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涼山地區寧蒗縣位於滇西北橫斷山脈中部,川滇交界處,全縣貧困面大,貧困程度深,是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也是雲南省27個深度貧困縣之一。小涼山寧蒗有一所完全小學,在海拔3300米的爛泥箐鄉犛牛坪村。犛牛坪村的彝族歷史文化濃厚,是個絕對貧困村。村民幾乎都不會漢語,尤其是年長一點的村民。這樣的現狀,給教學工作帶來極大困難。我們的記者走訪了這所在雲上的小學——犛牛坪完小。

在去犛牛坪完小的路上,山下還是陽光明媚,山上已經大霧瀰漫。快要翻越3000多米的埡口時,山上開滿了高山杜鵑,彝族同胞叫索瑪花。從寧蒗縣城走了將近兩個小時後,晚上七點多,我們到了這個寧蒗海拔最高的小學——犛牛坪完小。

犛牛坪完全小學校長 盧盛祥:我是2005年9月調到這裏的,現在國家對教育的支持(力度大),所以舊的房子一棟都沒有了。

盧校長說,因爲辦學條件太困難,以前的犛牛坪完小在全縣很出名。校舍簡直是危房,有一部分還是木板結構,冬天寒風呼呼刮進來,凍得死人。現在走到寧蒗縣任何一個鄉鎮,最安全最漂亮的都是學校。

△犛牛坪完全小學舊校舍

△犛牛坪完全小學新校舍

今天是週日,住校的孩子們已經返校了。

犛牛坪完全小學校長 盧盛祥:他們向我請求洗澡,回學校洗澡。因爲家裏邊沒有洗澡室,剛剛支教團和一個公司合作,幫我們建立了一個洗澡室,建好兩個星期了,這是第二次使用。這裏沒有女教師,由我們的支教老師李老師來負責(洗澡安全)。

在犛牛坪完小,通往洗澡室的路上,讓我們眼前一亮,在學校的教學樓前,竟然有一塊人造草坪。

原來洗澡室和人造草坪,剛剛建成才兩個星期,都是一個叫滇西北支教團的志願者組織給聯繫建設的。來自山西的李渭紅老師就是這個支教團的成員。她在犛牛坪完小支教一年半了。李老師說學校的孩子幾乎都是留守兒童,尤其是寄宿生,長期缺乏關愛。

在這個高海拔的小山村,政府去年下大力氣剛剛解決了多年以來人畜嚴重缺水的問題。洗澡,在這裏,從任何角度來說都是一件很享受的事。

在這個小小的洗澡室裏,孩子們的歌聲混合着熱水的蒸汽,包裹着他們每一個人。

犛牛坪完小建校58年了,加上盧校長現有專任教師6名,支教老師1名。學校現有學生108人,其中犛牛坪完小寄宿生78名,幾乎都是留守兒童。雖然小涼山寧蒗是一個國家級貧困縣,多年來,歷屆縣委縣政府始終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每年在教育資金上面的投入約佔了當年財政收入的三分之一。即使這樣,師資短缺一直長期困擾着當地教育發展的問題。

滇西北支教團支教老師 李渭紅:老師太缺,你看六個班,六個本地老師,這六個老師幾乎是全部包班。我們支教老師來了,我帶學前班,就是我們上課的時候,他們(本地老師)才能休息一下,很辛苦很辛苦,我們只能是他們的補充。剛纔躺着的那個小男孩,跟我商量呢,我的肚子是不是能把你裝下,我想喫了你。可能是他想我把你喫到肚子裏,你就留下來了。

60後的李渭紅老師說她來支教真的很偶然,在還沒退休的時候,李渭紅是山西一家化工企業的技術檢驗員。偶然看到電視上說山區學校缺老師,萌生了退休後作支教老師的想法。

滇西北支教團支教老師 李渭紅:剛退休不知道自己幹什麼,也不知道怎麼能去支教,是一個很偶然的機會 纔看到那個滇西北支教團,當時那句話是“春風十里,不如一路有你”。

被一句支教團的宣傳語打動的李渭紅,退休後毅然來到了小涼山生活條件最艱苦的犛牛坪完小。本來打算在這裏支教一年的李渭紅,由於慢慢割捨不下這些朝夕相處的孩子們,主動向團裏申請又延期了半年。

一個月後,李渭紅的延期支教生活也要結束了,在學前班,還有一個叫烏嘎的女孩分外讓她牽掛。

滇西北支教團支教老師 李渭紅:有時候她做對一個動作,你誇她,笑的那個滿足感,讓你心裏也是(幸福)滿滿。她(小時候)眼睛一個小病,就變成這個結果了。

烏嘎今年7歲了,因爲生下來雙眼有病,由於家裏窮,加上父母感情不和,把一個小小的眼病由於沒及時治療,給耽誤了,現在一隻眼睛幾乎失明,另一隻也只有一點點視力了。

犛牛坪完全小學校長 盧盛祥:眼睛看不見是近三年的事。烏嘎雖然眼睛看不見,但我把她安排在學前班,讓她和同學們一起歡樂。爸爸媽媽不管了,離婚了, 所以她只能和爺爺奶奶生活,我們或多或少要幫助一點。

盧校長說,烏嘎的爺爺退休前有一陣在犛牛坪完小當代課老師和食堂炊事員,退休後盧校長看他們帶着烏嘎實在太艱難,就留他們在犛牛坪完小繼續當營養餐的炊事員,這樣烏嘎雖然視力嚴重受損,在學校也相對安全一些。

烏嘎的爺爺 王解放:縣醫院、攀枝花、昆明都去看過了,就是角膜炎,可以動手術,我們家裏面有點窮,(手術的)錢那個(沒有)。(她現在只能)唱唱歌,心裏邊(跟着老師)念念,(書上的)哪個字她看不出來了。

今天,學校的人造草坪上的球門安裝好了,終於可以踢足球了,孩子們和老師們都開心極了。

在足球場上,同學們興奮的踢着球,烏嘎坐在同學們排好的隊伍,有點坐不住了,一旁的老師看到後,把害羞的烏嘎抱到了足球前,鼓勵她試着踢一腳。烏嘎還是選擇坐到了隊伍旁。在老師的耐心勸說下,烏嘎終於排到了踢球的隊伍裏。馬上就輪到烏嘎踢球了,沒想到她悄悄溜到了隊伍的最後邊,最後,在老師的幫助下,烏嘎竟然踢進一粒入球。爺爺一直在遠處看着這一幕。

學前班的孩子們知道李渭紅老師下學期不教他們了,放學後,幾個跑校的孩子專門邀請她和他們一起去地裏打豬草,他們都是留守兒童。

△孩子送給李渭紅的野花和野果

滇西北支教團支教老師 李渭紅:(上次)她一個人背一個簍子,就她一個人,個子也沒簍子高。自己喫苦好像不覺得什麼,要是孩子喫苦,就心裏不太痛快。

下學期,李渭紅老師就不在到犛牛坪完小支教了,夜聲人靜的時候,她也說出了自己的心願。

滇西北支教團支教老師 李渭紅:這裏有這麼好的美景,周圍有原始森林,也有牧場,而且在夏天的時候,這裏這麼涼爽,就像天然空調一樣。每天我在看着美景的時候我都在想,希望我教過的學生,他們將來有一天,能和家裏的人都在一起,就是他們將來成了家以後,和自己的孩子在一起,不在出去打工他們就能生活。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