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互聯網金融行業正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寒冬。北京、浙江、廣東多地接連出現嚴重的清盤、跑路、逾期、失聯等風險事件。

這些平臺的持續爆雷讓行業內一片風聲鶴唳,讓許多投資者對互聯網金融(簡稱互金)行業的未來充滿悲觀情緒。

針對行業集中爆發出的風險,監管層加緊風險整治。7月9日,在人民銀行會同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有關成員單位召開互金整治下一階段工作部署動員會上,整治工作領導小組組長、人民銀行副行長潘功勝對互金風險專項整治作出表態:按照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總體安排,再用1到2年時間完成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化解存量風險,消除風險隱患,同時初步建立適應互聯網金融特點的監管制度體系。

面對行業的深度洗牌,網利寶平臺創始人趙潤龍認爲,雖然行業出現了過山車般的發展和震盪,但互聯網金融行業11年的發展已經證明了它存在的價值,行業的發展對中國實體經濟的支持作用是不可忽視的。即便有波折,但方向沒錯,一定會始終向前。通過各平臺的不斷反思、改善商業模式、苦練內功,政策性的“良幣驅逐劣幣”,將推動互聯網金融行業進入優勝劣汰的下半場,具備持久競爭力、合規意識強的優秀平臺將在大浪淘沙中脫穎而出,走向可持續的健康發展之路。同時,隨着政策的落地和推行,整個行業將構建出更加安全、透明、穩健的新生態,“慧眼識珠”的理性投資者將享受行業發展的巨大紅利。

現狀

優勝劣汰-對金融風險深懷敬畏之心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黃沙始到金。”經過10餘年的“野蠻生長”,鼎盛時期全國高達8000多家P2P網貸平臺的互聯網金融行業開始凸顯馬太效應,P2P平臺近期接連出現問題,爲整個行業蒙上了一層陰影。

“大浪淘沙、優勝劣汰,這其實是行業長遠健康發展的必經階段。”7月20日,在位於北京三元橋附近的辦公室,網利寶董事長趙潤龍侃侃而談。辦公室外的工作平臺上,公司員工們正忙碌而有序地從事着一項接一項的工作。行業的“嚴冬”似乎並未對這裏造成什麼影響。

“每個初創行業都會經歷波折,但撥開浮萍就能看見清水。互金行業正經歷一個自我淨化的過程,激濁揚清之後,行業會迎來更良性的發展。而對於經營規範、風控實力較強、一直以來支持實體經濟的優秀平臺而言,這反而是難得的發展契機。”

作爲一名在國內外金融行業深耕多年的資深從業者,趙潤龍對形勢有着清醒的判斷。

“截至2018年5月底,P2P網貸行業歷史累計成交量超過7萬億大關,有效緩解了我國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現實證明,以P2P網絡借貸爲代表的互聯網金融可以作爲現有金融體系的重要補充,爲扶持小微企業,緩解他們融資難、融資貴和服務實體經濟作出巨大貢獻。”

趙潤龍分析,目前行業面臨的問題其實是由幾方面因素疊加造成的:

從宏觀層面看,在全國金融“去槓桿”的背景下,企業融資通道被大量削減,現金流陷入高度緊張狀態,市場流動性風險上升,網貸行業受傳導效應影響,部分平臺逾期率上升;第二,網貸備案延期,一些合規程度較低的平臺出現了出借人流失的情況,平臺流動性受到抑制,無法覆蓋經營成本,甚至導致平臺資金鍊斷裂。中美貿易戰的陰霾,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市場的看空情緒。

從微觀層面看,由於最初野蠻生長、泥沙俱下,部分企業“初心不正”,爲攫取非法利益,掛羊頭賣狗肉,以P2P之名行非法集資之實。有的平臺團隊實力較弱、風控意識較差,對金融行業無敬畏之心,過於激進的“創新”導致嚴重的平臺流動性風險。

以“活期理財”等違規期限錯配產品爲例,趙潤龍解釋說,有些平臺爲了快速吸引投資者,開發了一系列即存即取的理財產品,在市場上行的前提下可以不斷擴大規模,但一旦市場下行,投資者信心缺失,這些平臺就無法抵禦“擠兌”,造成資金鍊斷裂,導致平臺的崩盤。

“‘活期理財’等項目短期能獲得大量利潤,從公司成立伊始,我們就面臨着無數類似的誘惑,但從始至今我們平臺從沒有發過任何一款這樣的產品。”對於網利寶一直以來的選擇,趙潤龍頗爲驕傲,“因爲我們的團隊對金融太瞭解——這種產品在漲潮時看上去很美,但一旦遇到退潮,對平臺和出借人都將是毀滅性的打擊。”

曾經親身經歷過美國次貸危機的趙潤龍對風險有着深刻的認識,“潮水退了,才知道誰在裸泳。大浪淘沙下,剩者方能爲王。風險管理是金融業務的核心所在,是互聯網金融企業的發展命門,也是我們一直奉行的首要原則。過去幾年的發展中,網利寶並沒有盲目地追求速度,而是在合規發展、風險第一、穩健作業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在7月18日網利寶舉行的一次“回家之旅”平臺開放日上,工作人員專門向出借人現場打開了平臺風控系統,並且通過大屏幕對在貸項目借款人信息進行了全流程、無遮擋的展示。初審、複審、法務審覈、運營審覈、貸中管理、貸後追蹤……每一個上線的項目都是這套風控流程體系嚴格篩選出來的結果;借款項目在線上募資前,網利寶會對借款人資質和抵質押物進行嚴格審查;借款項目在完成線上募集後,網利寶更會對借款資金的使用情況、借款人最新情況、資金歸還情況等進行跟蹤。

此外,網利寶還先後與多家知名大數據徵信方案供應商如前海徵信、綠灣科技、同盾科技等合作,通過接入第三方數據庫,大大提高了篩選優質借款人的效率和準確性,也進一步提升了平臺反欺詐能力,以及對違約風險的預測與判斷能力,防患於未然。

正是通過這些嚴格的貸前審覈、貸中審查、貸後跟蹤、實物抵質押物、第三方代償等多重專業的風控手段,網利寶建立起一套完整的360度風控體系,切實保障了出借人的資金安全,也使網利寶在當下風雨飄搖的市場中屹立不倒。

“經歷過大浪淘沙,那些始終堅持合法合規運營、重視風險控制的優質平臺會脫穎而出,而風雨過後的P2P行業也將迎來更穩健的發展。”趙潤龍對此充滿信心與期待。

基礎

精英團隊-豐富經歷決定平臺實力

在從業的這些年中,趙潤龍反覆被投資者問到一個問題:如何判斷“靠譜”平臺?趙潤龍的回答斬釘截鐵———首先要看平臺團隊的實力。

在他看來,平臺安全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團隊的決策和日常點點滴滴的積累,團隊本身對於金融的理解程度是決定平臺抗風險能力強弱的關鍵。以網利寶爲例,“我們的團隊擁有在世界頂級投行、銀行以及金融大數據領域豐富的積累,熟悉金融業的規律,更擅長將這些國內外寶貴的經驗結合目前經濟情況開展自身業務。更關鍵的是,我們有着對金融風險的敬畏心。”

在業界,趙潤龍是一位有名的“工作狂”。趙潤龍保持着“697”(白天6點到晚上9點,一週7天)的工作節奏,也曾被邀請至國內最頂尖的商學院“中國清華五道口金融EMBA”講課,分享網利寶在互聯網金融行業競爭中脫穎而出的戰略。

網利寶的發展離不開趙潤龍的努力和決策。但支撐他勤奮努力和準確決策的,是一段長達20年的自力更生、白手起家、一步一個腳印的打拼生涯。美銀美林前中國區主席、知名投資銀行家劉二飛曾這樣評價這位才華橫溢的年輕人——在中國互聯網金融的創業浪潮裏,極度缺少具有“互聯網+金融”雙重背景的複合型人才。大多幹過金融的沒幹過互聯網,幹過互聯網的又沒幹過金融,而“趙潤龍骨子裏有非常強的創業基因,在硅谷和華爾街又都有過成功的互聯網創業和金融高管經歷。在中國乃至全球互聯網金融領域,這樣的閱歷是非常難得的。”

劉二飛先生所說的閱歷,用趙潤龍頗爲傳奇的履歷可以證明———

在深圳長大的趙潤龍,讀完小學就考入了全國重點中學“上海華東師大二附中”,並在12歲便孤身一人去上海求學,開啓了獨立住校生涯。

大學時期,他曾是美國加州伯克利大學史上最年輕的華人學生會主席,三年修完經濟學、HAAS商學院雙學位,並以最高榮譽畢業生身份畢業。

16歲起就開始了自己的股票投資生涯,大學二年級時創辦了“中國版Facebook”友林網,並將其發展爲全球最大的華人留學生社交平臺,之後被紅杉資本旗下佔座網全額收購,21歲時賺得了人生第一桶金。

從伯克利大學畢業後,趙潤龍先後加入摩根士丹利、美銀美林等世界頂級投行,作爲主要參與人負責過戴爾電腦、中華電信、無錫尚德、富力地產等數十億美元的標杆性項目。

由於表現出色,26歲時,趙潤龍接受劉二飛先生的邀請,共同創辦了中投(CIC)和貝萊德(BlackRock)爲主要股東的產業基金,領導了一系列大型的跨國併購和投資……

這20年的經歷賦予了趙潤龍最新潮的互聯網行業創業經驗,在世界級投行和金融機構的一線從業履歷更讓他在金融之路上如魚得水。

然而,趙潤龍心底有着自己的夢想——對金融行業的瞭解和對祖國的熱愛,他能看到中國經濟以及國內金融行業面臨的挑戰,“作爲一名世界頂級大學畢業生,一名同時在硅谷和華爾街取得成績的中國人,我不願在異國他鄉衣食無憂安度一生,我要盡我所能,爲中國的金融行業改革做出自己的貢獻。”

在今天的中國,“難、貴、慢”是中小企業融資的普遍現狀。

P2P之所以擁有如此強大的生命力,就是源於國內中小企業及企業主旺盛的借款剛需。

當前我國P2P貸款餘額已經突破1.3萬億元,爲中國的中小企業和企業主輸血,解其燃眉之急,助其發展壯大,爲國家創造稅收,爲社會創造就業。

而網利寶的初心,正是協助這些合格的中小企業和企業主及時解決資金難題,爲其加油助力。

2014年初,不顧父母、朋友們的反對,毅然捨棄了自己的金飯碗,趙潤龍隻身一人北上京城,一腳闖進了互聯網金融的大門,創辦了網利寶。

最初,就他一個光桿司令,沒有團隊,沒有包裝,連個PPT都沒有,僅是憑藉着自身的經歷、專業素養和個人魅力,趙潤龍拿到了國際知名風投IDG資本千萬美金的A輪融資,吸引了劉二飛等知名金融人士成爲公司董事。

僅在一年內,趙潤龍就帶領着自己的企業在互聯網金融這片“紅海”中闖出了一片天地。

網利寶在業內一直以穩健著稱,深耕細分領域,在汽車金融、小微金融等領域不斷從金融切入實業,開始了指數級的高速成長。

良好的信譽和回報率塑造了網利寶廣泛的市場認可度。2015年5月,網利金融獲得A股上市公司鴻利智匯數千萬美元的B輪融資。隨着出借人的不斷加入,經過短短4年的發展,網利金融服務用戶數已經超過286萬,成交量突破了220億元,累計爲用戶創造收益超過7.4億元,穩居P2P行業第一陣營,在高速發展的道路上穩健前行。

“趙總是一位具有全球化視野且胸懷大志的實幹家,這是我選擇加入網利寶的重要原因。”渣打銀行前大中華區風險總監陳文達先生如此評價趙潤龍。在趙潤龍三顧茅廬之下,陳文達於2018年初正式加盟網利寶,擔任首席風控官(CRO)一職。憑藉在國內外金融機構長達35年的金融風險管理及綜合管理經驗,陳文達的加盟勢必會幫助網利寶在風險管理水平上再上一個臺階,趙潤龍及網利寶團隊離推動中國金融改革的夢想又近了一步。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