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数据生产力大奖赛 - 帆软”参赛案例,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引言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多元化发展,子公司分布零散,跨地区、跨国生意规模不断壮大,其供应链生产环节原材料库存成本增加,供货不及时,无法及时应对客户的需求等问题日益加剧,成为企业实现世界一流制造业公司愿景的巨大阻碍。那么传统制造业应该如何实现上下游高效协同管理办法,助力企业长远发展?本文就天能集团案例,深度解读能源制造公司的数据分析平台应用之路。

公司介绍

天能集团是中国新能源动力电池行业的龙头企业,创始于1986年。经过30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以电动车环保动力电池制造为主,集新能源汽车锂电池、汽车起动启停电池、风能太阳能储能电池的研发、生产、销售,以及废旧电池回收和循环利用、城市智能微电网建设、绿色智造产业园建设等为一体的大型实业。集团现拥有50多家国内外子公司,拥有浙、苏、皖、豫、黔五省十大生产基地。集团综合实力位居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中国企业500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国电池工业十强。项目背景

数据战略发展史

一家拥有众多分、子公司的集团化企业,犹如一条大船,我们都知道“船大难掉头”。

2011年底,数字天能、智慧天能,再创一个新天能的数据化转型战略落地,经历5年,终于迎来了业务数据真正的转型。

2016年,天能集团经过多次的选型招标最终决定采用帆软做为其建设数据可视化的平台。实现了从订单到交付的供应链全流程可视化,销售预测、销售日报表、订单审核量、丝网分配量等120余张日常业务运营报表,同时构建了各个事业部经营战略驾驶舱,以及总裁经营数据看板。移动端使用日均超过500人。

2018年又将帆软用于构建智能制造大数据平台,实现了从车间看板、设备数据采集、物料管控、计划执行、产量跟踪、质量分析等数据内容的管理,并构建了生产基地运营驾驶舱和智能制造监控中心两级数据可视化平台。项目要求

1、实现集团从产到销整个供应链闭环数据报表的集中呈现和应用;

2、打破公司信息孤岛,实现上下游信息透明化,上下游人员能对相应职能数据进行实时监控,预测市场需求变化,及时做出相应调整,降低集团财务风险,提高上下游协同效率;

3、实现与集团OA的无缝对接,为集团和各分、子公司提供日常经营所需要的多样化报表 ;

为此,集团针对以上需求开启了集团数据应用的新里程。应用场景及价值阐述

1、设备工艺实时采集的分析及预警

通过数据可视化分析发现了有多达100多台设备PLC参数设置与工艺标准存在差异(比如高温温度持续时间、压力参数等),为企业现场工艺改善及产品质量改善带来巨大的提升,直接经济效益提升不少于3000万。

2、现场车间物料的齐套性管理

多产线、不同节拍的齐套是在制造现场很难解决的问题,通过雷达图清晰看见配套,指导生产计划,减少物料不配套带来呆滞的风险和降低库存资金占用。

3、车间半成品库龄的结构性分析

将实时出入数据及库龄直接投放到车间,不再是后台财务报表,让全体车间员工清晰了解当前任务计划合理性。

4、设备利用率分析

设备的利用率分析,清晰看见每一台设备利用情况,杜绝单台设备空闲和过于繁忙的情况,降低设备故障风险。

5、车间质量分析

将每一个人的质量数据实时投放到车间,抬头即可见,激发员工质量观念,直接提升良品率10%以上。

6、车间产量分析

7、 车间3D仿真建模的集成

3D建模是数字化车间必备内容,利用帆软平台实现数据与3D建模的集成。

8、智能制造工艺及质量监控中心

一个监控中心内容过多,不专业,业务相关性不高,财务看过程工艺没有意义,将数据中心进行分层管理,避免对着大屏发呆,与我关系不大,业务分析会议针对性更强。

9、智能制造管理运营中心

经营数据分析,突出经营效果展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