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稱外形影響孩子人生:爲何“整容”會陷入各執一詞的困境?

有媒體報道,“微整形”(整容)在暑期迎來高峯。很多高中生、大學生選擇在暑期整容,不少父母也把“整容”作爲開學禮物送給孩子。事實上,當越來越多的人把“顏值即正義”掛在嘴邊時,“整容”已經成爲一種“大衆消費品”。甚至,有人直言:“長得不好看誰會在乎內在”。不過,也有人說:“整容是自卑的體現”。最直擊人心的是,有母親稱:“外形影響孩子人生”。

總之,“整容業”發展至今,一直褒貶不一。事實上,從行業來看,“整容”算是一種“審美改造”,而回到個體立場,卻僅算是一種“自我選擇”。只是,在國內的主流認知上,總覺得“整容”是一個“道德問題”,而非是“審美問題”。所以,但凡有人大刀闊斧地進行“整容”,就會遭受各種非議。

不過,隨着人們對於“整容”的不斷認知,“微整形”開始被廣泛接納。尤其,對於年輕人而言,基本上沒有太多道德上的壓力。甚至,在一些經濟相對發達的地域,“整容的商業服務”已經很完善,跟喫飯買衣服沒什麼分別。但是,對於整容的意義,到底是什麼,卻從來顯得不那麼重要。

坦白講,“容顏審美”本來很難統一,所以,慣常的表達中,人們更習慣於用“氣質”來描述一個人的美醜。並且,我們也清楚,美醜也是標準不一,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社會下,都會有各自的標準體現。但是,作爲個體的人,總還是難以逃離一個所限的標準。

於此,主流的“審美標準”就會出現,並且成爲“審美枷鎖”。而所謂的“整容業”,就是依賴這種“審美枷鎖”應運而生的。這種“審美枷鎖”的存在,爲很多審美認知水平較差的人,省下很多煩惱。什麼是美的,什麼是醜的,不需要自我糾結,只要按照標準的限定,大概就能達到審美水平。

這種情況下,對於“整容”來講,自然就容易陷入各執一詞的困境。畢竟,“審美”本身不只是一種行爲,從根本上講,算是個人內心的投射。只是,對於“容顏”來講卻又是表面的特徵。所以,很容易在具體的認知上,被割裂開看待,並且產生“顏值重要”,還是“內涵重要”的尷尬分歧。

“長得不好看誰會在乎內在”,這好像是當下社會的一種真實寫照。但是,回到“審美本身”,“長的好看”和“內涵豐富”卻是人們的終極追求。然而,從現實的層面而言,這樣的人設近乎寥寥無幾。因爲,對於大多數人而言,都可能是一頭強勢,很難兩全其美。

只是,真要是有人僅靠“外貌識人”,這樣的人似乎也沒有什麼必要,繼續維持長久的關係。很多時候,人們對於現實的認定,總是會陷入某種極端化。可能,確實外貌會成爲社交的重要因素,但是,真要是涉及到深入社交,想必外貌並不是決定性的因素。

所以,對於“長得不好看誰會在乎內在”這樣的話術,本質上只是一種反叛的表達,意在諷刺那些流於表面的粗俗人士。至於,真正回到個體本身,可能外貌只是一種特有的存在,它關乎一些注意力,但是,並不是注意力中,最看重的部分。

“整容是自卑的體現”,這是一句自帶毒藥的話術。從某種意義上講,一個人的“整容認知”如果通透,“整容行爲”本身就應該和喫飯買衣服無差別。因爲,誰都清楚,喫飯買衣服不會關乎自卑或自信。於此,看待整容和內在投射時,還應該更爲深入一些,可別停留在表面上,對年輕人進行捆綁。

只是,就世俗的成見中,從一個人出生,容貌就被賦予很高的地位。而那些容貌較差的孩子,需要很多努力,才能贏得人們的尊重。說到底,對於容貌的看重,這是文化秩序中,較爲核心的一部分,很多人也只有成年後,才能清晰的,理智的看待容貌本身所代表的意義。

而較小的時候,只能深處其中,被文化的重壓,搞得麻木不仁。然而,當今的“主流審美”文化依然盛行,過去人們叫“美少年”,而現今卻被奉爲“小鮮肉”,可想象的即視感中,一股濃烈的流俗味道,撲面而來。就好像,人們在面對一頓美味時,不由自主流出的貪婪口水一樣,讓人顯得不那麼自在。

“外形影響孩子人生”,這是近幾年來被高估的一種觀念。坦白講,確實存在一些職業,對個人的容顏要求較高,但是,不代表所有人,必須顏值爆表,才能登上人生巔峯。 所以,作爲成年人,在看待顏值的態度上,還應該回歸理性秩序,而非盲目地進行“整容”。

當然,這裏強調的,並不是病理性的整容,而是本來很好,卻要好上加好。事實上,從整容的羣體特徵來看,都是顏值還不錯的人進行整容,這就顯得有些匪夷所思。從本質上講,那些顏值較好的人,之所以選擇整容,本質上還是渴望極致的審美。

只是,對於美本身而言,如果只追求極致,可能就會墮入扭曲的怪圈。當然,現代人追求美,會加入搖滾特色,也就是“性感的味道”。於此,在商業之都的夜晚,我們很容易看到一波又一波的人造美女,她們個個輪廓清晰,前凸後翹,可總是很難和傳統的審美聯繫起來。畢竟,這樣的美,並不是真實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