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後續】“星之路”光環褪去,已停業法人被約談

3月14日至3月15日,周到上海新聞客戶端和《新聞晨報》“3.15”特別報道曝光,上海星之路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星之路公司”)打着招聘模特、主播等幌子,向滬上多家醫美機構輸送整形客源的事件。報道推出後,普陀區相關部門立即行動,對這家公司以及公司法人採取了相關措施。目前,該公司已經處於停業狀態。

市場監管局:去年已責令註冊地址變更並罰款20萬元

3月21日,普陀區相關部門告訴記者,看到關於星之路公司相關問題的報道後,普陀區相關執法部門前往現場檢查。目前,星之路公司已處於停業狀態,該公司前臺的店招店牌已被拆除,現場無辦公、經營活動。由於星之路公司存在拖欠租金的違約行爲,其實際經營地物業管理方已向其發出解約通知和停電通知,約定雙方於2019年3月31日解除租賃協議。

【“3.15”後續】“星之路”光環褪去,已停業法人被約談

3月14日,星之路公司前臺

據瞭解,早在2018年11月16日,普陀區市場監管局長風市場監管所就對該公司在廣告中使用最高級絕對化用語的違法行爲,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相關規定,作出罰款人民幣201600元的行政處罰,並責令其限期辦理註冊地址變更登記。

衛監所:已經約談星之路相關負責人

普陀區衛生計生委監督所也將約談該公司法定代表人,進一步瞭解覈實情況。

3月21日上午,普陀區衛生計生委監督所顧浩副所長告訴記者,他們已經約談星之路公司相關負責人。顧浩副所長說,這些年,他們一直在打擊非法醫美活動,“《新聞晨報》、周到上海新聞客戶端能將這個問題如此深入地告訴讀者,告訴消費者,是我們執法部門非常樂意見到的。我們也一直希望藉助媒體的力量,給社會大衆作一個提醒。”

【“3.15”後續】“星之路”光環褪去,已停業法人被約談

顧浩告訴記者,在這個行業,有兩個東西,大家要警惕假貨。一個是玻尿酸,一個是植入物,也就是假體。

顧浩說,

一些非法行醫的比如開着麪包車的,租個賓館的,或者在高檔樓宇裏面租一套房子的,他們往往號稱某某知名醫院的,或者什麼亞太區的、日本或者韓國美容協會的什麼整形師,什麼證書都有的,自吹自擂的。他們給出的價格便宜一點,如果用的是國產的,那也就算了,但他們用的填充物,如乳房假體裏面所謂的玻尿酸,其實是用很廉價的東西冒充很昂貴的東西在用。

醫美門診還有一個問題需要消費者注意,那就是麻醉問題。顧浩說,

很多醫美死亡案例,都是靜脈麻醉引起的。因爲一些醫美門診比較簡陋,搶救設施也不完善。還有一種可能,就是沒有麻醉資質的人在用靜脈麻醉。

新聞鏈接:

【3.15特別報道】招模特、主播?當心這家公司把你“賣”給醫美機構貸款整容!

【3.15特別報道】起底“星之路”:招模特、主播是噱頭,“賣”客源賺整容分成纔是目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