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伊利股份(600887)呈現反彈走勢,至收盤漲幅2.70%,而代表市場整體狀況的國證A指漲幅1.79%;該股上週大跌12.01%,反差的是,上週國證A指跌幅3.61%。

近日,機構抱團的白馬股頻遭重挫,如安琪酵母、中興通訊、片仔癀等,其中大白馬——伊利股份,該股7月2日摸高34.66元,創上市以來新高,至今日收盤最大累計跌幅超18%,公司股票總市值揮發397.72億元。

大白馬伊利股份:近期市值損失近400億,原因何在?

伊利股份近期走勢不佳,估計原因有2個:一是近期A股走弱,許多白馬股補跌,補跌效應波及伊利股份;二是公司股權激勵雖然落地,但投資者分歧不小。

第一個原因分析如下:

從技術面觀察,隨着A股市場整體偏弱,伊利股份短期和中期走勢均不樂觀,該股從7月31日開始(見上圖),宣告跌破頸線位置,股價沿着陡峭下行的5日均線持續下跌,下跌過程中有成交量配合,下跌成交量是此前震盪整理期間的1倍多。由於當下短線乖離率偏大,該股今日雖有反彈,但成交量配合不理想,因此後市空方主導局面暫時不會改變。

中期走勢上,該股今日收盤價在60日、120日均線之下,並且30日和60日兩條均線已經開始下滑趨勢;周線MACD上,3根綠柱呈現遞增式增長,因此中期走勢對多方非常不利。

第二個原因分析如下:

基本面上,伊利股份日前股權激勵計劃落地,市場聚焦公司中長期的發展。

7月26日,伊利股份披露公司今年已通過競價交易累計回購1.83億股,佔總股本的3%。

8月5日晚間,伊利股份公佈了股權激勵草案,擬將以上回購的1.83億股用作股權激勵,授予包括董事、高管在內的474人。

市場關注焦點是——授予價格僅爲15.46元/股,比公司公告發布當日的收盤價30.81元便宜一半。投資者因此質疑公司管理層行權門檻過低,對二級市場的走勢構成明顯壓力。雖然股權激勵計劃分爲5個時間段執行,考慮到了公司長遠目標。

二級市場的投資者,最終還是用腳投票,伊利股份的股票應聲落地。

券商對伊利股份的股權激勵計劃以看多爲主。

國信證券認爲,股權激勵計劃有助於利益綁定。對比來看,本次回購股份3%,回購均價31.67元/股,回購規模(58億元)明顯提升,激勵對象474人較上次明顯擴容,基本覆蓋公司任職的董事、高管、技術骨幹等核心管理團隊,指標考覈兼顧公司與個人考覈指標。給予該股1年期合理估值32.30元-34.80元,維持“買入”評級。

華創證券指出,回顧伊利股份的歷史激勵政策,正向效果顯著。公司歷史上分別於2006年、2014年、2016年3次實施激勵方案,形式分別爲股票期權、員工持股、股票期權/限制性股票,覆蓋對象達29人、317人、293人,其實際業績增長均達到了行權條件,結合業績和投資者回報看,效果相當正向和顯著。維持公司12個月目標價40.00元,給予“強推”評級。

中泰證券認爲,伊利股份短期利空風險基本釋放完畢,長期投資價值凸顯,繼續推薦。

最後需要補充的是,伊利股份的5折股權激勵計劃是完全合規的。

根據證監會股權激勵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股權激勵授予價格,可以是股權激勵計劃草案公佈前1個交易日至前120個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價的5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