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多歲的陳女士,因爲一直血糖高去醫院檢查,結果醫生見陳女士鼻子有點大,嘴脣有點厚,聲音偏啞,就建議除了血糖之外再檢查一個生長激素。

聽到醫生的話,陳女士猛點頭,“醫生,我是覺得這幾年變醜了,但不知哪裏出了問題。”

檢查結果出來了,陳女士的生長激素8.21ng/ml,促生長因子629 ng/ml,均比正常高出好幾倍。磁共振發現她有一個1.0*0.6cm的垂體瘤。種種檢查結果指向一個病——“肢端肥大症”。

近年來,像陳女士這樣的垂體瘤患者越來越多。垂體瘤是顱內常見的良性腫瘤,會擾亂人體正常的內分泌。“垂體分泌正常數量的垂體激素,而腫瘤分泌過多的激素或壓迫正常的垂體組織引起激素分泌過少。所以雖然垂體瘤大部分是良性的,但激素的不平衡會產生對機體健康的不良作用。”

比如肢端肥大症,就是垂體瘤分泌過多的生長激素引起的疾病。

如果生長激素增高發生於骨骼和器官正在發育的兒童時期,那麼將導致巨人症。而如果生長激素過多發生於成年,則會導致肢端肥大症,引起軀體某些部位的過度生長而不會改變身高。

患有肢端肥大症的人,最明顯的特徵是出現面部骨骼的生長,尤其是下頜,另外,手腳也會增大,指環或鞋碼發生改變。

還可能出現疲乏或肌無力;多汗或體臭;頭痛;睡眠呼吸暫停;聲嘶或聲音改變;舌變大或皮膚腺體增大;關節運動受限或腕管綜合徵;關節痛或關節周骨性區腫脹;齒縫增寬;手指或足趾的增粗;皮膚增粗或皮垂增多;非主動的體重增加;女性毛髮增多。

由於肢端肥大症帶來的改變都是逐漸發展的,進展較爲緩慢,有時候很難被發現感知,所以早期發現早期診斷對預後有很大幫助。爲了診斷該病,醫生可能會首先檢測患者血液的生長激素(GH)和IGF-1的水平,確診肢端肥大症的檢測是口服糖耐量試驗(OGTT),垂體MRI可以發現腫瘤的存在。

如果發現自己有肢端肥大症的相關症狀,確診後還是要積極治療,目前對於90%的肢端肥大症(垂體生長激素腺瘤)患者都可以通過經鼻蝶微創手術的方法治療。經鼻蝶微創手術治療風險的發生率很低,選擇專業的醫院和有經驗的醫生,將有助於患者避免和減小風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