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五件事,吃喝拉撒睡。人生五恶欲,吃喝嫖赌抽。吃喝从来都是老百姓的头等大事。

在宋朝那个经济异常发达的时代,就有这么一帮人为了大口吃肉、大碗喝酒揭竿而起,他们就是梁山好汉。那么在北宋时期到底大口吃肉喝酒到底有多奢侈?需要冒着杀头风险过上如此生活?

首先给大家看看正经历史文献:

《水浒传》里的饭食宴席,放在宋朝要多少钱

大家都知道,宋朝经济非常发达,大型城市汴梁甚至出现了资本主义福利机构,比如居养院这种政府筹建的养老院。所以《水浒传》中描述的政府腐败导致民不聊生的说法,多少有些夸张成分。

宋朝老百姓也是唐朝以外,为数不多能常常吃上肉的老百姓,“每日至晚,每群万数,止数十人驱赶”,由此可见,汴梁城肉供应丰富。宋朝文献上说,当时一斤肉仅仅五十文,折合现在水平也就是15块人民币不到,完全没有通货膨胀紧缩这回事。

在宋朝,跟猪肉相比,牛肉自然是更高级的食材,宋朝文献《宋会要》记载,朝廷禁止宰杀耕牛,只能吃自然死亡的耕牛。谁都知道老牛肉没有新鲜牛肉好吃,老牛的肉,在市场上也不过100文,不过是30块人民币,绝对供应充足的价格。

但如果每个人都能吃上,那梁山好汉自然不屑,作为反抗者,他们要吃的,都是青壮牛肉,他们要和汴梁城富商巨贾享受一样的待遇,所以他们吃的牛肉都来自于私自宰杀的劳力牛。这些牛堪称牛中劳力士,因为宰杀耕牛要杀头的!

《水浒传》里的饭食宴席,放在宋朝要多少钱

那水浒好汉席面上常见的鱼肉河鲜的价格呢?宋朝文献《赤诚集》记载,黄河鱼也不过100文,比牛肉还便宜,跟现在的市场情况差不多。

这么看来,水浒好汉生活水平,也不见得多高,大口喝酒,大口吃肉,鱼肉河鲜一大桌,也不过是殷实富裕家庭的水平,唯一值得一提的牛肉,也是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这可能和水浒好汉的出身水平普遍不高有关:大都出身底层,哪里比得上骄奢淫逸的公子王孙那种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如果说梁山好汉一顿牛肉鱼虾河蟹大餐,不过我们一家人狠狠去趟海底捞的钱,公子王孙们吃的,就是老百姓没见过的玩意儿:

《石林诗话》中记载,宋朝王公贵族吃河豚这种稀罕物已经到了丧心病狂地步,一斤河豚也不过一贯钱,也就是1000文,折合现在物价就是200-300块。

《水浒传》里的饭食宴席,放在宋朝要多少钱

大家做个对比,感受下水浒好汉时期老百姓的生活水平:

老百姓吃面饼(10文折合一元人民币)猪肉(15块),黄河鱼虾(15块);

梁山好汉吃牛肉(30块),江鱼(15块)。

而王孙贵胄吃羊肉(200-300块),河豚(200-300块),还有《邵氏见闻后录》中说的南方运来的螃蟹,一只200-300块。

至于宋朝的贪官污吏,那就狠了,据《建炎以来朝野杂记》记载,官员宴请朋友1000贯(折合30万人民币左右),大家对比下现在如何?

这么对比下来,似乎也能反应出水浒好汉揭竿而起的原因:宋朝并非物质贫乏、路有饿死骨,更多的是不患寡而患不公,所谓大碗喝酒、大口吃肉也不算是啥物质上的奢侈,追求的就是个精神上的自由和痛快!

《水浒传》里的饭食宴席,放在宋朝要多少钱

那么宋朝老百姓的物质水平,在《水浒传》中得到真实反映了吗?答案是否定的。

在《水浒传》中,施耐庵描述的饭菜价格出入很大,作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搞混乱也很正常,甚至宋朝自己朝代的人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物价水平自己也常搞错,更不要说后人记载的故事了。这其中原因涉及宋朝杂乱的政治状态和地方财政,不再赘述。

综上,以上类比的宋朝物价仅供参考,《水浒传》中的物价就更是小说家之言,赏玩而已,不足做史实参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