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著 :〔英〕C.J.迪克

譯者:小小冰人

1941年年底前,大多數德國人和蘇聯的盟友都認爲蘇聯紅軍已經被從地球上抹去。蘇聯已輸掉這場戰爭,唯一的問題是最終崩潰何時到來,接下來要做的只是書寫訃告而已。這種觀點並不奇怪,蘇聯已喪失五分之二人口,約半數生產能力落入德國人手中,其首都也處於陷落邊緣。德方聲稱俘虜約250 萬人,而蘇軍的其他傷亡幾乎是這個數字的兩倍——大致相當於1941 年6 月蘇聯紅軍的全部兵力。當時,莫斯科城下的反攻似乎並未成爲現在認爲的轉折點。它只是令訃告作者們暫停手頭的工作,1942 年的戰事發展似乎證實,蘇聯的滅亡只是個時間問題。

而蘇軍在斯大林格勒贏得了偉大勝利,隨後又向西推進了800 千米,這令全世界爲之震驚。到1943 年年底,經過庫爾斯克戰役並穿越烏克蘭又向西推進900 千米後, 主動權無可改變地掌握在蘇聯人手中,唯一合理的問題是德國人會在何時以何種方式退出蘇聯。太多歷史學家將這一徹底而又迅速的命運逆轉視作理所當然,認爲這是蘇聯取之不盡的兵力優勢帶來的必然結果。很少有人分析紅軍是如何從看似不可戰勝的德國軍事機器的另一個倒黴受害者變成贏得戰爭的一柄復仇之劍的。這不是個純粹的實力問題(雖然實力有其重要性),而是具有根本合理性的軍事學說的發展帶來的戰役智慧問題。對德國軍隊,紅軍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更重要的是,紅軍完成這番轉型的同時,仍承受着與德國進行陸戰的幾乎全部重擔: 1943 年7 月初,德軍約200 個各種類型的師部署在東線,約60 個戰鬥力較差的師(不包括補充軍)駐紮在其他地方;甚至在盟軍登陸諾曼底前夕,德軍仍有近170 個師位於東線,西線和其他地區僅有約120 個師。

蘇聯經濟的恢復

戰爭第一階段,德國的征服給蘇聯從事戰爭的能力造成了嚴重影響。1941 年的被佔領地區,原本居住着蘇聯40% 的人口,即1.97 億人中的8000 萬。超過四分之一的人逃離或疏散,其中成年男性的數量不成比例。蘇聯的工業產能受到嚴重打擊,被侵佔的物資資產高達50%,若將1942年的損失納入統計,這種打擊更加嚴重。表1.2對其災難性和蘇聯在重點工業投入方面遭受的相對損失加以量化(蘇聯人還承受了農業生產方面的災難性下降,1940年至1943年間,農業生產下降62%)。

令人驚訝的是,儘管正常供應鏈和勞動力遭到這種損失和破壞,但與1940年相比,蘇聯1942年和1943年的軍工產量分別增長86%和124%。1942年,蘇聯槍支、坦克、火炮、飛機的產量就已超過德國:當年蘇聯坦克和自行火炮產量爲24700輛,德國爲4800輛;火炮產量爲49000門,德國爲12000門;輕武器產量爲440萬支,德國爲140萬支;飛機產量爲25440架,德國則爲14700架。蘇聯的採購政策讓相關的戰時經濟理論產生了引人注目的影響,是大規模生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武器設計將高效性與簡單性、堅固性相結合,因此,缺乏教育、倉促訓練的農民很容易操作並維護這些武器裝備。從簡陋的PPSh-41衝鋒槍到各種火炮和中型、重型坦克,再到殲擊機和強擊機,蘇聯的武器裝備與更復雜的德國同類裝備(若使用者的技術水平較低,這些裝備通常無法充分發揮潛力)相比,性能毫不遜色,有時候甚至更強些。與敵人不同,蘇聯人還在各類武器裝備中選擇1—2款作爲重點,加大其產量——其中也包括改進型和升級款(例如配備85毫米主炮的T-34坦克和搭載37毫米機炮的伊爾-2戰機),並且根據需要生產變款,但很少將其轉變爲一種全新產品。另外,他們的生產能力也得到改善,例如,1941年製造一輛T-34坦克需要8000個工時,到1943年只需要3700個工時,伊爾-4轟炸機的生產時間從21000個工時降爲12500個。所有這些特點共同帶來了更大的便利,從而加快了製造速度,使其在給定時間內的產量遠遠高於德國的同類裝備。

這一顯著成就源於幾個因素,最明顯的是蘇聯國土和人口的龐大規模。雖然1941 年和1942 年大片領土淪陷,但最重要的原料和工業資源仍掌握在蘇聯人手中。他們設法將關鍵工業疏散至偏遠地區。1941 年7 月至11 月間,位於蘇聯歐洲部分的1523 座工廠(其中1360 座是大型工廠)被拆除,儘管超負荷運作的戰時鐵路極其混亂,可是這些工廠還是和1000 萬名工人一起轉移到了位於伏爾加盆地、西伯利亞、中亞的新廠址。到達後沒幾天,許多工廠便開工生產。蘇聯人還在戰爭期間設立起另外3500 個大型製造企業。

蘇聯的戰時努力也得益於該國遭受入侵前已經很高的軍事化水平,因而不需要漫長的轉變過程。他們從第一個五年計劃(1928 年至1932 年)開始便爲戰爭做準備,從1938 年起便實施一種準戰時經濟。1940 年,國民生產總值的15% 專門用於“軍事目的”,到1942 年,這個數字攀升至55%,可能是全世界最高的。戈林在大炮與黃油間的著名選擇在蘇聯人面前不值一提,蘇聯領導人在入侵發生前很久便已選擇前者並以德國永遠無法匹敵的徹底方式加以貫徹。

西方盟國(主要是美國)根據租借法案提供的支援,只得到蘇聯的勉強承認,但它幫助蘇聯人彌補了缺陷並突破了瓶頸。到1944 年,這種援助佔蘇聯國民生產總值的10%—12%,糧食援助協助緩解蘇聯1940 年至1942 年間農業產量下降的62%。機牀和原料的產量也得到提高。而盟國提供的武器實際上相對於對蘇聯的戰時努力來說貢獻較小,與其本國產量相比,坦克佔10.5%(許多是過時的型號),飛機佔13.6%,火炮僅佔2%,但美國支援的卡車很關鍵。蘇聯的卡車產量從1940 年的13.6 萬輛下降至1942 年的3.09萬輛,因而進口的41 萬輛卡車對擴充快速部隊至關重要,特別是越野能力出衆的四驅型。而軍靴、電臺、戰地電話、火車頭等另外一些軍用品,則填補了蘇聯人憑自身能力無法彌補的物資缺口。

高度集中的體制是維持軍工生產戰時水平的必要條件,這些武器裝備,以及西方國家提供的援助,將德軍埋葬於德國人無法贏取的一場物資戰中。蘇聯採取了一些務實措施鼓勵民衆支持這場戰爭,公民們得到保證,他們正爲祖國34 而戰, 而不是爲了某種意識形態,另外戰爭的結束會帶來美好的生活。到目前爲止,促使民衆獻身勝利事業的最有效辦法是讓他們知道德國人如何對待俘虜和被佔領土上的民衆。希特勒統治下的生活非常悲慘,這一點迅速傳播開來,對敵人的真正仇恨成爲士氣的主要源泉。陸軍、海軍和其他軍種及單位共徵募2950 多萬人。這就導致其他方面勞動力短缺(例如,從事農業勞動的人數下降近60%),工業動員又佔用500萬人。男性不足時,婦女們就必須投入工作,到1942年年底,她們約佔工業勞動力的53%,農業勞動力的71%(200多萬人投身軍旅)。另外,老人和孩子也被用於補充勞動力的不足。

本文摘自《從失敗到勝利:1944年夏季東線的決定性與非決定性戰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