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有一个专家讲过:"智能手机没有APP应用就谈不上智能二字",我们现在的生活和工作原本都已离不开智能手机了,那APP应用也就越发显得重要了。

应用手机APP是为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和为我们的工作提高效率,以此,我们的手机就不得不下载安装各种形形色色不同类型的APP应用软件:聊天的、购物的、自拍的、玩游戏、看视频的、看新闻的.......,你会感觉APP的使用会零零碎碎占满我们大部分的生活和工作时间,我们认知的世界也正随之变的越来越碎片化。那如何在逆转的“碎片化”时代,让我们忙碌的更有效,就要学会选择和管理,那我们就谈谈怎么利用科学的管理原理及方法来管理好你的手机APP应用,并以它来优化我们现代信息化的生活。

大部分人单纯下载应用,但很少会把这些应用在手机或者Pad上当做一个系统或者体系来看。 所以这个问题对于我们来将,应该从高于应用的层次来看应用。我们当从现场管理的5S原则来管理应用,即: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

整理(Seiri)

1,根据自己的喜好方式,来区分“要”还是不“要”下载这款应用,因为你即使下载了某款违背你喜好和行为习惯方式的应用,也很难会去常时间的使用,或者只玩几个星期,都是不能真正改变自己行为方式的。

2,看能否说服自己这款应用对自己是有价值的,如果对你有价值,那就下,自然也会长期使用它。比如男生喜欢社交、看资讯、玩游戏就会选择陌陌、今日头条、Temple Run等应用,而女生喜欢购物、自拍、短视频就会选择淘宝、美图秀秀、抖音等应用。

现实中几乎没有人一款手机安装的应用会全部一样的,都会有差异,即使安装的都一样,不同的人使用的频率也不一样。所以,我们可以是遵守一些共通的规则,也就所说的“整理”。推荐的规则是手机最多50%的内存安装应用,30%的留给相册(对于女性朋友建议最多不超过30%),留下29%作为灵活机动使用。为什么要这样,因手机同电脑一样,如果安装多了,可能会影响速度,尤其是安装手机,使用越久就越影响速度,以此就同我们的“优化”的主题相违背了。整顿(Seiton)

顾名思义,就是把应用进行分类并“摆放整齐”,我可以试着将应用分为四类:低频率高价值、高频率高价值、低频率低价值、高频率低价值。

1,低频率高价值应用:必须放在第一屏,大约15个左右,这是这个黄金位置放你最常用、最有价值的应用。通常情况下可以放电话、短信、设置、相机、微信、QQ、天气等,其它留下的就根据自己的需要和使用频率再选入。

2,高频率高价值应用:这类比较常用的应用可放入第二屏,比如日历、电筒、计算器工具类的。

3,低频率高价值应用:根据职业或者应用领域的需要,建议合成一个文件夹放在第三屏,比比如银行类、金融、理财系APP。

4,高频率低价值应用:对于这类我们可以毫不犹豫的删除。清扫(Seiso)

清扫即清理手机里不需要的或用了一两次就不用了的应用,需要不定时的清理手机里的垃圾,例如:安装应用后残留的文件及安装应用后为及时删除的安装包。还有要进行缓存清理,例如:系统缓存、应用缓存,应用缓存比如像微信、QQ、微博这样使用频率高,使用时间又常的产生的缓存文件会非常的大,大部分使用一个不清理,就会产生几个G的缓存文件。清洁(Seiketsu)

这里提到的清洁操作与清扫是不同的概念,是值“提醒”,提醒的目的也是能让我们能“有制度、有规范”的使用手机。

一级提醒:可以设置为声音+震动,适合电话、短信、邮件等重要的应用提醒。

二级提醒:安卓可设置成震动+通知栏文本提醒,IPhone/iPad可设置成震动+红色标记,这级别的设置适合经常使用的时间管理类应用提醒。素养(Shitsuke)

手机使用的素养,即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比如删除和安装一款应用后应该把应用及时的进行分类排放,多个相同类型的应用客户分类组织在文件夹内,并且所用应用的摆放能控制在三屏以内,就能较快捷、方便的点击使用应用。

最后要提醒大家的是,睡觉之前最好将后台应用全部关闭,如有必要可以把4G和Wi-Fi一起关闭,这样可以避免手机消耗没必要的流量和电量。笔记使用安卓手机最常用的方式就是睡觉前开启超级省电模式,这种模式下,一个晚上消耗不了10%的点,确实超级省电,且同时电话、信息和闹钟都是处于开启状态的。

本篇属原创,转载请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