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7月中上旬,我們的社會實踐團隊來到包頭市,走訪了北方稀土高科技有限公司、包鋼稀土冶煉三廠和稀土研究院等重要產業中心,拜訪了內蒙古科技大學楊啓山教授、第一代“稀土人”竇學宏爺爺和正在爲稀土產業貢獻自己力量的年輕人,以期全面瞭解北方稀土產業的發展現狀,探究當代稀土產業的發展之路。稀土產業在一步一步前進着,但在一些領域的發展仍不平衡,仍不充分。

立高原,拓稀土

秉承國之瑰寶,成就民族驕傲

歷風雨,度春秋

邁步崢嶸歲月,一路凱歌高奏

生豪情,起壯歌

心遠而長,智者矯健而行

興於勢,志於遠

篤行有恆,行者永不止步

——中國北方稀土

稀土是一組典型的金屬元素。稀土資源儲量稀少、不可再生、分離提純和加工難度較大,且被廣泛應用於工農軍等行業,是新材料製造的重要依託和關係到尖端國防技術開發的關鍵性資源,被稱爲“萬能之土”,有重大價值。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白雲鄂博礦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礦山,佔國內稀土資源儲量的90%以上。包頭也因此被稱爲“稀土之都”。鄧小平早在1992年就提到:“中東有石油,中國有稀土。中國稀土資源佔全世界已知儲量的80%,其地位可與中東的石油相比,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意義,一定要把稀土的事情辦好!”

內蒙人對家鄉豐富的自然資源總是有一種自豪和感激之情,也正是這些自然的饋贈哺育了內蒙古的數百座城市,數千萬人口。作爲新時代的青年,作爲來自內蒙的南大學子,我們渴望反哺家鄉,渴望承擔社會責任,爲草原大地上的重要產業發展獻一份力。7月中上旬,我們的社會實踐團隊來到包頭市,走訪了北方稀土高科技有限公司、包鋼稀土冶煉三廠和稀土研究院等重要產業中心,拜訪了內蒙古科技大學楊啓山教授、第一代“稀土人”竇學宏爺爺和正在爲稀土產業貢獻自己力量的年輕人,以期全面瞭解北方稀土產業的發展現狀,探究當代稀土產業的發展之路。

壹 | 以尺寸之功,積千秋之利

7月14至16日三天,我們走訪了三個工廠:包鋼稀土冶煉三廠、拋光粉廠和磁性材料工廠。這是我們小分隊大多數成員第一次走進工廠,走近每一道工序,看到稀土最初的模樣。

儘管工廠裏充斥着嘈雜的聲音、難忍的氣味,但仍不乏基層工作者堅定的步伐、認真的身影。“以尺寸之功,積千秋之利”。眼前細小的白色粉末——拋光粉,竟是每一個有屏幕的電子產品不可或缺之物;工作人員手中的小小磁環,是汽車、航天、航空等領域的生命!隊員們聽着關於工藝流程的介紹,深切體會到稀土這個小小之物怎樣撬動了工業生產的大局,怎樣便利了人類的生產生活。

通過走進工廠,我們還感受到基層工作者的默默付出、稀土產業的砥礪發展。然而,我們同時也注意到,儘管中國稀土在上游產業發展較好,技術領先,在下游產業卻仍處於不利地位,高精尖技術和下游產品應用較發達國家仍有差距。在這方面仍需國家和企業的持續努力。

貳 | 不馳於空想,不騖於虛聲

7月17日,我們到訪包頭稀土研究院。它是世界最大的專業稀土科研院所,已建立技術中心18個,其中國家級中心4個。白雲鄂博稀土資源國家重點實驗室,是國家首個批給內蒙古的重點實驗室。

對於科研工作者來說,把夢想化爲現實,不僅需要毅力、定力,更離不開巧解難題的勇氣和釋放活力的智慧。談到對稀土研究發展的貢獻,工作人員自信的說,研究院是全國領先的。“我們從稀土的前沿應用,到稀土的媒體發展,是一個全覆蓋。”在研究院磁製冷實驗室中,研究院黃教授向我們介紹到:“之前的冰箱都用氟利昂,但是對臭氧層的破壞很大,現在就研究用磁質材料釹鐵硼做成磁場,利用這個原理也能實現製冷。”多虧了科研工作者的悉心努力,磁製冷冰箱從設想變爲現實,現在又正從科研成果轉向成熟產品。

雖然稀土科研取得了非凡成就,但仍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稀土下游應用的好多專利都是八九十年代的,那時候咱們國家的研究還比不上西方國家,所以核心專利大部分日本美國的,我國的很少。”我們還不止一次的聽到:“現在願意從事基礎科研的人越來越少了啊!”基礎研究遇冷,的確是現存的一大問題。

叄 | 敢於創新,重任在肩

7月18、19兩日對北方稀土集團總部的訪問,是此行的高潮。

北方稀土高科技有限公司是我國乃至世界最大的稀土生產、科研、貿易基地。中國北方稀土正依託以稀土爲重心的戰略轉型,全力打造“國內最強,世界一流”的稀土行業領軍企業。

我們來到企業的規劃部和國貿部詳細瞭解相關情況。

規劃部馬科長說:“公司將一以貫之地堅持創新驅動發展,以體現國家意志,維護行業秩序爲己任,致力於合理配置資源,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有機統一。”而正所謂“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零排放要求與更高的標準在環保層面對企業生產管理帶來了很多挑戰。對於有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公司將持續作出努力,在行業產業指標和總體環境指標等多重意義上實現達標排放,貫徹新常態下新發展理念。

談到貿易摩擦,國貿部李同志表示,中國之所以將稀土作爲一張牌,是因爲中國在前期的選礦、冶煉、分離等技術超前,可以通過貿易掣肘個別國家,並促進稀土價格上漲。在短時間內這一對策有利於國內的稀土企業。但從長遠來看,發達國家的先進科技水平及豐富的人才資源遲早會追上我國的前沿技術,從而使我國失去優勢。這對我國稀土產業可持續發展是不利的。

交談後,我們對世界稀土格局、中國產業發展和北方稀土有了更宏觀深入的瞭解。我們多次提及2011年的稀土價格暴漲,該事件在一定層面上體現出稀土的可替代性和技術優勢的暫時性,對我國稀土產業發展和政策制定有前瞻性意義。國家只有從根本上鼓勵技術創新,着力發展稀土應用材料及高端延伸產業,增強產業實力、綜合國力,才能躋身於世界前列。

肆 | 櫛風沐雨,薪火相傳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7月初我們特地拜訪了包頭稀土研究院稀土信息中心(原情報研究室)原主任,老一輩“稀土人”竇學宏爺爺、現在正從事稀土研究和稀土教育工作的內蒙古科技大學楊啓山教授,以及正在爲稀土事業付出青春時光的年輕學子們。

投身革命,艱苦奮鬥,建設社會主義,是老一輩頗具時代色彩的信條。我國第一代稀土科研人才正是在那火紅的歲月裏,學有所成,共赴北地,爲我國稀土資源開發利用和學術研究奠定了堅實基礎。而今天各一方,風華正茂亦作日暮殘年,第一代稀土領域專家多已年邁,卻仍有餘熱發揮。學術研究與生產實踐多年積澱的豐厚成果與需要著書屬文以發揚光大,而由那一代人櫛風沐雨中風雨兼程的理想信念,崢嶸歲月於高原之上的情懷與熱愛所共同構成的傳承至今的稀土人的精神,歷經時光的流逝而歷久彌新,激勵着一代又一代青年承前啓後,繼往開來。

回望 | 鑑往知來,總結經驗

實踐過程中,我們也注重時刻學習,從實踐中吸取教訓,總結經驗。

稀土是一個深奧、複雜的領域,而我們的團隊成員都是大一的同學,因此在相關知識上了解甚少。在準備和開展社會實踐的過程中,解決這個問題最好的辦法就是大量閱讀文獻、和相關老師討論交流。不斷的自我學習加上老師的生動講解,使我們理論知識的基本功打得紮紮實實,爲後續的實地考察做好了鋪墊。

實踐結束後,大家一致認爲:調查採訪得到的內容並不是完全有價值、符合預期的,因此調研過程中隨機應變的能力非常重要;小組裏既要分工明確,各司其職,又要集思廣益,溝通聯繫,才能做好工作,提高效率。此外,我們還學到了涉外溝通的方法、採訪提問的技巧,以及檢索文獻的能力。實踐中不斷的學習和進步,使稀土小隊獲得了更好的實踐成果,爲之後的學習生活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結語 | 立高屋建瓴之勢,謀興業強國之遠

晨光熹微,輕颸拂過,天際一抹紫紅色的朝暉彷彿綻開的紅玫瑰般美麗。我們的最後一站是稀土展覽館,小分隊穿着南大小藍鯨文化衫,走在中國北方的稀土發展之路上,回憶這幾十年來的崢嶸歲月。稀土產業在一步一步前進着,但在一些領域的發展仍不平衡,仍不充分。我們需要從長計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助力稀土產業繁榮發展,促進中國從稀土“大國”向稀土“強國”轉變。

稀土一直都是朝陽產業,從基礎應用,到下游應用,再到技術研究再應用,它身上可有所作爲的地方非常之多。鑑於國家整體研究配備能力和發展情況,還有很多工作亟待開展。欣欣向榮的背後,需要年輕人默默奉獻的背影,需要科研工作者夜以繼日探索的腳步,需要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需要謙虛自信的清晰定位,需要“稀土精神”的世代傳承。

這是一個神奇的領域。稀土必將持續催生出延綿不絕的奇蹟和生生不息的夢想。願我們青年人也有這樣喫苦耐勞的精神,有這樣爲祖國建設奉獻青春的意志,奮鬥在一線,奮鬥在百花盛開的新徵程!

團隊成員:喬奕瑋 戈 欽 丁熠然

高梓程 柴 源 王安心

王昕妍 孟 苑 王 煦

王詩瑤 賈 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