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早在海洋中發現微塑料的時候,就有科學家發出警告:總有一天,這些塑料微粒會通過水源和食物鏈進入人體,並造成無法預測的影響。◆今年3月18日,菲律賓海域發現了一頭4.7米長的柯氏喙鯨死亡,檢查死因的時候,竟然在胃中發現了超過40公斤的塑料垃圾:16個米袋、4個巨型香蕉袋、數不清的塑料袋。

習慣買菜的那家攤主回老家了,最近下班後不得不去其他家買菜。

這也意味着我要連續幾天都得給新的攤主再三強調:麻煩幫裝在我自己的布袋裏就好。

但新的攤主基本都會嫌我“事多”,勸我說:莫得事,不就一個塑料袋嘛!

這件事讓我最終下定決心,在韓哥的紅領農場訂了全年蔬菜配送。

1、無處不在的塑料

每天我們會見過無數個這樣的塑料袋,從早餐的一個包子、到中午的一頓外賣、下班後的菜攤、水果攤,塑料袋無處不在。

從1907年首個合成塑料的出現,只花了一個世紀的時間,這種新事物就已經遍佈日常生活的每個角落,如今我們國家平均每年生產着7000萬噸塑料製品,是世界上最大的塑料生產國。

而每年這7000萬噸中有接近3000萬,都成爲了塑料垃圾,這被譽爲20世紀最偉大的發明之一的塑料,給我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伴隨而來的是不可降解的塑料危機。

便利之下,是無窮後患

爲了遏制這場"白色污染"。2008年,國家就已頒佈了“限塑令”,但阻止了超市向消費者免費提供塑料袋,卻阻止不了塑料袋的產量有增無減。

兩三毛的低廉價格在年輕人的心中不值一提、在小攤小販上難以普及、人們的環保意識沒有樹立、官方對塑料製品的產量沒有限制……限塑令想要實現的目的,終究只是一場空話。

隨着電商的發展,塑料的使用更爲廣泛,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限塑令,成了一紙空文。

618,雙11,雙12……電商平臺爲了促進銷售,樂此不疲地創造新的消費狂歡,改變着人們的消費習慣。2016 年,全國寄出了312.8 億個快遞,塑料袋總使用量約147 億個,包裝箱總使用量約86 億個,膠帶使用總量約爲3.3 億卷,除了包裝箱,其他都不可降解,一次使用後,便成了不可回收的垃圾。

而近年來,塑料包裝的另一巨頭:外賣,從一開始就來勢洶洶。

2018年,中國在線餐飲外賣用戶規模達3.55億人,美團外賣、餓了麼、百度外賣三大外賣平臺日訂單總量超過2000萬單,每天就有超過2000萬個塑料袋跟6000萬個塑料盒的垃圾產生,因爲遭到油污難以清洗,外賣塑料包裝的循環利用率最低。

大部分塑料垃圾的命運是走向填埋場,漫長的接近1000年的降解期,污染着土地與地下水。

這些塑料垃圾,更是直接危害到了海洋。

看不見的垃圾 |“全球50%的人,身體裏都含有微塑料”

2、海洋的垃圾危機

隨着洋流運動,每年有超過八百萬噸的塑料垃圾進入海洋做着環球旅行。據國家海洋局2017年3月發佈的《2016年中國海洋環境狀況公報》,在我國45個區域的海洋垃圾中,84%的海面漂浮垃圾、68%的海灘垃圾以及64%的海底垃圾,都是塑料垃圾。

這些垃圾可能來自遙遠的其他大洲,也可能來自我們這片延綿960萬平方千米的土地,但無論來自何處,誰都在這場塑料之戰中無可倖免。

海洋生物成爲首當其衝的受害者,據統計,僅僅漂浮在全球海面上的塑料垃圾,就達到了每平方公里1.3-1.8萬塊,這給全世界的海洋生物帶來了致命的災難。

早在1997年有報告就顯示,全球至少有247種海洋生物,因誤食海洋垃圾或被海洋垃圾纏繞折磨致死。22年過去,海洋哺乳動物28%、海鳥36%和海龜86%,已經成爲塑料垃圾的受害者。

◆今年3月18日,菲律賓海域發現了一頭4.7米長的柯氏喙鯨死亡,檢查死因的時候,竟然在胃中發現了超過40公斤的塑料垃圾:16個米袋、4個巨型香蕉袋、數不清的塑料袋……

◆4月1日,意大利海灘衝上了一頭懷孕抹香鯨,胃中有22公斤塑料垃圾,腹中胎兒也已死亡。專家檢查發現,垃圾包括塑料袋、漁網、塑料管,更多的東西已經無從辨認……

◆4月20日,泰國灣東海岸發現一隻不到4歲,身長70釐米的綠海龜死亡,解剖後其胃中發現大量垃圾廢物,包括繩子、泡沫、吸管、塑料袋……

有人預言,到2050年,世界海洋裏的塑料將會超過魚類總和。

遭殃的不只是無辜的海洋生物,還有這些垃圾的產生者——人類。

去年的一場颱風過後,南方沿海城市滿目瘡痍,那些丟出去的垃圾又還給了人類。

有人感慨,是不是我們做得太過了?

看不見的垃圾 |“全球50%的人,身體裏都含有微塑料”

△柯氏喙鯨胃中的塑料袋

3、比塑料垃圾更恐怖的微塑料

大塊的塑料垃圾尚可防治,肉眼不可見的微塑料卻是防不勝防。海洋中的塑料垃圾等不及降解,便在海洋環境的作用下碎裂成了小於5mm的塑料顆粒,科學家們把它形象地稱爲——海洋中的“PM2.5”。

◆2013年,英國科學家在英吉利海峽採集了 504 條魚,在 36.5%的魚類樣品胃腸系統發現了微塑料的存在。

◆2017年,在太平洋西部的深海處,馬裏亞納海溝中檢出了多氯聯苯、多溴聯苯醚等塑料污染物,這是世界上最深的海溝。

◆2019年,在遠離人類的北極圈,暴雪鸌產下的鳥蛋中檢出了增塑劑,這是世界上最偏遠的地區之一。

這些在海洋中已經普遍存在的微塑料,易造成海洋動物進食器官的堵塞。已有研究發現,微塑料會對生物產生物理損傷,堵塞食物通道。這可能會引起動物虛假的飽腹感,導致攝食率低、受傷或者死亡。

此外,在塑料降解的過程中,可向海洋環境中釋放塑化劑。其中鄰苯二甲酸鹽和雙酚A等塑化劑,影響着動物的繁殖。

不可避免的,微塑料正在入侵着人類世界。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公共健康學院的報告顯示:歐洲國家72%的自來水中有塑料微粒。

今年 3 月,世界衛生組織發佈的報告顯示:購自九個不同國家、11 種暢銷品牌的 250 瓶瓶裝水中,超過 93% 都含有塑料微粒。

華東師大發表了一項研究:採集的所有中國食鹽樣品都含有“微塑料”。

早在海洋中發現微塑料的時候,就有科學家發出警告:總有一天,這些塑料微粒會通過水源和食物鏈進入人體,並造成無法預測的影響。

這一天離我們並不遙遠。

看不見的垃圾 |“全球50%的人,身體裏都含有微塑料”

4、人類終究無處可逃

作爲食物鏈頂端的人類,2018年首次確定了人體中含有塑料顆粒,科學家們預測的這一天終於來了。

歐洲胃腸病學會議上發表報告稱:來自不同國家的8個志願者身體中,均發現了微塑料,維也納醫藥大學胃腸病學家菲利普·施沃布爾悲傷地感慨,“微塑料無處不在,可我根本沒有想到每個樣本都能檢測出微塑料。”

而這並不意外,讓人擔憂的是,目前微塑料對人體的影響尚未知曉。

樣本太小、時間太短,研究太少,目前並沒有因爲塑料微粒導致疾病的案例。科學家只能推測,塑料微粒可能會影響人體淋巴系統等。

進入人體的微塑料在身體裏難以代謝,隨着時間推移還會變成更小的微粒。這時候情況會更加複雜,或許能夠殺死細胞。在大量累積後,未知的風險只會越來越多。

最小的納米級塑料能進入血液、淋巴系統甚至肝臟,腸道中的微塑料也可能影響消化系統的免疫反應。

紀錄片《塑料海洋》的導演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曾說:這些化學物質會進入食物鏈,不孕不育、癌症、自身免疫系統問題、內分泌紊亂、發育中兒童的行爲問題、以及胎兒發育問題都與其有關。

然而發現時間太短,目前還沒有醫學研究去證明這些推測。未知的風險,更令人惶恐不安。

5、我們都是未來的投票人

減少塑料,是目前最行之有效的緩解微塑料入侵的方法,也是我們每個人都能做到的簡單方式。

目前很多城市都會舉辦生態農夫市集,一羣來自城市周邊的生態農友、手藝人、環保主義者們在市集的組織下,在城市中倡導一種可持續的生活方式。

有些生態農場主將自家地裏的食材擺上攤位,供周圍的居民前來選擇購買,居民也可以將自家的的快遞箱、雞蛋盒、購物袋甚至廚餘垃圾帶到市集現場交給農戶,便可換取生態食材。

成都有個市集只提供收費的紙袋跟租賃的編織袋,不提供任何塑料製品,並倡導前來的居民自帶購物袋、竹籃,還有餐具,因爲現場有健康的生態小喫供食用,自帶餐具的客人會有相應的折扣。

現場還設有舊物交換區,家中的閒置都可來這裏換取所需之物,物盡其用,減少垃圾的產生。

我們不能改變世界,卻可以改變自己。

每次出門帶上環保袋並不麻煩,使用純棉手帕更加舒適方便,支持生態農業也並沒有讓生活艱難……這些雖然簡單平凡,卻都是非常有意義的實踐。

看不見的垃圾 |“全球50%的人,身體裏都含有微塑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