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精日”,相信大家對這個詞語有所理解吧,意思是指那些崇拜日本軍國主義,仇視本國本族人民,在精神上將自己視同日本人的非日籍人羣。目前國內的"精日"分子非常的多,他們經常發表一些危言聳聽的言論,嚴重的傷害了我國人民。對於發表此番言論的“精日”分子,我們的警察蜀黍動作非常快,迅速的將他們繩之於法,給予了他們應有的處罰。

抗戰時四大“精日”分子,一人被槍決,兩人判刑,只有他安度晚年

其實在抗日戰爭時期,我國政府對這種“精日”分子就出臺了相應的處理措施。1938年在延安召開的六中全會上,中共中央就提出,那些“文化漢奸”、“知識漢奸”,雖然他們不直接參與日本人的軍事行動,但他們鼓吹“親日”“媚日”的漢奸思想言論,用思想麻痹廣大的抗日羣衆、瓦解抗日戰線,應視同爲漢奸。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抗戰時期的四大“精日”分子吧。

抗戰時四大“精日”分子,一人被槍決,兩人判刑,只有他安度晚年

第一位:周作人,他哥哥很有名氣,是近現代的大作家魯迅。周作人隨魯迅去日本留學期間,就對日本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此期間發表了一些明顯的“媚日”思想,並娶了日本女人羽太信子爲妻。抗日戰爭時期,周作人同日本人在文化領域達成合作,不久後更是加入”汪僞政權“擔任教育總署督辦。抗日戰爭勝利後周作人被國民政府判處有期徒刑11年,建國之前被釋放,1967年發病去世。

抗戰時四大“精日”分子,一人被槍決,兩人判刑,只有他安度晚年

第二位:張資平,這個人相比其他人很多人不熟悉,他是民國才女張愛玲的文學啓蒙老師。抗日戰爭爆發後,張資平加入了日本人組織的“興亞建國會”,從此走上了一條不歸路。張資平先後在“汪僞政權”擔任農礦部技正、博物委員會委員,在此期間張資平發表了多篇“親日”言論,四處宣傳鼓吹日本軍國主義。1947年張資平因漢奸罪被逮捕,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零三個月,1958年被判處有期徒刑20年,一年後死在勞改農場。

抗戰時四大“精日”分子,一人被槍決,兩人判刑,只有他安度晚年

第三位:林柏生,他是汪精衛的機要祕書,爲了獲取更大的權利,同汪精衛一起叛逃至越南河內。並在《南華日報》等親日媒體發表社論,鼓吹日帝國主義親日的思想,並用武力脅迫一些報社媒體有發表“媚日”言論。後在“汪僞政權”擔任行政院宣傳部長,不遺餘力地進行賣國宣傳。抗日戰爭勝利後逃亡日本,後被押送回國;1946年被槍決於南京,但這名文人漢奸死前都不曾悔改。

抗戰時四大“精日”分子,一人被槍決,兩人判刑,只有他安度晚年

第四位:胡蘭成,他是張愛玲的第一任丈夫,此人因不滿白崇禧對他的言論處罰。抗戰日期胡蘭成加入了親日媒體《南華早報》,他也是汪精衛豔電的發表參與者,後在“汪僞政權”擔任行政院法制局長。後來由於同汪精衛發生了分歧,被汪精衛隔去職務關押了起來。抗戰勝利後,胡蘭成並沒有受到處罰,他遷居到了東京,並同女漢奸佘愛珍結爲了夫妻,1981年病逝於日本。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