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永根院士是我國著名作物遺傳學家,1930年12月2日生於香港,廣東花都人。

他是89歲的中國科學院院士,一生致力於水稻的遺傳育種研究,取得重要成績;他是華南農業大學老校長,12年間,爲學校各項事業發展鞠躬盡瘁,打開了華農人才培養的新格局;他是有着70年黨齡的老黨員,撐着孱弱病軀,捐出畢業積蓄880多萬元扶持農業教育事業,盧永根院士說,“黨培養了我,個人財產還給國家和人民,是作最後的貢獻。”患病前,盧永根就辦理了遺體捐獻卡,在身後將遺體無償地捐獻給醫學科研和醫學教育事業。他曾表示,作爲中科院院士,作爲共產黨員,捐獻遺體將是爲黨和國家最後一次做出自己的貢獻。

根據盧永根本人生前遺願及家屬意願,喪事從簡,不舉行遺體告別儀式。

“布衣院士”盧永根病逝,華農學子自發前往學校雕像前悼念12日下午,學生自發來到華農院士廣場盧永根院士的雕像前悼念和緬懷他。

院士仙逝,悲慟惋惜。

12日,華農校友紛紛在朋友圈表達對盧永根院士的深切哀悼與緬懷。

南都記者獨家獲悉,時值暑假,12日下午,部分學生自發來到華農院士廣場盧永根院士的雕像前,手捧花束深切悼念和緬懷盧永根院士。

“布衣院士”盧永根病逝,華農學子自發前往學校雕像前悼念“布衣院士”盧永根病逝,華農學子自發前往學校雕像前悼念學生自發來到華農院士廣場盧永根院士的雕像前悼念和緬懷他。

“因爲盧永根教授,我更愛華農。”這大概是盧永根院士獨特的精神魅力。梁清梅是來自華南農業大學的一名準大二學生,初聞盧永根院士的事蹟,還是在2018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的頒獎典禮上。“當時看了關於盧院士的記錄視頻,令我感慨最大的是他家的那張有點破的鐵牀。一生奉獻給科研,將自己畢生積蓄捐獻給母校,卻從未捨得給自己換一張牀,這種奉獻精神實在讓人敬佩。”觀看頒獎視頻時,她還是一名高三學生。2018年高考,梁清梅順利考入華南農業大學,成爲一名華農學生。或許冥冥之中,盧永根院士的事蹟已成爲華農閃亮的精神燈塔。

上過盧永根院士的課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對於華南農業大學2016級學生林子秋而言,那是一堂讓他“對農業未來有了憧憬”的課。儘管當時盧院士行動已經不太方便,甚至需要另一位老師在一旁扶持,但這位白髮蒼蒼的老人仍舊堅持上完了一整節“農學概論”課,真誠而又親切的談吐令在場學生無不動容。在飯堂,林子秋還偶遇了幾次盧永根院士,褪去“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光環的盧院士,一身簡潔乾淨的衣裳,站在隊伍裏默默地排隊、打飯,“他是院士是大師也是普通人,十分和藹可親。”

採寫/攝影:南都記者 賀蓓 實習生 林少娟 通訊員 方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