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五一”放假調整順應民意有利經濟

“五一”放假調整順應民意有利經濟

今日社評

本報評論員 樊大彧

我國自1999年開始通過調休形成長假,假日經濟也隨之逐漸興起。近年來,假日經濟熱度持續上升,集中購物、旅遊等消費行爲帶動供給增加、市場繁榮。這次“五一”放假調整促進了民生需求,同時有利於持續釋放內需潛力、促進經濟平穩運行。

3月22日,國務院辦公廳公佈了2019年“五一”勞動節假期調整安排,5月1日至4日放假調休,共4天。消息引起社會廣泛關注,一些熱門旅遊地機票和高鐵票的搜索量環比上週暴增數倍。(相關報道見07版)

此前,因2019年勞動節恰逢週三,按照《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原定不調休僅安排放假1天。去年年底,下一年度節假日安排公佈後,很多人感嘆2019年“五一”小長假沒有了。此次,有關部門公佈了調整後的勞動節假期安排,“五一”小長假不僅失而復得,而且相比以前還多出一天,這確實讓衆多上班族有些小激動。“五一”小長假的利好消息,對股市也產生了明顯刺激作用,昨天旅遊股股價大幅上漲,有的甚至以漲停報收。

此次“五一”放假調整順應了社情民意,有利於更好滿足人民羣衆多元化多樣化的需求。“五一”勞動節具有季節特殊性,此時適逢春夏相交、氣候宜人,是傳統的外出旅遊旺季。同時,“五一”小長假調休符合人們的消費習慣,人們多年來已經形成了利用“五一”假期休息放鬆、探親的習慣。2019年全國兩會剛剛閉幕,會上部分全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根據勞動節的特殊性,針對放假安排提出了改進和調整的建議。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對於部分代表委員以及羣衆提出的相關意見建議,國務院要求有關部門認真研究,並在一定範圍內徵求意見。在此基礎上,2019年勞動節放假安排迅速做出了調整,形成4天假期。此次“五一”放假調整,是對人民羣衆呼聲的積極回應,充分體現出以人民爲中心的發展思想,有利於豐富人民羣衆精神文化生活。

另外,此次放假調整的宣佈時間較早,這一做法特別值得點贊。目前距離“五一”還有一個多月,提前公佈假期調整有利於廣大羣衆早做準備,安排行程訂票訂房。提前公佈假期調整也有利於交通運輸、旅遊地接、景點接待、住宿餐飲等各類企業早做預案,增強應對需求高峯的能力,有效提高自身服務質量。提前公佈調整還有利於有關部門及時落實重大節假日免收小型客車通行費政策,加強市場供應保障,爲廣大羣衆的假期出行出遊創造更爲良好的環境。

“不期而遇”的“五一”小長假,對經濟平穩發展也將起到可貴的促進作用。我國自1999年開始通過調休形成長假,假日經濟也隨之逐漸興起。近年來,假日經濟熱度持續上升,集中購物、旅遊等消費行爲帶動供給增加、市場繁榮。據測算,2018年“五一”小長假全國接待國內遊客1.47億人次,實現國內旅遊收入870多億元。此次“五一”假期在不增加假日總量的情況下,通過調休形成4天小長假。假期的延長有利於人們更充分地消費,從而拉動經濟增長,假日經濟的積極作用將得到更充分體現。預計今年“五一”小長假對消費的促進作用,將明顯超過往年。今年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環境更復雜更嚴峻,這個“五一”假期恰逢其時,將有利於持續釋放內需潛力,有利於爲經濟平穩運行提供更多支撐。

休息是爲了更好地工作,同時,也是人民羣衆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的需要。這次“五一”放假調整促進了民生需求,同時有利於持續釋放內需潛力、促進經濟平穩運行。有關部門未來還應根據發展實際情況不斷適時調整放假時間,讓廣大羣衆擁有更多的閒暇時間進行消費,這將有利於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也有利於持續提升人民羣衆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相關文章