苏联枪支、坦克、火炮、飞机的产量就已超过德国:当年苏联坦克和自行火炮产量为24700辆,德国为4800辆;火炮产量为49000门,德国为12000门;轻武器产量为440万支,德国为140万支;飞机产量为25440架,德国则为14700架。苏联的采购政策让相关的战时经济理论产生了引人注目的影响,是大规模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武器设计将高效性与简单性、坚固性相结合,因此,缺乏教育、仓促训练的农民很容易操作并维护这些武器装备。从简陋的PPSh-41冲锋枪到各种火炮和中型、重型坦克,再到歼击机和强击机,苏联的武器装备与更复杂的德国同类装备(若使用者的技术水平较低,这些装备通常无法充分发挥潜力)相比,性能毫不逊色,有时候甚至更强些。与敌人不同,苏联人还在各类武器装备中选择1—2款作为重点,加大其产量——其中也包括改进型和升级款(例如配备85毫米主炮的T-34坦克和搭载37毫米机炮的伊尔-2战机),并且根据需要生产变款,但很少将其转变为一种全新产品。另外,他们的生产能力也得到改善,例如,1941年制造一辆T-34坦克需要8000个工时,到1943年只需要3700个工时,伊尔-4轰炸机的生产时间从21000个工时降为12500个。所有这些特点共同带来了更大的便利,从而加快了制造速度,使其在给定时间内的产量远远高于德国的同类装备。

这一显著成就源于几个因素,最明显的是苏联国土和人口的庞大规模。虽然1941 年和1942 年大片领土沦陷,但最重要的原料和工业资源仍掌握在苏联人手中。他们设法将关键工业疏散至偏远地区。1941 年7 月至11 月间,位于苏联欧洲部分的1523 座工厂(其中1360 座是大型工厂)被拆除,尽管超负荷运作的战时铁路极其混乱,可是这些工厂还是和1000 万名工人一起转移到了位于伏尔加盆地、西伯利亚、中亚的新厂址。到达后没几天,许多工厂便开工生产。苏联人还在战争期间设立起另外3500 个大型制造企业。

苏联的战时努力也得益于该国遭受入侵前已经很高的军事化水平,因而不需要漫长的转变过程。他们从第一个五年计划(1928 年至1932 年)开始便为战争做准备,从1938 年起便实施一种准战时经济。1940 年,国民生产总值的15% 专门用于“军事目的”,到1942 年,这个数字攀升至55%,可能是全世界最高的。戈林在大炮与黄油间的著名选择在苏联人面前不值一提,苏联领导人在入侵发生前很久便已选择前者并以德国永远无法匹敌的彻底方式加以贯彻。

西方盟国(主要是美国)根据租借法案提供的支援,只得到苏联的勉强承认,但它帮助苏联人弥补了缺陷并突破了瓶颈。到1944 年,这种援助占苏联国民生产总值的10%—12%,粮食援助协助缓解苏联1940 年至1942 年间农业产量下降的62%。机床和原料的产量也得到提高。而盟国提供的武器实际上相对于对苏联的战时努力来说贡献较小,与其本国产量相比,坦克占10.5%(许多是过时的型号),飞机占13.6%,火炮仅占2%,但美国支援的卡车很关键。苏联的卡车产量从1940 年的13.6 万辆下降至1942 年的3.09万辆,因而进口的41 万辆卡车对扩充快速部队至关重要,特别是越野能力出众的四驱型。而军靴、电台、战地电话、火车头等另外一些军用品,则填补了苏联人凭自身能力无法弥补的物资缺口。

高度集中的体制是维持军工生产战时水平的必要条件,这些武器装备,以及西方国家提供的援助,将德军埋葬于德国人无法赢取的一场物资战中。苏联采取了一些务实措施鼓励民众支持这场战争,公民们得到保证,他们正为祖国34 而战, 而不是为了某种意识形态,另外战争的结束会带来美好的生活。到目前为止,促使民众献身胜利事业的最有效办法是让他们知道德国人如何对待俘虏和被占领土上的民众。希特勒统治下的生活非常悲惨,这一点迅速传播开来,对敌人的真正仇恨成为士气的主要源泉。陆军、海军和其他军种及单位共征募2950 多万人。这就导致其他方面劳动力短缺(例如,从事农业劳动的人数下降近60%),工业动员又占用500万人。男性不足时,妇女们就必须投入工作,到1942年年底,她们约占工业劳动力的53%,农业劳动力的71%(200多万人投身军旅)。另外,老人和孩子也被用于补充劳动力的不足。

本文摘自《从失败到胜利:1944年夏季东线的决定性与非决定性战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