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僧作詩,總是充滿人生的頓悟和妙絕的禪意。讀高僧的詩,也能夠讀到凡夫俗子看不到的深邃和意境。因此很多得道高僧,雖然留給世人的詩歌不多,但卻都是十分經典的。

高僧信手拈來之作,竟成史上最驚豔的宋詩,僅28字千年來無人超越

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就是南宋高僧志南和尚的一首詩。當年志南拄着柺杖過橋,詩興大發寫下一首最美的宋詩,僅28字便一詩成名。如今這首詩,小學生幾乎都要求會背。全詩看似信手拈來,但卻字字珠璣,是史上最驚豔的宋詩之一,千年來無人超越。

《絕句·古木陰中系短篷》

宋代:志南

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

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高僧信手拈來之作,竟成史上最驚豔的宋詩,僅28字千年來無人超越

高僧寫詩,最讓人稱道的有兩點,一是情感更加空靈而真實,沒有世俗氣;二是具有佛法的精妙,尤其是漢傳佛教中的禪意,在很多高僧的詩歌中體現得淋漓精緻。宋代高僧志南這首詩便是如此。雖然寫的也是平凡的事物,但是卻超凡脫俗,有人間難得幾回聞之意趣神色。此外,全詩空靈灑脫,得禪宗真意。

高僧信手拈來之作,竟成史上最驚豔的宋詩,僅28字千年來無人超越

第一句“古木陰中”,用極其簡練的筆觸交代了極具詩意的場景。詩人在古木蓊鬱的樹蔭底下,將一葉小舟靠岸。小小的短篷船系在古木嶙峋的枝幹上。詩人爲什麼要來到此地,爲什麼要上岸,都沒有交代,也無需交代。這纔是真正的放飛心靈,自由無限的旅行。

“杖藜扶我過橋東”,這一句也寫得極爲精妙。一般而言,是我拄着杖藜,這說明詩人應該已經年紀不輕了,需要藉助柺杖前行。然而詩人卻偏偏說“杖藜扶我”,一下子將意象寫活了。其實,眼中事物的生命,恰恰是詩人內心無比強大的生命力所賦予的。

高僧信手拈來之作,竟成史上最驚豔的宋詩,僅28字千年來無人超越

換言之,一個沒有積極生命力的人,看到一切都是死氣沉沉的。此外,內心充盈智慧之人,一定不會孤獨。他能在無限的客體中,找到內心的憑依和寄託。因此,杖藜似乎也成了他的經年老友,或知心知己,扶着他走過小橋去。

這或許也是一個人從凡人,經由佛法的廣大,通往佛性和禪意的過程吧。小橋的東西兩面,就是這個佛法世界的兩端,一端聯繫着人間,一端嚮往着佛國。因此,小橋以東的世界,就尤爲令人期待。這頓悟後的佛法世界,會是怎樣一幅光景呢?

高僧信手拈來之作,竟成史上最驚豔的宋詩,僅28字千年來無人超越

“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沾着衣服,似乎會打溼身上的衣服,然而因爲是杏花夾雜的雨絲,溼衣反而顯得詩意。這雨,終於分不清是雨水,還是杏花花瓣的露水,抑或是空濛的山中的霧氣。吹面之風,也似乎是楊柳送來,芬芳馥郁。

這首詩也就成爲宋代描繪春天的景緻最美的一首詩。然而高僧看待世界的不同眼光,纔是這首詩得意有無限生命力的重要原因。一詩成名,妙不可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