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古人對漿非常的重視,在《周禮》中記載,負責天子的飲食的官員中有一類官職稱之爲“漿人”,主要來負責天子除酒之外的其他飲品,這其中就包括漿在內的六飲,其名爲:水、漿、醴、涼、醫、酏,據記載當時的漿人達到一百七十人,可見當時對漿等飲料的需求量非常之大。但是茶作爲飲料的普及是要到魏晉南北朝之後的事情,而茶飲之前,漿是中國居民和酒同樣重要的飲品。

現在的飲料市場可謂是五花八門,各種各樣的飲料層出不窮,碳酸飲料、果汁飲料、各種茶飲,還有許多我們不熟知的各種養生的黑暗飲品。我國古代歷來講究飲食,在菜餚方面種類之盛,製作之精,完全不輸現代人,那古人在飲料方面有沒有什麼特殊的地方呢,今天就介紹一種非常古老的飲料——漿。

漿這個字經常出現在各種詩句中,比如“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白居易《觀刈麥》),“ 問答未及已,兒女羅酒漿”(杜甫《贈衛八處士》)現代人經常把漿理解成爲酒或者是低度數的濁酒,其實這種理解是不準確的,漿是一種種類豐富,歷史久遠的飲料,在古代人們的生活中佔有重要地位。

1. 漿,一種古老的飲料

最早關於漿的記載是和酒在一起的,出自於詩經《詩經·小雅·大東》:

或以其酒,不以其漿。鞙鞙佩璲,不以其長。

可見漿的歷史應該和酒相當,甚至有的歷史學家認爲,古代人飲漿的歷史應該比飲酒更長,因爲酒的製作相對複雜,而漿的製作則相對簡單。早期的漿是米湯經過發酵後的產物,由於乳酸菌的發酵,米湯會變酸,風味更佳獨特,並且還有促進消化的作用,所以受到人們的喜愛。有的歷史學家也認爲最早的酒可能也是米湯發酵而成的,當然還沒有確切的依據。

古人引漿

古人對漿非常的重視,在《周禮》中記載,負責天子的飲食的官員中有一類官職稱之爲“漿人”,主要來負責天子除酒之外的其他飲品,這其中就包括漿在內的六飲,其名爲:水、漿、醴、涼、醫、酏,據記載當時的漿人達到一百七十人,可見當時對漿等飲料的需求量非常之大。在春秋戰國時代,就有專門賣漿的店,其形式應該和後代的茶館和現在的奶茶店比較類似,在《史記·魏公子列傳》有這樣的記載“公子聞趙有處士毛公藏於博徒,薛公藏於賣漿家,公子欲見兩人,兩人自匿不肯見公子。”信陵君要找的人就藏在一個賣漿的店裏面,可見當時漿也已經成爲尋常老百姓生活的一部分。

2. 種類豐富的漿

漿的概念相對寬泛,古代的飲料都可以稱之爲漿,但是根據其口味和製作原料可以分爲兩類。

第一類是由米湯等糧食發酵而成的,口味略酸。在《齊民要術》中記載的一種製作“寒食漿”的方法:

“以三月中清明前,夜炊飯,雞向鳴,下熟熱飯於甕中,以向滿爲限。數日後便酢,中飲。……以二升,得解水一升,水冷清俊,有殊於凡”

所謂寒食漿是魏晉之前的寒食節所做的一種飲料,大體過程就是在做好的飯中加入水,密封之後經過一段時間的發酵而形成的飲料,並且這種發酵而成的酸湯在夏天還能起到消暑的作用。這種酸湯還經常用於加工其他食物,幫助食品發酵。

寒食漿

第二類則是由一些常見的水果製成,通過晾曬或者其他方式將水果製成幹或者是粉,沖泡而得的一種漿。其實現代的酸梅湯就是沿襲了這種做法而來的,這種漿一般口味比較甜。《齊民要術》中記載的主要作爲漿的原料的水果有酸棗、杏、李等。另外在《四時篆要》中也記載了一種製作杏酪(以杏爲原料的漿)的方法,書中還記載將這種飲料搭配蘇、蜜、蘇子、薏苡等物一起喝還能治療多種疾病。

酸梅湯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以動物爲原料製作的漿,主要的是以蜂蜜有原料製作的蜜漿,古代蜂蜜獲得比較困難,並且蜜漿的調製方法也很複雜,所以只有王宮大臣纔有蜜漿可以喝。三國時期的袁術兵敗之後想喝一碗蜜漿而不得,《三國演義》中寫道“時六月盛暑,袁術欲得蜜漿解渴,又無蜜。嘆息良久”,可見當時在上層社會喝蜜漿也是一種普遍的現象。

提到中國的傳統飲品,大多數人都會想到酒和茶,這兩種飲料確實是中國流傳範圍最廣,影響最爲深遠的飲料。並且這兩種飲品也有非常豐富的文化內涵,茶文化和酒文化已盡深入了中國人的日常生活。但是茶作爲飲料的普及是要到魏晉南北朝之後的事情,而茶飲之前,漿是中國居民和酒同樣重要的飲品。特別是在先秦之前,漿不管是在王宮貴族,還是尋常百姓都是一種生活必需品,這其中的文化內涵也有待進一步去發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